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不服输的自己

2019-09-10书蕙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科研幼儿园专业

书蕙

编者按:骆萍,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曾被授予“湖北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承担国家、省、市多项课题研究项目。研究范围涉及幼儿园管理评价、幼儿园课程、环境、卫生保健、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出版和发表的成果共计30余部篇,研究成果曾获湖北省第六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她是一个常常站在宏观视野上思考的教育人,仅仅只是因为初心的喜欢,27年始终未离开幼儿教育研究的现场,潜心历练成就了她睿智、灵动、充满哲思的专业素养,在通达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之渠独具姿态、蕊吐芬芳。

记者:骆老师您好!记得2017年的《保育与教育》杂志曾连续刊登了您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课题的系列成果,作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师,专业上您一定有过人之处,请介绍一下您的专业特点好吗?

骆萍:大家可能不大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非常“杂”,全科,什么都要会一点。我觉得与其称之为专家,还不如说我就是一个“杂家”。我18岁幼师毕业,先后在三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里工作,当过老师、教研组长、教科研主任,始终都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研究。27年里,我研究的领域和撰写的成果很多,同行们经常调侃我是“高产大户”,这真得归功于这些“杂事”的历练啊!做杂家的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做底色、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支撑,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博杂的知识结构。庆幸在不惑之年能明此道理,也希望我的个案能影响到更多的教师成为教育的“杂家”。

记者:选择走教科研这条路,是机缘巧合吗?您认为影响您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骆萍:走上教科研这条路的原因有些戏剧性,我说是“不服输”,您相信吗?(笑)记得刚上班那会儿,我写不出让园长认可的教育笔记和论文,很是焦虑。正好那个年代流行职后进修,我想我去学中文吧,就不信写不出来!我通过了成人高考,读了专科又读本科,拿到了汉语言教育本科毕业证。用一句时髦的话叫“输得起的年纪做一个不服输的自己”,我的执拗让我的文笔功夫直线提升,为后来的教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我影响最大的因素可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第一个是“好为人师”。自古以来,“好为人师”都是一个贬义词,但恰恰就是这个贬义词激发了我“善为人师”的潜能。我想起自己读小学一年级帮老师代学前班课的事情,当时我为了教同学们认识“秋”字,竟然用了现在非常倡导的多元教法,我画了一幅“丰收”的简笔画、弹了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用课堂上的口令指挥他们做动作,同学们出奇地顺从和配合。这次特别的体验让我坚信“我是具有当教师的潜质的”,也让我产生了“好为人师”的欲望。

另一个词语是“贵人相助”。有次偶尔读到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我顿悟到了教育和培养人的深刻意义。上海教科院的徐子煜教授带着我们做幼儿科技教育课题,从“十五”做到“十三五”,我们去了全国几十所课题园,共同见证了中国幼教改革的二十年,这令我对教育的认知与思考变得深邃。我还想感谢亦师亦友的挚爱何磊教授,十几年来严格地画着专业的“大饼”,一路诱导我砥砺前行,在“众人闲唯我累”的艰辛中走上名师之路。当然,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还得到了很多同伴、朋友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感恩这些生命中的“贵人”!

记者:您在课程研究或教研探索方面是如何钻研并形成自己独特或创新特色的?

骆萍:我真正开始专注于教科研是2003年。那时候北京、上海的幼教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效仿着尝试开展课程改革:尝试叙事性双语整合课程、主题探究活动等。当时我们并不喜欢统编教材,向往着瑞吉欧教育体系,畅想着教育创新。但是问题来了,课程从哪里来?不服输的我,一头扎进班级里,带着孩子们玩起新花样:到草丛去捉虫子、给虫子写诗、做标本;穿上轮滑鞋在社区穿梭;收集全国各地的水来观察水污染的情况……那段时间,我是幼儿园出差最多的人,但凡有培训,我就开启“说走就走的旅程”。不服输的情怀,推动着我在教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最近,我受邀参与幼师专业教材《幼儿教育概论》的编写工作,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正是这个循环的过程,促使自己专业水平阶梯式上升。

最近参与北大董进霞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关于幼儿体育的。在一个由全世界众多的体育学者,包括基础教育体育学科的研究者、学前教育的研究者和教师组成的多元融合的研究团队里,我受益匪浅,又开始突破自己。2019年5月,课题组的专著成果将在北大论坛上首发,这个成果可以作为高校幼儿体育学科的教材,我参与编写了“幼儿体育评价”章节。

记者: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您工作上有哪些新的规划?研究方向与以往相比会有哪些不同或突破?

骆萍:今年我对工作确实有新的规划。目前我借调到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从事教科研管理工作,站位不同,视野也更聚焦。准确地说,2019年我们会在两个方面着力,一个是“瞄准重点”、一个是“突破难点”,积极回应国家近期出台的学前教育政策要求。

2018年教育大会提出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的教育任务,强调“落实”。今年我们会以“行政+教研”双轮驱动形式对区域一直在做的养成教育进行特色化推进。我们依托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幼儿园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对区域研制的《幼儿好习惯目标体系》和出版的《幼儿园养成教育指导手册》 (课程内容)进行验证和完善,对强化好习惯系列文化创意进行系统改造,开辟“江汉幼教 童行童梦”互联网门户,优化家园养成教育协同机制,让幼儿好习惯养成的过程科学适宜、灵动有趣,为孩子最初的人生奠基。

2019年《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防止‘小学化’倾向”列为重要工作目标,这个也是我们2019年想要突破的难点,突破口是我区在2017年开始的关于“特色课程游戏化”的项目研究。2019年我们将采取“三项举措”予以推进:提炼并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游戏精神”、研制《3-6岁幼儿全面发展水平评估指南》、实施专家在场的“大教研”模式,扶持一批幼儿园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游戏化组织一日活动的专业能力,优化幼儿在园生活质量,去“小学化”。

记者:专业上您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专家的角度看,您认为一所好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

骆萍:我认为好的幼儿园一定有这样几个特征:“读懂儿童”“成全生命”“成就教师”。“读懂儿童”实际是站在人文的角度来辨识一所幼儿园的质地,好的幼儿园一定是遵循幼儿发育与发展规律,一定是能施与幼儿向上、启智、审美的教育影响的,一定是顺应儿童天性、充满童年味道的。

我认为“成全生命”是一所好的幼儿园应该深刻思考的命题和永恒坚守的底线,是一所好的幼儿园在文化与课程建设中应追求的样态。

近来大家也强烈地感受到,国家比任何时期都更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幼儿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孵化基地,一所好的幼兒园应该把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园所的发展规划,最大化地创设支持教师实践研究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教师才能获得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拥有职业自信的同时努力成为“真正彰显高尚的职业品德与卓越的专业水平,具有卓越专业素养的教师”。

我期待,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每一所幼儿园都能成为好的幼儿园,都能成为滋养儿童、成就教师的幸福乐园!

猜你喜欢

教科研幼儿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专业修脚店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爱“上”幼儿园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