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9-09-10季菊芬
季菊芬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赋予的时代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成为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利用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平台,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也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可塑性较强。另外,语文这个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也涉及了许多创新的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营造自由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创新并不是天才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思维,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也不善于提问,这就严重地舒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创建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思考,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会更加广阔。
例如,在讲授《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时,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关于“幸福采访”的小短片,学生看了之后很有感触,这就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郎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之后,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情境表演,学生用情感来演绎文章的内容,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比较羞涩和内向,我就对这些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现机会。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对“幸福是什么”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将课堂布置成圆桌会议的形式,在这样轻松、活泼的氛围当中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幸福就是帮妈妈做家务,还有的学生说幸福就是考满分时的兴奋。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不竭动力。创新是蕴含新思维、新观点的过程,而这都是建立在对旧观点的质疑上。如果没有对“地心说”的大胆质疑,哥白尼就不会努力探索和思考,也就不会创造出伟大的“日心说”。质疑中包含着创新的萌芽,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旧有的观点进行质疑,并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新看法。
例如,在讲授《司马光》這一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这篇课文是文言文,在引导学生朗读完课文之后,又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学生也了解了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并且也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的空间,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另外,在学习《丰碑》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对“老处长死后的手势表达的意思”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索,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写作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写作不仅是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忽略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是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和讨论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显得十分单调呆板,也没有创造力和生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写作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思考,可以是对教材文章的续写和改编,也可以学生自由地构思一篇文章。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增强。
例如,在讲授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续写的任务,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故事进行续写。开始的时候,学生感到很疑惑:“老师,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已经死去,怎么续写呢?”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咱们可以给她换一个结局,从小女孩躺在寒冷的街上开始,我们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在续写中设置的情节是“一位好心的人家将小女孩抱起来,然后将她收留,并将她养大了”,而有的学生在写了小女孩在天堂发生的事情。之后,我还让学生进行思考:“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一位可怜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呢?”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给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并且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国家输送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廖礼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技资讯,2010(14)
刘富珍.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