APP下载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

2019-09-10傅红华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5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财务机器人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新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推动着财务管理快速转型。在此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应运而生,当前财务共享中心在我国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尤其是集团企业正在不断加大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以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推进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流程再造,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策略

一、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财务共享中心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财务工作方式变革,优化财务管理模式,进而形成分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需要从人力与服务、流程与组织、技术与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只有全面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与需求,才能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二)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

在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企业运营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很多集团企业横跨多个区域、众多业务模块,集团总部的管理理念转移到最基层的公司存在一定难度。而集团总部在执行其管理思路时,必须充分考虑各业务模块对差异化、多样化的不同需求。当前,很多集团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存在组织庞杂、职责划分不清等问题,影响了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在业务操作方面,相同业务的操作流程、审批流程、审批权限等在各层级各区域的公司并不一致,业务操作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各层级公司之间,信息口径不统一且较分散,从集团整体角度难以整合资源配置,各业务模块各层级公司的市场战略缺乏统一性,甚至背道而驰。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企业业财一体化建设,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而财务共享中心是将大量重复的会计核算与相关作业从集团企业的分支机构中集中到共享中心,从市场内外部两个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流程化、标准化、高效率的专业服务,实现优化组织机构与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进而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因此,加快推进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三)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性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升防控业务与财务风险能力,促进企业交易处理和内部沟通效率不断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还有利于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明确并固化业务操作标准,帮助企业采集和汇总质量更高更能帮助企业决策的信息,从而最终达到提升财务管理服务价值的目标。

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涵盖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规划

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前必须以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应明确定位财务管理转型目标.科学划分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从核算一体化、预算一体化、资金一体化、分析一体化等方面入手,通过深入推进业财融合,树立财务共享中心核心业务流程。

(二)实施步骤

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具体建立过程中,应从单流程推进,费用管理开始,逐步推进全流程融合,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全流程覆盖,推动整体区域发展。

(三)职能范围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可以将企业的费用报销、会计核算、资金结算、主数据管理、财务档案管理、税票处理、报表与数据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统一起来,实现集中管理。

(四)组织机构

财务工薪中心的组织机构包含三个层面,具体指基层各核算小组、财务共享中心以及财务管理中心。在此基础上,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还应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各层级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机制,加快各层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为财务共享中心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具体策略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的管理内容、多个管理层级与多样化的业务与财务流程人手。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人才培养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的支持,一般的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机构建设包含核算小组、财务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三个层面,核算小组包含总账、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资金、客户、质量等不同方面,涵盖各方面的财务管理内容,而工作人员可以在财务中心查询具体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财务分析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财务人员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基本要素,企业必须在战略目标指导下,建立健全财务人员架构,将战略层面、共享层面、业务层面的财务人员涵盖在该架构中,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供基础保障。战略财务人员主要负责企业的财务资源管理、财务风险防范与管控、财务管理职责划分等工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与业务转型提供支持;共享财务人员主要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会计服务,积极运用智能化手段进行会计核算,不断推进会计核算流程标准化建设。同时,财务管理等相关政策、人才输出、数据芯片的维护等都是共享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业务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将财务管理工作融入业务活动中去,为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并合理分析、控制企业的营运成本,使企业的成本得到管控。

(二)完善信息系统,优化业务流程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还需要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不断完善,尤其是业务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有效衔接在一起,打通业务与财务节点,加快信息传递与共享,推进业财深度融合,为财务共享中心建立提供支持。同时,企业为了实现对前端业务流程与财务工作的规范管理,必须制定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对具体工作的开展进行规范,使工作人员按照标准可以顺利高效的开展具体工作,该标准中应包括存货核算、采购核算、报销核算、资金结算、收付款核算、总账核算、报表编制等多种不同业务的具体业务流程。以差旅费的报销业务流程为例,其具体操作如下:(1)工作人员登录ERP系统提交出差申请,系统自动生成申请单号;(2)领导审批;(3)工作人员登录ERP系统填写出差费用报销单申请号,系统自动生成出差费用报销单;(4)部门经理审批;(5)财务人员上传附件与扫描件;(6)财务经理审批;(7)总经理审批;(8)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批;(9)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审核、付款;(10)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生成会计凭证。

(三)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企业的运营管理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而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水平也会对运营管理机制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进而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运营管理体系涵盖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服务管理以及具体的业务流程等方面内容。在规章制度制定方面,企业必须按照风险管理的需求,根据各组织机构的具体工作内容,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应用指南,为工作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工作指导,以此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在共享运营平台方面,企业应建立问题管理、时间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等不同层面的管理制度与信息系统,使运营管理平台更加完善。热线电话、邮件、Web门户等服务接入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递到共享运营平台,由共享运营平台经过分析处理进一步传递到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内部业务处理,业务与财务工作在这一运营体系中,实现了深度融合,而企业的运营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也会得到较大提升,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四、结束语

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与明确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向指导,因此,企业必须在维持业务稳定的基础上,加强集中管理,这就需要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其提供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因此,在建立之前必须确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市场定位,并制定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制定经营管理模式时,企业不仅需要考虑到市场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到各子公司、分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具体联系,使经营管理模式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优化,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董若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7(12):181.

[2]汪莉.基于財务共享中心下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21):60-61.

[3]白雅茹,王丽芬,杨武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与应用的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7(6):146-147.

作者简介:

傅红华,南京全民健身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策略
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解析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论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及核心系统的构建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三星电子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