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19-09-10丁唯也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5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交通旅游

摘要:扬州的交通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面对扬州交通现状和痛点,本文提出三种“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水路交通十运河休闲游模式,公共交通十全民导游模式以及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模式。

关键词: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千年古城扬州,因水而兴,缘水而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要道优势,使得扬州这座运河之城几度辉煌。可是主流交通方式的变化,也让扬州在历史中衰落。扬州要全力打造旅游型城市,重要战略之一就是避免被主流交通方式主干线边缘化。

一、交通业与旅游业发展的耦合程度分析

业界已经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交通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曾表示,带状的交通方式能够促使原本丰富的文化带变成好的旅游产品,从而被市场接受,形成盈利。吴江等以旅游产业为例,基于主要旅游城市近十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在旅游产业聚集变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交通业与旅游业之间究竟如何相互作用?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可以发現交通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趋势逐步向好。近年来,两者关系先后经历了从旅游产业滞后、到同步发展、再到交通产业滞后的过程。苏醒醒、涂倩等更是用实际的面板数据,证实了交通设施对旅游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低碳交通也是如今的热门话题,冯雪就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得出,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交通的低碳化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即交通的低碳化可以促使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和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因此不难看出,交通业与旅游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

二、扬州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痛点分析

(一)现状

1.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开花

2012年,扬泰机场的正式落成;2004年,扬州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直到2016年正式开行动车组列车。2014年,连淮扬镇铁路扬州段正式开工。待该段铁路正式通车,扬州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这对扬州的交通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年来,扬州着力打造的“五横七纵”快速路网,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部的道路压力。已经通车的南部快速通道极大地提高市民和旅客穿城的效率;目前运河路快速化正在改造中,江平快速路也已经开工建设。

水路交通近十年来,呈现货运量稳步上升,客人量逐步减少的趋势。市内在瘦西湖和古运河提供游船游览服务。

2.市内交通规划日趋合理

目前,我市的交通线路规划已逐步完善。在主城区公路上建设专门的公交专用道;开设旅游专线,方便游客穿梭不同的景点,旅游专线既是交通服务设施,也成为旅游体验对象;扬州还启用了6个停车临时换乘中心,在旅游高峰期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压力。

3.低碳交通成流行趋势

2019年,扬州又将新增322辆新能源公交车。同时,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在交通运输方面有所体现。除了共享单车以外,共享电动车和共享电动汽车也在扬州随处可见。乱停乱放的治理也初见成效。

游客在东关街等古街古巷游览时,还乐于选择三轮车这种传统的人力交通工具。三轮车队伍在管理方面,还稍有欠缺,存在胡乱收费的现象。

(二)痛点

1.无轨道交通、无快速公交系统(BRT)

江苏已成为中国地铁第一省,继南京、苏州、无锡之后,2019年9月常州和徐州也开通了地铁,南通地铁1号线也正在建设过程中。基于人口、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扬州在轨道交通上的发展确实落后了。

BRT是一种新型公共客运系统,运营效果与轨道交通类似,投资成本却低廉不少。可惜扬州并没有将此交通工具纳入规划之中。

2.交通运载量与旅游容量不符

扬州旅游的最大特点是淡旺季过于明显,每年3~5月,景区人满为患,道路也十分拥堵。因客源多来自周边省市,自驾游更是主要出行方式。加之很多著名景点如个园、何园、东关街的地理位置都位于老城区,没有足够的停车位。虽然在这些景点周边采用了建立临时停车场、划定路边停车位的方式,缓解停车压力,但杯水车薪,这类现象会直接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3.旅游交通智能产品缺失

智能化发展是方向。目前市面上的交通智能产品,仅限公交刷卡、停车场蓝牙计费、车位数量显示等传统项目;之前有公司推出的智能停车付费系统,但市场接受度低,未能普及。交通信息的互联网运用还不够广泛。

三、“交通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一)水路交通十运河休闲游模式

扬州的运河沿线是慢节奏生活的最佳体现,也可以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充分运用水路优势,积极发展水上交通,对船只规模、造型、线路、服务设施等合理规划,大力发展扬州运河水上游览线。白天一边听着船娘哼唱扬州小调,一边欣赏“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无限春光;夜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极美夜色。可以让休闲游成为扬州旅游主调性,游客不匆忙,反从容。

(二)公共交通十全民导游模式

针对市内车位容量有限的问题,扬州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公共交通,包括BRT、新能源公交、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车,甚至是三轮车,让内部道路便捷顺畅。不仅如此,如何吸引游客放弃私家车,而改乘公共交通工具?除了便捷和高效以外,还应让客人的旅途体验变得新鲜有趣。以老城区三轮车为例,目前已有全民导游的雏形了。经过培训上岗,很多三轮车师傅会一边运载客人,一边介绍沿途的风景和历史文化。除此以外,其他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员,甚至是普通的扬州市民,也可以成为热情的导游。前提是需要城市增强包容性和外放性,大力倡导文明礼仪并优化全市旅游氛围。

(三)智慧交通十智慧旅游模式

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旅程便捷度。无疑智慧旅游离不开智慧交通的辅助,在交通领域充分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控制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地交通服务系统,使游客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道路的流量信息、停车位信息等,这将有利于旅游者自主高效地选择交通工具及游览的景点。

参考文献:

[1]张辉.交通需与文旅产业发展并行[N].北京商报,2019-08-02(T11).

[2]吴江,贾元华,于帅,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以旅游产业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2):52-60.

[3]吴寒,刘东晋.我国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17):143-146.

[4]苏醒醒,涂倩.交通设施对旅游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某地的面板数据[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22-23.

[5]冯雪.旅游交通碳足迹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4):66-70,

[6]段七零,许金如,李芸,董广智.扬州旅游交通便捷服务设施的优化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9,23(2):7-12.

[7]段七零.扬州市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8,22(4):6-10.

[8]房婕.扬州市旅游竟争力提升的公共战略实施问题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9]崔玲.扬州市旅游国际化推动建议探讨[J].度假旅游,2018(11):33-34+39.

作者简介:

丁唯也,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扬州。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交通旅游
旅游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图说交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