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企业运营模式的问题研究
2017-03-29翟小艳
翟小艳
摘要:社会企业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纯粹的企业,也不是简单的社会性服务组织,而是社会与企业的结合。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法进行运作,赚取利润再贡献给社会。它们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是重视价值,市场群体也多是一些社会弱势群体。虽然社会企业宗旨是美好的,但是在实际的经营中仍遭遇到很大的尴尬。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企业这一企业类型,然后分析它的运行模式和经营策略,以及现阶段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最后得出结论:社会企业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它成功的关键是摆清自己的位置,把握住客户,拥有法律保护或政府支持以及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社会企业;运营模式;经营问题
把商业和公益相结合用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益发展新趋势。随着社会企业这一概念逐渐地走进人们生活它也渐渐地开始被人所熟悉、了解。我国的社会企业近两年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民生需求和创造财富方面社会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在这其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令社会企业的发展遭遇尴尬境界。
一、社会企业整体认知
关于社会企业的具体定义仍然还存在争议,每个国家因为自己独特的国情都会有些许差异。如在美国,社会企业更加强调社会与经济两者的结合,主要是非盈利创业和社会投资,而欧洲一些国家除了结合经济和商业还要兼顾政治,因此可以分为工作整合和社会创新。而我们一般的理解就是社会企业是一种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形态,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也有人认为,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工商企业也可以纳入社会企业的行列,还有学者认为应该是工商业企业下的社会基金。不管怎样,社会企业终究是一个合法的组织处在非盈利机构和工商业中间地带。
对于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就是“企业”两个字。社会企业终究是企业,按照企业的逻辑挣钱,在生存与盈利的压力下尽量发挥每一块钱的作用,它的领导者往往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家。而传统的公益组织它的首要任务是为了自身的使命,即使有些事情做了是赔钱的,但也要坚持。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時参考标准始终是该机构的核心使命与价值观,它的领导者可以是在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或者是科学家,学者,也可以是社会声望较高的明星,媒体人等。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家,但相对来说,如果是让企业家来做的话往往会比较外行。
社会企业做公益和普通传统企业做公益两者也是有差别的。普通的企业在做公益的时候是在盈利的状态下选择做一些公益,比较“高端”的做法是一些大型企业会下设一个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专门负责慈善事业。社会企业则是努力使受助者和助人者深度参其中,正是这方面的设计才充分体现出社会企业的创新所在。
举一个例子可能会更好的区分社会企业与它们之间的区别。比如说山区的孩子没有鞋子穿,将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如果选择办一个鞋厂然后将挣的钱捐到山区,这能算是社会企业吗?答案肯定是不是的,如果这样的话一些非法企业都可以这样做然后说自己是社会企业,届时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毫无秩序;如果举办一个献爱心的活动,买一双工厂生产的鞋就捐一双给山区,通过这种方式募捐,这是不是社会型企业呢?当然也不是,这只能是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而且这样也不能盈利只能算是一种非营利组织;如果将工厂建在山区,招募当地的工人,利用当地的资源,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约成本,然后再低价卖给山区的孩子。这样的话既运营成功还能获得利润,这样的企业才能算得上是社会企业。
二、社会企业运营模式
社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都是一个较为新鲜的行业,大约有60%的社会企业都是在2006年之后才出现的而运营模式也是不尽相同。
北美的垂直模式,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北美国家主要是以小规模为主,数量多,但是规模小,而且普遍都是采用了垂直的运营模式,在某一个领域努力做到最好,深入钻研,可以说是小而精。
欧洲的加盟扩张模式,欧洲的社会企业多采用加盟制,比如较为出名的德国Dialogue in the Dark,现在在香港已经有了它的加盟店并且成为了景点。英国算是经营社会企业较为成功的国家,与我国也有很多的交流,The Big Issue现在已经在很多国家开辟了市场,报道一些社会企业的相关内容。目前英国已经有7万多家社会企业,雇佣了100多万员工,既贡献了GDP又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2013年,由于社会企业的成熟发展,英国已经正式成立了社会股票交易所,公开向社会进行募资,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发展扩张。
亚洲发展模式种类较多。韩国早在2006年就正式立法,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社会企业,走的是政府推动促进的模式,中国台湾地区也是实行这一模式。印度的孟加拉则是相反方向,他们通过自身的发展反过来影响政府政策,如格珉达企业的发展已经深深影响到各行各业,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来扶持社会企业的发展。香港,新加坡则是完全抛弃政府扶持转而利用民间资本和市场,这种发展模式相对来说更为自由。
中国大陆的社会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在于非营利组织,工商企业和社会企业三者之间没有分清实质内容,而且在立法方面也迟迟没有得到实现,目前来看中国的社会企业普遍还是通过工商企业注册的形式,而且不能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
三、社会企业发展现状
由于中国民众对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缺乏认知,再加上近年来对一些公益机构的丑闻揭露,使得民众对于公益机构的质疑越来越多,而这种质疑无疑是社会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社会企业”这一概念频繁地出入人们视线,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识到这一较为特殊的企业运行模式。我国现在很多的公益组织都在寻求转型,探索一条由慈善机构向社会企业转型的道路,因此一大批社会企业涌现出来,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养老、教育、生态、扶贫、残障等方面。截止到2012年我国的社会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据有关人士预测2018年社会企业将会达到5000家。尽管目前我国的社会企业发展仍处在分散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已经逐渐从萌芽进入市场构建。现在也有很多较为成功的案例,如创思09年创立,目前已经创办了十几家分公司,在教育就业,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农业扶贫,关爱老人等方面都做的很优秀。阳光下之家,成立于03年,受助者主要是一些刑满释放的人,在逃的案犯或者是他们的家属,专门为更生人士提供法制宣传,励志演讲鼓励再就业等业务。
四、社会企业的发展所遭遇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社会企业都是小规模的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通常来自于投资,一些幼苗阶段的创业机构非常渴求种子资金却很难获得,最终导致项目的搁浅。总的来说,国内目前的社会投资缺少对双方的理解,其实要想让社会企业有一个良性发展投资人更应该耐下心来尊重创业团队的想法跟随他们的脚步,创业团队也应该对投资人多一份理解,适当的调整节奏。从整体来看国内的公益主要还是以慈善为主,真正的社会性企业时代还没有到来。
对于社会企业是否采取分红,是否要采用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模式仍然没有最终的声音。大多数的社会企业是不分红的,而且大多也是用于公益事业,并且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不过盈利与分红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正因如此也让社会企业处于较为尴尬的境界。
法律障碍未能解决,韩国早在06年便立法保护扶持社会企业,英国,美国等国也均出台相关相关政策。近年来,政府虽然已经注意到社会企业的存在并给予肯定有的地区政府会进行少量补贴,但是仍缺少正式法律文件的保护,这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是一重大障碍,在很多方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五、总结
社会企业能促进各国、各组织之间的贸易交流,对于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实现个人价值,为失业人员或者是残疾人士提供就业岗位,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虽然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有点差强人意,但是相信在积极学习他人经验,再加上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已有的经验后我们的社会企业也会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