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2019-09-10张华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3期
关键词:以身作则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张华艳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重要阶段,教师对学生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包含的内容,分析了现阶段开展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情况,最后对加强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措施提出拙见,以期能够为学生塑造正确的德育观提供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工作;以身作则

小学时期是学生开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心,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因此该时期接受任何教育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低,因此班主任的引导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德育教育方面,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渗透,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内容

第一,思想道德教育。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来说,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既包含了社会、家庭的道德教育,又包含了学校的道德教育。从总的来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诚实、勇敢、孝顺等高尚又必备的品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得到良好传承和弘扬的根本。

第二,行为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需要严格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其他相应的行为规范。而在班级管理中所制定的班级规范和制度都对行为规范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集体荣誉爱国思想。爱国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因此作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除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行为道德规范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正确的政治理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对小学生德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理解集体荣誉感的深刻涵义,对集体具有深刻的认知,从而培养小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同学的思想。

二、现阶段开展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现状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能够让人们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内容,而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受到年龄的限制,对周围发生的事物难以辨别是非,因此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教学的时候,需要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地位,而现阶段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大多数的班主任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只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从而制约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另外,由于部分班主任本身的德育素质较低,因此影响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因此即便是开展德育教育,也只是从整体上讲解四美、集体主义等基本概念,对于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关注较少,导致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无法得到顺利的开展,影响了小学生德育的培养。

三、加强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措施

第一,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德育榜样。作为小学班主任,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重要的榜样作用,加上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德育思想和思想意识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由于思想不够成熟,对任何事情的判断能力比较弱,因此经常会受到周围所接触到的人言行举止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校园里经常接触到的班级管理者,其任何举动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在小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德育榜样。首先,班主任需要不断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提高自身德育素养的同时,引导和要求班干部要在班级里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其次,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教育。如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利用多媒体通过图文并茂、视频等方式凸显主题德育内容,从而充分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使小学生能够通过主题班会产生丰富的情感,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真正地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第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要想让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小学生作为班级管理者进行班级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够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为了能够使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确保自主班级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必须秉着公平、公正、民主、普遍的方式进行管理团队的组建,让班级内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管理团队的成员,可以让学生进行轮流值日、纪律和清洁的管理工作中。另外,由于小學阶段的教育关系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第三,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较小因素的影响,对周围发生的事都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但是却无法感同身受,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接触后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务必要结合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堂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为小学生创建一个参与德育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如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让德育教育知识所含有的趣味性、艺术性得到充分的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德育素养。

综上所述,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直以来“教书育人”都是教师应承担的责任。而小学阶段正好是小学生三观和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更需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自东.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之道[J].甘肃教育,2018(04):48.

[2]魏丽雯.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J].学子(理论版),2015(20):11.

猜你喜欢

以身作则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亲”作舟,以“勤”为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用心引领学生成长探究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