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视阈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
2019-09-10梁涌陈佳慧
梁涌 陈佳慧
【摘要】: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随着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整体状况明显好转,但少数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滑坡”现象仍然存在。问题是时代的回声。这在某种程度折射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高校“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主流价值观教育不深入、高校教师队伍思政教育不充分、大学生维权意识不明显。推进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落实高校“两个责任”、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使之不敢失范、不能失范、不想失范。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高校 师德师风 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再次强调,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2】这充分表明,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前提。近年来,高校教师性侵犯、学术不端和贪污受贿等师德失范行为,被各大媒体高频次曝光,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该类事件虽非社会主流现象,但它们极大损害了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辉形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更危及到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新时代着力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加快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就显得势在必行。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分析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整体状况明显好转。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秉持操守、潜精研思,譬如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等“时代楷模”,受学生爱戴,为人民满意。但是少数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滑坡”现象仍然存在。
(一)高校教师性侵犯时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2018年,经媒体公开披露的高校教师性侵犯事件就高达17起,譬如,厦大博导吴春明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北大副教授余万里诱奸女留学生、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女学生等事件,令世人惊心骇瞩。此外,2014年“高校预防和制止性骚扰机制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妇联所调研的15所北京、南京等城市的高校大学生中,经历过不同形式性骚扰的女性比例达到57%。其中,教师性侵犯是占较大比重。因此,被曝光事件仅为高校教师性侵犯的冰山一角。高校教师生活作风问题所招致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其个人会面临法律严惩、社会谴责,而且教师整体形象会因此产生对外认同危机。
(二)高校教师学术不端事件频发
随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受经济利益驱动,一部分高校教师成为“知识盗猎者”,被卷入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数据造假等各类学术不端事件的舆论漩涡。诸如厦大附院院长蔡建春博士论文抄袭、浙大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撤稿涉及造假的107篇中国医学论文等事件,引起一片哗然。然而,由于查重系统只能机械识别文字和学术不端极具隐蔽性,所以被曝光事件只是当前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的一小部分。高校教师学术不端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单是相关高校会遭受外界质疑,而且中国学术形象也因此被牵连受损。
(三)高校教师贪污受贿屡禁不止
高校是修身治学的场所。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高校腐败行为,但高深的象牙塔始终无法抑制贪污、受贿等腐败细菌的滋生。诸如,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涉及新校区基建贪赃、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新海贪污科研经费、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操纵特殊类型招生并受贿等,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然而,被曝光事件只是高校腐败的缩影。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高校仍残存腐败因子。高校教师贪污、受贿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不光是当事人会面临法律严惩、前程尽毁,而且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因此遭受冲击。
当前,性侵犯、学术不端、贪污受贿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三个“短板”,是师德师风“滑坡”问题解决的出发点,也是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攻方向。
二、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滑坡”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时代的回声。当前少数高校教师存在师德“滑坡”、师风不纯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折射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高校“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主流价值观教育不深入、高校教师队伍思政教育不充分、大学生维权意识不明显。
(一)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循序渐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亦步亦趋。通过下放中央管理权限、扩大地方政府管理权和高校自主权的方式,从根本上扭转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但是,一方面高校自主权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高校监管体系建构不完善,这给那部分“动歪脑经”的高校教师以可乘之机。钻空子、玩权术、谋私利。一是钻空子,在察觉监管漏洞后,少数高校教师利用职权之便干预校区基建、插手学校招生、倾吞科研经费以牟取非法利益。二是玩权术,一些高校教师利用资源和权力“落差”对大学生威逼、利诱以满足其各种欲望。三是谋私利,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晋升加薪仍然向发科研文章看齐,这就使部分急功近利的高校教师萌生了抄袭、剽窃的念头;受巨额科研经费的利益驱使,部分高校教师通过一稿多投、数据造假等方式减少科研成本。然而,这些迹象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高校政务教务财务不透明、管理体制不健全。
(二)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不深入
人的全部行為都受意识支配,而正确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三德三观”教育,其中价值观教育更为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意识交融错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没做实筑牢,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首先,一部分高校教师在不良社思潮的冲击下放弃了理想信念、突破了道德“红线”。为了私欲和利益,他们肆意“践踏”师德、破坏师风。其次,一些家长抛弃了正义、为孩子的“前途”不惜重金贿赂高校教师;一部分大学生忘记了自尊、自爱,为了荣誉证书、入党名额、奖助学金等过度谄媚师长,反而成为“无德”教师魔爪下的受害者;其他涉事、涉案人员放弃了底线,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妥协、隐忍,助长了不正之风。然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触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灵魂,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宣传教育工作的缺失。
(三)高校“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高校务必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引用)这表明,高校党委和纪委“两个责任”的落实情况是影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关因素。持续扩大的高校自主权就像一只不断膨胀的气球,如果缺乏进气束口装置,气球终将爆裂。在高校中,党委、纪委就扮演着进气束口装置的角色。党委的职责是做好政治引领,加强党组思想作风建设,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纪委的职责是受理各方检举控告、监督职权财务使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党委被动应付文件精神,对高校教师队伍疏于管教,甚至拉帮结派牟取小团体私利。一些高校纪委纪检监察走形式,无法对“问题”教师形成心理震慑;对于高校领导和同级的违法违纪行为不敢管、不敢言;对各方检举控告冷漠处置。高校教师师德“滑坡”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
(四)高校教师队伍思想道德教育不充分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往的多份中央文件都着重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没做过太多系统阐述。这就使得相当数量的高校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一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逐渐弱化。具体来说,一是相当数量的高校二级院系对教师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逐渐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不良思潮的冲击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不良,因而会做出一些越轨行为。二是一部分高校教师在工作稳定、环境熟悉后,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对工作产生懈怠情绪。而且,他们长期工作所积聚的压力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合适的对象予以排解,只能将目标转向学生这类相对弱势群体以寻求瞬时优越感。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虚化。
(五)大学生维权意识不明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纵向延伸,中国法治体系逐步实现由平面到立体。但是,在面对高校教师性侵犯、著作权侵犯事件,绝大部分大学生受害者都选择沉默以对、避而不谈。这种迹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薄弱。究其原因,一是虽然高校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不够重视,并且课程设置存在形式化严重、课时较短的问题。“畸形”的课程结构间接导致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二是受传统贞操观念影响,多数大学生为顾全颜面,选择息事宁人。三是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侵权投诉窗口,这会极大地增加大学生维权的难度。四是即使涉事大学生及时向校方检举维权,相当数量的高校为了学校声誉,会选择与大学生做“利益置换”或冷淡处理。种种迹象都归结于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
三、全面深化改革视阈下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一)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使之不敢失范
一是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准入退出管理。严把准入关口,对选聘教师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完善退出机制,对于那些思想政治素质或业务能力“不达标”的教师坚决予以辞退。二是推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做好“加减乘除”运算。做好“加减法”,就是突出师德在职称评定中的加分作用,减少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做好“乘除法”,就是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倾向的评定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发挥职称评定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三是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坚持师德为先。引导教师全面发展,加强师德考核力度。
(二)落实高校“两个责任”,使之不能失范
一方面,高校党委应着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校基建、科研、财务等重点信息公开透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推行校园民主管理,探索“教工代表、学生代表参加学校党委會”等模式,保障师生的参与权;推进校务民主监督,设置专门的校务投诉机构、检举信箱等,保障公众的监督权。另一方面,高校纪检工作应从确定人员编制入手,必须单独委派纪委书记以及纪检组成员以保证纪检工作的独立性;从明确职责权限抓起,务实开展针对高校违法违纪行为的审查调查以保证纪检工作的严肃性。
(三)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使之不想失范
一是基本信念培养。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基础性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师德观。二是定期思想进修。通过思想进修,进一步拓展教师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三是素质拓展训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潜在善性与团队精神,有助于教师师德养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2019-03-19.
作者简介:梁涌(1995-),男,山西晋中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陈佳慧(1994-),女,山西阳泉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