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玩沙游戏中幼儿成长的力量
2019-09-10吴文琴
吴文琴
本次活动案例记录了小班的成成小朋友,在玩沙游戏中的学习故事。从案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只要教师认真观察幼儿和幼儿的游戏,就会发现幼儿天生是学习者。幼儿能在游戏中习得协商、交换、轮流等交往技能,并对他们以后的交往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
【案例描述】
户外游戏时间到了,小班的几个孩子随着老师一起来到了沙池边。沙池里的小木锹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他们争先恐后地去争抢小木锹。成成在后面,没有拿到小木锹,他便同诗语争夺小木锹,两人互不相让。成成没有拿到小木锹便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告状说:“老师,我的锹他们不让我玩。”教师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说:“成成是个遇事爱动脑筋、会想办法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会有办法的。”成成擦擦眼泪点点头,独自拿了一个竹片在沙池里一边玩一边瞅着旁边的小朋友。
【案例分析】
争抢玩具、互不相让,以哭为手段寻求帮助等,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行为,这是由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决定的。成成见自己没有拿到想玩的小木锹就哭了起来,并试图寻求老师的帮助,还说:“我的锹他们不给我玩。”这充分说明成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比较强烈。虽然没有得到老师的帮助,但老师的话也给了成成一定的启发和鼓励。
【案例描述】
此时, 孩子们在玩沙池里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将玩具埋在沙子里,有的用小木锹将沙子铲到筛子里玩“筛沙”游戏。成成一个人独自用竹片挖沙,但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同伴手里的小木锹。于是,他来到诗语跟前,用商量的口吻同诗语说:“你的小木锹给我玩一会儿,好吗?”诗语没有作声,继续用小木锹将沙子挖起来,然后倒进筛子里。成成见诗语不理他,又对她说:“老师说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的。”这下,诗语很不情愿地把小木锹给了成成。
【案例分析】
成成虽是小班的孩子,但他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当没有如愿以偿得到玩沙工具时,受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他很快就做好了自我调节。在独自玩了一会儿后,成成主动与同伴诗语搭讪,并学着用商量的口吻、用老师的正向性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遇到问题时哭着告状,只是幼儿的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当老师没有给予帮助时,幼儿能够以一定的方式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案例描述】
成成在沙池里不停地用小木锹将沙子铲起来倒进筛子里。这时,沙池里又传来争吵的声音:“我先来的。”“你让让,我们不要你筛沙子。”原来,诗语把小锹给了成成,她就来到筛沙子处。这不,阳阳不愿意了,大声地叫了起来。参与筛沙子的孩子们不时回头看看老师,老师还是没有作声。成成自感理亏,他停下了手里的挖沙工具对阳阳说:“都别吵了,我给你们想个办法吧。”他指着诗语、海军他们说:“你们几个人先玩,阳阳等一下再来,你都玩这么长时间了。”说着,成成将阳阳拉到了一边。
【案例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友好相处的交往技巧和规则意识欠缺。因此,在游戏中发现有同伴分享他们的游戏材料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接纳,而是排斥,这也是小班孩子最为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自感理亏的成成主动出主意解决问题,化解了同伴间的争执矛盾。成成还给大家制定了“交换”规则,孩子们都能愉快地遵守,并学会了协商、交换等交往技能。
【案例描述】
成成将阳阳拉到一边说:“我们玩个新游戏吧。”阳阳对成成的提议十分赞同。于是,他俩一起从玩具箱里找出新的玩沙工具——竹筒。竹筒的登场,吸引了沙池里的很多孩子。
原本用纸杯玩沙模游戏的月圆、思辰等几个小朋友也想加入进来,成成高兴地对大家说:“我们一起玩吧。”成成用小木锹往竹筒里灌沙,阳阳、海军用竹片在竹筒下面接着从竹筒里流出来的沙,再将沙子灌到竹筒里。如此反反复复,孩子们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地玩着。
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新的问题出现了。阳阳再用竹片接沙时发现有部分沙子粘在竹筒上面了,就对成成说:“成成,沙子不下来了。”成成说:“是的,沙子粘在竹筒上了,我来把它弄下来。”看着孩子们对竹筒上的湿沙产生了好奇,教师便对他们说:“你们分别用手抓一把干沙和湿沙玩一玩,有什么发现吗?”成成说:“我的沙子从手上漏掉了。”思辰说:“老师,你看沙子全粘在我手上了。”阳阳说:“我刚一拍手,沙子就全部漏掉了。”……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成成和阳阳玩的沙子会漏掉,而思辰、圆圆玩的沙子都粘在手上呢?”成成抢着说:“我知道,我们玩的是干沙子,思辰他们玩的是沙池里下面的湿沙子。”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案例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游戏的随意性较强。孩子们在自然的状态下,一起合作玩起了给竹筒灌沙子的游戏。这也再次说明,成成小朋友做事的目的性增强了。同樣,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学习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当成成、阳阳往竹筒里灌沙时,他们发现竹筒上沾满了湿沙子,教师则适当介入,通过让孩子们体验玩干沙和湿沙的区别,从而发现和理解“干沙与湿沙”的特点,帮助幼儿积累科学探究的有益经验。
从上面的案例描述与分析来看:
1.儿童天生是学习者。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Te Whariki》理想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只要你认真观察儿童和儿童的游戏,你会发现儿童天生是学习者。由于小班孩子思维特点是以直觉行动性为主,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时常伴随着动作和材料互动。
在本案例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玩沙的工具,看得出孩子们对玩沙游戏非常感兴趣。在玩沙游戏中,成成小朋友的表现让人惊叹。在他没有得到自己心仪的玩沙工具小木锹,又求助老师无望时,他很快就自我调节,独自拿着一片竹片挖沙,从中看出成成的观察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很强。当沙池里再一次出现争执时,成成主动出主意解决问题,给大家想出并制定了“交换”规则,使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协商、交换等交往技能,也从中看出成成是一个成功的沟通者。在教师引导大家探究“干沙”和“湿沙”时,成成思维的灵活性和探究的好奇心,也促成他一下子就发现了“干沙与湿沙”的特点,这也让我们更进一步看到了成成在玩沙游戏中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力量。
2.做给儿童帮忙的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特别强调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主张教师轻易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只有在幼儿有需要、难解决、无兴趣等时候才择机介入。有句话说得好:“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支持孩子成功实现和延伸他的意图。”
在本案例中,教师在成成两次遇到问题时都没有直接干预,这让成成有了更多的机会尝试独自面对问题。当孩子们对竹筒上沾满了沙子产生疑惑时,教师则选择了适当介入。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发了成成、思辰等几个小朋友的思考,引导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感知、动手操作”等方法,体验玩干沙和湿沙的区别,从而发现和理解“干沙与湿沙”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适当帮忙能推动游戏向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