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民营经济要抓住小微企业这个关键环节

2019-09-10刘翔峰宋语哲

辽宁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

刘翔峰 宋语哲

[内容提要]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支持民营经济必须要抓住小微企业这个关键环节。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税负过重、融资风险过大、主要行业的不良率过高,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因此要对症下药,从减税降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加强企业自律,加快对小微企业精准划型便于精准施策,将国家有限的资源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切实解決民营经济发展困局。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不足 税负过重

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生存困境,特别是小微企业形势严峻,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小微企业这个关键环节,重振民营经济。

一、小微企业等民营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营经济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90%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的90%是民营企业。研究民营经济,总体上是研究中小微企业问题,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就是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由于小微企业不好统计,只能从经济普查得到相关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从企业户数看,小微企业法人单位785万个,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的95.6%;从资产规模看,小微企业资产达138.4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资产的29.6%;从就业人员看,小微企业从业人员14730.4万人,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50.4%。五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由于小微企业风险高,抗风险能力差,既是风险点又是救援点,因此要格外重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脱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微等民营企业脱困的过程,就是中国经济走出谷底的过程。

二、小微企业生存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小微企业税负过重

我国企业税负过高,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如江苏一家制造业企业,销售利润150万元,毛利率为30%,同行业对比不算低。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后,净利润为5%,如果再扣除个人贷款用于企业经营的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一些隐形费用,企业基本不赚钱。通过用友“云会计”平台上的江苏小微工业企业数据分析,2018年上半年52789家小微企业亏损面达54.54%。

(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

小微企业虽然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银行得到的支持却相对较小。国家从2010年就提出对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2011年国家新推出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在中小企业划型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类型。因此,银保监会于2015年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了“三个不低于”的指标要求,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审贷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可以切实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但是,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据银监会数据,2015年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5万亿元,约占25%;2016年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占18%; 2017年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7万亿元,占24.7%。由此可见,三年信贷投放都低于小微企业资产占全国企业总资产30%的比例,这与小微企业对我国的经济贡献度并不相符。

银保监会2018年11月提出,对民营企业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要推动金融机构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愿意做、能够做、也会做民营企业业务。实际上,以工商银行为例,其中小企业贷款比例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为43.5%、41%和40.6%,也就是已经完成了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要求,但是如果分析贷款结构,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17.3%、17.3%和17.4%(见下表),所占比重很低,也就是40%的民营企业贷款比例中大部分为中型企业,贷款比例在23%以上。再以为民营企业贷款为主营业务的民生银行,其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51.95%、37.19%和33.75%,其比例较高,但呈逐年下降的态势,需要格外引起关注。综上可见,资金约束极大地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1.社会总体融资面紧张。最近两年,货币总量收缩,民企与国企融资利差在逐渐扩大,民企和中小企业的表外融资渠道由于受到资管新规的约束以及去杠杆的大背景不断压缩,融资受到显著影响,因此货币总量的收缩也是造成这一轮的民企融资困难的原因。

2.金融机构带来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银行中的不愿贷、不敢贷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一般企业银行贷款,银行要给企业做信用评估,要看有没有抵押资产,但是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不稳定,缺乏数据和抵押资产,导致风险控制能力较弱,这也是民营企业最大的困难。尤其是经营小微企业贷款,金融机构要付出同样成本,虽然贷款金额小,但是风险却相对较高,这也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了—个世界性的难题。当然,如果到资本市场去融资,对企业的资质要求、信息披露等要求就更高。因此,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如果不能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融资,就只有去非正规部门,融资成本就更高。

3.小微企业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偏高。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小微企业占比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占比分别为28.5%、20.7%和12.6%。根据中国工商银行2017年年报(见下图),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为4.80%,批发和零售贷款不良率为9.75%,高居前两位。可见小微企业聚集的行业,银行贷款不良率高、风险较大。

4.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一是贷款过程中的各种造假现象。抵押贷款数据造假,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大多没有财务报表,有些个别银行工作人员为完成贷款任务竟与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一起编造财务数据,以取得银行贷款,国家给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政策,在执行层面就成了简单的“要给企业钱”。保理中的造假也比较多见。2013年,沿海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保理不良贷款,經查询发现大部分保理单据造假,根本没有应收账款。动产质押也出现造假,第三方和借款人联合造假,同样的质押物同时抵押给多家银行,重复融资。担保公司也有恶意骗贷行为,有不少担保公司进行自保自融,套取银行资金去放高利贷。二是联贷联保风险蔓延。联保联贷就是几家企业互相担保,如有一家企业贷款逾期,其他几家要负责偿还。在现实中,如果违约企业和多家企业互保,将牵扯到很多企业。如当年浙江联保联贷出事,从第一圈直到第七圈互保才止住,一个企业出事牵扯上百家企业。二是流贷固投和短贷长投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小微企业贷款大都是一年期流动资金,但有些企业往往将流动资金用于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甚至投向房地产、放高利贷、炒股票。因为钱被挪用,企业贷款到期无力还款,于是就找过桥资金借高利贷,如果遇到银行“只还不贷”或者抽贷、断贷,企业无法归还高利贷,也寻找不到新的资金,由此资金链条断裂。企业征信记录出现污点,再难得到银行贷款,由此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三、支持小微企业等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把握历史发展新机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提高政策执行力、管控银行风险、提升小微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等三个层面打出“组合拳”,全力支持小微等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政府要做好规划指导,要用市场化的手段而不是直接干预银行贷款,要让市场配置金融资源。不同的银行有不同擅长的业务,银行作为企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既要积极又要慎重,要讲求贷款效益,防范贷款风险,严防造假、骗贷等问题的发生,对于转移贷款用途的企业,要提前收回贷款。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要审慎,保持连续性,出台前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各部门出台的调控措施不能相互撞车,不能前后矛盾,也不能大幅摇摆。目前,银保监会对民营企业贷款提出了“一二五”目标,这些指标的指向性非常积极,可以促使银行贷款更好地向小微企业倾斜,不过金融里—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成本要覆盖风险,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要从市场化的思路入手,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主动性作用。

2.对小微企业大幅降税,减轻企业负担。增值税按照行业进行税收减免。建议按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进行征税,对中型企业可以按照10%的标准进行征收,对小型企业按照6%的标准进行征收增值税。在可操作的情况下,对10人以下且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免征增值税。

3.理顺增值税抵扣链条,注意政策有效衔接。按现行规定对月销售额或营业收入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但不能开增值税发票,这对于购买其产品的其他企业来说就不能抵扣税点,从而不愿再继续购买其产品,反而加剧了免税企业的困难。因此,建议免税的微型企业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以便于购买免税产品的其他企业拿发票进行增值税抵扣,理顺增值税抵扣链条。

4.银行要改变实物抵押的传统贷款办法,创新信用贷款模式。一是根据企业交易额发放信用贷款。目前,银行都掌握开户企业的交易数据、企业存款和企业的流水,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征信和其他基础资料,判断企业是否有还款能力,决定是否贷款。如一家企业日均存款有80万元,每年交易二三百笔,征信情况良好,那么就完全可以给予这家企业日均存款1.5-2倍或者其他倍数的信用贷款额度,而无需其他担保措施。二是根据企业缴税额发放信用贷款。税务局都有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数据,银行可以反推出企业的真实营业收入,给企业确定一个信用额度。银行根据企业运营的基本面来核定贷款,保证了第一还款来源能够到期还本付息,满足了企业日常的临时性的资金需求。上述两种办法都已在一些基层银行试行,而且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小微企业因没有实物抵押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的难题。

5.银行要加强小微企业的贷款监管,甄别行业风险。银行要关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小微企业积聚行业的运营风险,降低这些行业的不良贷款率;通过判断行业的发展趋势,甄别企业基本面来判断贷款风险;通过大数据监控企业的日常运营,随时掌握企业贷款用途和资金状况,提前防范贷款风险。

6.民营企业要加强自律,让资金服务于企业经营。企业要以华为作为榜样专攻主业,不要轻易离开主业,不去做不熟悉的行业;企业借到银行资金后,要精打细算,节约运营成本,不搞铺张浪费;不做假账,不以虚假财务数字骗取银行贷款,不携款“跑路”。

7.对中小微企业精准划型,便于国家精准施策。对于中小企业进行更精确地划分,借鉴各国中小微企业划型的经验,对企业标准划分的重新划分基于支持和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把国家的资金、资源有所倾斜,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扶持、引导、服务、保障政策的落实创造条件。因此,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需要更加简捷明了、易于操作,在定量标准上易于确定企业类型,将国家有限的资源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8.进行深层次改革,塑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改革对于国企和民企所有制之间的歧视,实现三个平等,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在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退出机制、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做到一视同仁。此外,要与民营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度相匹配,小微企业对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就业增加很重要,政府担负的责任要更多一些,政策制定需要向民企倾斜,对于特定时期的融资难,可以通过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手段进行扶持,对于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或减免,提供一些特定支持举措,让小微企业能够脱离困境、成长发展和有能力参与竞争。

(作者单位:1.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张永辉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中国文具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的创新策略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