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家,走活动化教学之路

2019-09-10廖秀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4期
关键词:活动化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

廖秀兰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课程目标 活动化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053-0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几乎没有专职道德与法治教师,往往是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的,缺乏科学的、规范的教育理念体系和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对道德与法治课不重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变得了无生机,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如何让兼职老师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学方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蓬勃生机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让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家,走活动化教学之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凸显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

一、说一说

“说一说”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教师抓住教材的编写目的,抛出关键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如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三个板块《我是中国公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几年国家取得辉煌成就,完成调查表。课堂上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关键问题:“说一说,我们国家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之后通过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调查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搜集并使用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中国近期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当然,课堂不能只是教师提问,还要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提问技巧、提问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活课堂教学。

二、讲一讲

“讲一讲”是指讲故事。小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引导时需要深入浅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讲故事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可以老师讲,可以学生讲,也可以采用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故事。统编版一至三年级教材设计了生活情境,绘制了小故事。在教学中,对绘本故事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①故事可以作为贯穿课堂的组织线索,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②故事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完成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③故事可作为正文的补充和拓展;④故事可作为课外延伸或者学生自学的材料。采用讲故事方式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简单地搞成讲故事,摆道理,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故事之中,引导学生在故事的具体的生活情境、生活事件中观察他人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读一读

“读一读”是指在课堂上朗读与本节课教材内容相关的儿歌、名言名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宪法知识以及教材中的“阅读角”“相关链接”“小帖士”等。朗读形式可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自由读、默读等。此环节勿上成语文课,应主要引导学生在读后能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感悟。如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可以设计朗读儿歌《心中要有110》,让学生时刻记住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警惕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四、演一演

“演一演”是指表演,这种活动是小学生喜爱的形式。教师根据情景图(可以是教材插图,也可以是生活情境图)、场景描述、故事、当导游、情景重现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表演时要有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表演内容要简单,适合全班学生看到能马上进行排练的。学生小组合作或上台表演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如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三个板块《我是中国公民》,师出示两个情境图:一是港独事件(踩国旗图),看到港独分子蹂躏我们的国旗,假如你在场,你会怎么做?怎么说?二是在外国餐厅吃饭大声喧哗图,假如你在场,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先让学生小组内演一演,再指几组学生上台表演。结合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生活实际表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维护我们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

五、做一做

“做一做”是指让学生在课堂做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以及课外做调查、饲养、种植等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如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设计“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提出要求和样板,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制作“劳动小能手奖状”,之后通过展示、评价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常用的活动形式还有画一画、唱一唱、辨一辨、练一练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地把握教学目标,根据相应的主题和客观条件酌情灵活选择活动形式,切忌模板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让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家,走活动化的教学之路。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导悟,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A].2011年:2.

[2]刘晓艳,高学庆,《活动——<品德与生活>课堂的生命》[J].《课程教育研究》,2014(01):78.

猜你喜欢

活动化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活动化的设计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构建活动化的低年级语文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