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益类事事业单位转型社会企业探讨

2019-09-10彭湘炜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1期

摘要:伴随我国现时期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公益型事业单位是唯一种保留着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但是对公益事业单位所实施的改革仍会面对很多困难,致使发展受到阻碍。在此情况下,社会企业也正在全球趋势,以其本身独特的公共供给服务方式,走进人民的生活。由此本文首先对我国公益事业单位转型为社会企业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提出公益类事业单位向社会企业转型的方式和路径,希望可以为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向社会企业的有效转型提供保障,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益事业单位;社会企业;转型方式和路径

从改革开放至今,公益事业单位有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公共服务有了较明显的改进。然而还需特别注意,公益事业单位运作成效与公共服务质量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存较大差距。在此情况来看,为了能够使社会公众可以得到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我国的公益事业单位需首先对具体运行期间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合理高效的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法和途径来避免问题的发生,促进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向社会企业转型工作的有效实现。

一、事业单位可以向社会企业方向发展

 事业单位进展明显,到2015年时我国的行政管理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型和改革都已基本实现,在此情况下没有进行大改革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深人探究。笔者认为公益事业单位可以向社会企业转型改革,以公益事业为工作目标,以人民的需求为着手点,同时以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业务主要内容,由此完成公益类事业单位本身所特有的工作和社会责任。

二、社会企业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

社会企业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而非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投资者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采用商业模式进行运作并获取资源,投资者在收回投资之后也不再参与分红,盈余再投资于企业或社区发展。社会.企业明显的特征在于以盈余再投资。因此,社会企业依据价值引领方向,市场促进成长为原则。所以,可简单的归结为,社会企业指的是由社会企业家所发起的,以社会创新、市场手段的方式来谋求不断的资金来源,同时作用在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处理社会问题的相应组织机构。

(二)特点

1.社会企业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企业导向一直接参与为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2)社会目标一有明确的社会和(或)环境目标,如创造就业机会,培训或提供本地服务。其伦理价值可包括对本地社会技能建设的承诺,为实现其社会目标,其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3)社会所有制一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通常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团体(如员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或代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控制的国有出资人的参与基础之上的自治组织。它们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向其利益相关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负责。收益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红加以分配或用于有利于社区利益的用途。

严格地说,社会企业家指:(1)认识到社会问题;(2)运用企业家精神以及方法来组织、创造、管理一个企业;(3)达到社会改变的目标。

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二元价值划分,社会企业被认为具有下列特征。

·运用商业工具和方法实现社会目标。

·社会资本与商业资本相混合,社会方法与商业方法相混合。

·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通过商业活动创收所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

·市场驱动和使命导向。

·令人满意的财务表现和社会影响。

·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

·通过无限制地获取收入实现财务自由。

·为完成使命而有策略地组建企业。

社会企业鼓励成员自力更生以及融人社会。合作社形式的社会企业更加强调集体协作及参与,对社员发挥充權的效果。社会企业透过组织小区网络,推动小区的共融、更新及发展。例如提高环保意识、提倡可持续消费、鼓励物品循环再用等社会发展及环保目标。

2.突出通过商业手段实现社会日这种经营理念

以往公益类事业单位其在具体运作期间,资金基本都靠政府来对期实施拨款,因此会被动完成政府所发布的部署计划,以及把所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当作主要工作职责,然而组织本身管理效果与可持续性则被忽略。

3.利用民主管理模式推动利益体共同参与治理

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改革,经历了政府主导,再到放权市场,最后过渡到社会组织部门,为了防止政府和市场及志愿无所作为,需采用多无参与民主治理的经营方式。在方式下,社会捐赠人员、投资人员、雇佣人员、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等相应利益共同体可直接或是间接的表述各方意见,各利益相关体对经济与社会都会有不同偏重,为此像这样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对于领导人员获益决策非常有帮助。

三、公益性事业单位向社会企业转型的方式和路径

(一)转型方式

通过社会项目及商业活动间的关系,可将社会企业运行模式划分成三种类型。

1.利用主体业务可以得到收人内嵌运行模式。

2.其中一部分收入来自主体业务,而另一部分则需从新开业务中获取的一种外延模式。

3.本身并不具备收人来源,全都依托新开发业务而获得收人的一种独立性模式。

我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如果进行有效转型,如果仅靠本身主体业务来开发新业务,从中获取资金来源会相对困难一些,因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原本就拥有这样的主体业务,所以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但是却不能满足全部资金需求,所以需要发展新途径,在此情况下将公益性事业单位转型为社会企业就是其中最好的经营模式。

(二)转型路径

1.重视下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以得到政府支持

由我国现时期的国情情况可以确定,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社会企业转型,首先,需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只要获得政府政策及法律上的支持,才可以得到更深层的发展与壮大。其次,政府部门掌握了经济与社会的各类重要资源,虽然社会企业其运行方式可以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争得一些收入,然而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身因为公益性质一直都能得到政府部门资金上的支持。在此种情况下,对资源获得也会更为方便,所以所获得的社会资源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无形性资产。

2.通过商业管理方式促进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首先,从资金的来源上来看,需构建自身优势,以达到自主创收的目的。社会企业其资金获取能力便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政府相关部门与非营利性组织,因为本身所特有的局限性,并不能有效保障公共服务的充足供给,然而社会企业把自主创收所得资金都用在公共服务方面,由此完成社会公益性活动,同时确保本身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这一优势是属于社会企业所特有的。因此,公益性事业单位确保资金的独立性和完成自主创收是其实现社会企业转型的前提条件。

其次,从组织框架上来看,需构建科学合理并且效率高的管理队伍。社会企业可以有效实施高效并且科学性的管理完全需依靠一支高效并且专业能力强的管理队伍。社会企业其内部组织构架主要实施的是董事会管理下总经理责任制,主要以管理权和决策权以及监督权相应权利分配和相互约融为主。董事会代表社会利益来对决策企业内的各类重大事项,具有较高决策权,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决策合理性和精准性,需与社会紧密相连,这对于企业内部稳定来说非常有利。

最后,从人员管理上来看,需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社会企业需不断创新用人机制,栽培与任用具有专业能力强和拥有丰富管理经验,及具备较高威望的企业家来担任企业董事会成员。社会企业发展与专业并且能力强的企业家领导密不可分,社会企业家在管理中都会从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来对社会企业其整体发展方向实施掌握,对业务的合理选择和对公益性目标的始终坚持,这些均都属于社会企业获得不断发展的前提基础。同时,管理人员及各专业性人员的应用,及利用激励性机制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让人民对组织文化提高认同度,这些均都属于社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公益性事业单位成功转型成社会企业以后,可把单位中的在编制人员向市场化转变,通过签署劳动合同,构建与本身发展相符的,并且构建行业竞争绩效考核体系及工资体系,将编制人员都变成自由职业工作者,同时把单位领导人员变成职业经理人,由此使人才可以实现自由流转,公益性事业单位也从行政主导转变成业务主导,而且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提升,然而在此过程中,最大受益都便会人民群众本身。

3.坚持公益目标防止社会企业偏于商业化发展

社会企业如果得到发展前提是需坚守住公益目标,除社会企业优秀人员本身坚守公益使命以外,还需要社会企业以外的监督和评估。我国现时期需构设相应的评估机构,以保证社会企业正常有序发展。为了确保公益性事業单位在社会企业转型后的服务效果和质量,论证协会、行业协会,及评估机构将作为质量监管机构和监督机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对于社会监督工作也不容忽视,在此当中社会群体便是服务所面对的对象,其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可利用网络调查和社会评论,及行业间的对比来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服务质量和效果实施全方位的评价和监管。

四、结语

总体来说,现时期我国的社会企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属于全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从诞生至今受到社会的大量关注。尽管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确定及所适用的法律政策存在异议,然而社会企业所形成的影响与推广却在不断延伸和拓展,为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转型社会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徐晓新,张秀兰,余晓敏.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来自社会企业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7-114.

[2]贾博,公益性与自主性: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双重价值目标[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6):1-4.

[3]吴斌才.多重属性、混合供给与公益事业单位改革取向[J].社会管理创新研究,2016(2):55-59.

[4]王世强.政府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2):101-107.

作者简介:

彭湘炜,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