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重要化合物—氢氧化铝》教学的文献研究综述
2019-09-10彭文欢
彭文欢
当今社会信息万变,人要不断学习、创新才能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适应甚至引领社会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培养学生就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教师的职业角色要从一个学科老师走向一个育人的老师,从教学科知识到培育素养,从教学研究到教育研究。化学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要将出发点由课堂教学升华至课堂教育的高度实施。本文以人教版化学1教材中《铝的重要化合物——氢氧化铝》一节为教研对象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从中国知网查阅文献数据库从1994年至今的资料,以“氢氧化铝教学”为主题进行检索,找到 45 条结果。纵观文献中对“氢氧化铝”教学方式上的研究主要有3种:一是教学过程上绝大多数是按教材中氢氧化铝“制备-性质-用途”的流程进行。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氢氧化铝制备探究过程中,逐步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并真正理解与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二是采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方式设计教学。从宏观现象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假证、验证,得出结论后再从微观角度分析本质,最后通过化学用语——符号表征结论。三是采用微课程教学法(微课翻转课堂方式)进行设计教学。微课程教学法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阶段。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由学生在家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课堂是以微视频和实验进行辅助教学。
对“氢氧化铝”教学环节实施研究主要有四种:一是氢氧化铝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研究。主要以制取氢氧化铝为核心进行问题、活动探究,采用“创设情境-实验探究-成果交流-反思评价”为基本过程,并在过程中对氢氧化铝的两性及制备进行学习与总结。如通过分别向氯化铝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以及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和通入二氧化碳,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探究;以铝屑、强酸、强碱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三种方案,从定量的角度让学生体验氢氧化铝制备的一般方法;以制备氢氧化铝为目标,不限定原料的更为开放的挑战式研究,其中还涉及氢氧化铝与碳酸氢钠、氯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的双水解探究。二是对氢氧化铝引入定量计算的研究。主要是设计氢氧化铝或“铝三角”之间转化定性和定量研究,总结出制取氢氧化铝的较优方案。三是对氢氧化铝教学渗透图像表达的研究。主要是设计氢氧化铝制备或“铝三角”之间转化定量图像研究,将氢氧化铝沉淀量随试剂的添加量直观呈现出来,从而总结出制取氢氧化铝的较优方案。四是引入由铝土矿制取金属铝的理论教学研究。通过此工业流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金属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等性质及其综合应用。
笔者认为,作为新课课型,适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展开教学,并且在课堂中要很好掌握知识点的这一基础,还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关键,并且要发展学科思想这一教育教学的灵魂。因为化学学科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有了学科思想方法,就能形成应用学科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正确学法,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就能提升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本节课以充分落实化学学科体系的三个要素,即化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化学学科思想進行设计。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先引导学生学习氢氧化铝的性质,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刚学的氢氧化铝的性质进行设计、验证制取方案,并推导出可能的用途。这样在引导学生落实基本知识点的同时,通过氢氧化铝的性质,引出培养学生类比思维;通过氢氧化铝的制取设计,培养学生控制变量法、高中学习化学物质知识一般思路、解决问题一般程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析性质推导用途,培养学生的因果观;通过氢氧化铝两性的研究分析,让学生的转化观、平衡思想开始萌芽;通过实验药品的适量取用以及课后习题铝屑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案优选,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本节课还设计启发性强的问题情境和实验,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发展了其能力和思想方法这些核心素养。
[注:此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YQJK21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8-59.
[2]洪云龙.合作探究 体验过程——《铝的氢氧化物》探究性学习课剖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5):39-40.
[3]何伟云,何岳山.《氢氧化铝的制备》探究式教学案例[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下),2014:8.
[4]任葵花,马胜利.学生自主探究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学生探究学习中的老师指导初探[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