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经验的全场景阅读

2019-09-10汪朵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儿童阅读

摘要:全场景阅读借鉴场景理论中场景带给人的那种强烈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以及VR/AR技术带来的画面感和真实感,能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真实的现场。将全场景阅读融入学校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儿童在“浸入式体验”中实现与文本的深刻交融,有效地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全场景阅读 儿童阅读 场景时代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基于儿童经验的全场景阅读研究”(批准号:D/2018/02/51)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与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根据知网的文献检索,输入关键词“儿童阅读”,相关的文章从2000年至今有2700多篇(博、硕论文200多篇),研究者对儿童阅读的关注度可见一斑。从中分析发现,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图书馆学的视角展开。其中,生理学的研究视角,主要是阅读障碍对儿童阅读的影响以及如何降低阅读障碍对儿童阅读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不同阅读策略、不同文本体裁、不同文本元素对儿童阅读效果的影响;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儿童的阅读现状、影响因素、社会价值、社会障碍与社会促进的研究;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则是关注儿童的阅读行为、阅读策略以及阅读能力的研究;图书馆学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阅读与图书馆利用的关系以及图书馆的儿童阅读促进。赵双.多学科视野的儿童阅读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4):35-36。

與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强势登陆,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微信读书、QQ阅读、拇指阅读、京东阅读、Flipboard(中文版)等在线阅读APP的“社交+阅读”个性化模式逐步推广,阅读逐步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移动化、分享性、互动性等特征,读书的同时也在分享知识、交流观点、创造内容和互动关系。李婷婷,董玉芝.场景理论下社会化阅读用户阅读行为培养路径分析[J].编辑之友,2018(1):16。本文立足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特征,从场景理论的视角,基于儿童经验,探索儿童的阅读行为及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阅读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网络环境下的少年儿童成长”课题组于2015年的调查,发现66.3%的少年儿童更喜欢“读纸质图书”,22.7%的少年儿童更喜欢“手机阅读”,7.3%的少年儿童更喜欢“电脑阅读”,3.4%的少年儿童喜欢“电子书阅读”。这表明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传统的纸质阅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喜欢数字阅读的少年儿童中,最喜欢阅读朋友圈或QQ空间的占57%,最喜欢阅读幽默笑话段子的占56.6%,这两项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数字阅读内容。其次是学习资料,选择率(53.5%)也超过半数。

在互联网从1.0时代发展到2.0时代的当下,只要拥有移动终端,任何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景下都可以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进入阅读状态。但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在促进阅读的同时,也导致了浅阅读的盛行,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在等人、候车、聚餐等碎片化时间中拿出手机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整体上呈现出快速、零散、浅表化的特征。

阅读是一种通过文字获得知识、了解社会、知晓自然、培育情怀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阅读?

纸质阅读是线性的,数字阅读是跳跃的;纸质阅读是作者引导,数字阅读则是读者控制;纸质阅读是叙述性的,数字阅读是读者寻找所需答案;纸质阅读是完整的句子,数字阅读则是零散的片段;纸质阅读更适合深度学习新的概念,而数字阅读适用于即时性的学习。这就是说,纸质阅读更有利于大脑将各个与阅读有关的如感觉、认知、语言、运动等系统联系起来,更好地获得一种解码的功能,使解码进入自动化过程,进行更高级的脑力活动,调动大脑中的各种储备,促进思考的深入、经验的提升和智力的发展。可见,纸质阅读在培养阅读能力和促进智力发展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纸质阅读,正如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里》中所说的,“当然是有益身心的阅读、深阅读,有品质的阅读、自主的阅读、立体的阅读,优雅的阅读、生命价值选择的阅读,精读、慢读。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主张的阅读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以大众阅读和纸质图书为主的阅读,它更是一种生命价值选择的阅读,是超越知识的心灵的回归和精神的重建”。

二、场景时代与全场景阅读

(一)场景的新内涵

场景,一般是指电影、戏剧中的场面或情景。场景理论中的“场景”,原本作为影视用语,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个特定过程。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 VR/AR技术的应用,场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表达: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新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是以人为中心,基于体验细节的情景再现。杜娟.场景阅读:阅读新范式[J].传媒,2017(16):42。

全球科技领域资深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和资深技术专栏作家谢尔·伊斯雷尔,敏锐地捕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脉动,他们在2014年出版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预见性地断言:在未来25年,场景时代即将到来。

(二)全场景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西方提出了全语言教育,其代表人物为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全语言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全阅读概念,即终身阅读、全时阅读、全科阅读、全员阅读和全媒介阅读,王丛丛.全阅读理念下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则为全场景阅读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支持。全阅读提出的全时阅读、全科阅读、全员阅读和全媒介阅读也是全场景阅读的阅读主张。

具体而言,全场景阅读借鉴场景理论中场景的那种强烈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以及VR/AR技术带来的画面感和真实感,能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真实的现场。纸质阅读是“看”,全场景阅读则是“进入”。

三、基于儿童经验的全场景阅读

将全场景阅读融入学校阅读教学,有助于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

全场景阅读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全媒介的阅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阅读APP的普及,儿童的阅读空间可以从学校、家庭、图书馆,延展到上学路上、旅行途中、手机里;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可以开展阅读,除了书本以外,商店标牌、交通警示牌、路标等,都是阅读的载体;不仅仅是纸质媒介,还包括众多的新媒介;不仅仅是“看”,还有“听”……在全场景阅读营造的“浸入式体验”中,实现儿童与文本的深刻交融,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情感的对话。

下面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举行的两场以“童眼看世界——上下五千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为例,来呈现基于儿童经验的全场景阅读。

第一例,三(2)班的读书活动。这次阅读的是《莫高窟》一书。活动主要分为“阅读书本”“回答问题”“分享读书心得”“制作植物浮雕”四个环节。学生首先各自阅读《莫高窟》一书,然后进行阅读交流和知识问答,最后到制作工坊学习制作植物浮雕——也就是体验莫高窟彩塑的制作方法。在制作工坊,学生跟随手工老师学习简单的浮雕制作方法,了解彩塑的制作工艺与历史,进一步体验《莫高窟》中蕴含的知识与情感。

第二例,一(1)班的读书活动。学生入学不久,识字不多,因此这次的阅读不仅“看”,更是“听”。他们选择了“恐龙”作为阅读主题。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京市古生物博物馆,在看图片和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博物馆老师的讲解,了解远古时代古生物的样子,再回到教室里,相互分享关于恐龙的知识……

这样的全场景阅读,给儿童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引导儿童调动已有的经验,从事必要的观察与体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经验。基于儿童经验的全场景阅读,儿童有选择读什么书的权利,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有分享读书心得的机会。

(汪朵,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儿童阅读
儿童阅读引导:高校图书馆面向社区开放的突破口
浅析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高校图书馆向社区小学生开放的探索与认识
以观影寻觅儿童阅读初心
我国儿童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
让孩子阅读合适的图书
儿童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以绘本为起步,打开阅读之路
让儿童在阅读中成长
国内0—6岁儿童阅读现状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