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者:李吉林的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
2019-09-10成尚荣
【编者按】 作为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爱心与精神永存。本期《关注》栏目,让我们一起追忆她的教育人生,重温她的教育过往,感受她的教育情怀、教育智慧。
摘要:李吉林老师有自己的审美表达。这样的表达本身就充溢着审美品格,而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的相遇与叠加,形成了李吉林老师独有的审美气象。李老师的审美品格及其审美表达具有情境性、愉悦性、审美与道德的融通性、真与美的统一与贯通、情感性等鲜明的特点,值得深入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李吉林 审美品格 审美表达
李吉林老师爱美。
她爱美的自然风光,小河畔,大树下,田野里,山坡上;朝阳,晚霞,夏风冬雪……
她爱美的诗,唐诗、宋词,马雅可夫斯基、雪莱,《在西去列车的窗口》《递上一枚雨花石》……
她爱美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乡村女教师》……
她爱美的服饰,尤其是红的,鲜红的竖领毛衫、棕红色的裤子……
她爱美的生活,爱生活中一切的美。李老师告诉我们,爱生活就是爱美。
李吉林老师创造了美。
她创造了美的课程、美的课堂、美的教与学,创造了美的环境、美的教具、美的读本,创造了美的关系、美的生态。她和学生共同创造了美的情境教育、美的生活。李老师告诉我们,美需要创造,创造就是一种大美。
李吉林老师具有鲜明的审美品格。
我以为,在诸多优秀的品格中,审美品格特别亮丽,熠熠闪光。审美品格铸造了李老师美的人生,审美品格构建了美的历程,审美品格创造了教育的一种文化,审美品格将教育推到了最高境界。当然,这些对应的因素都处在对话关系中,是相互性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生共长。
无疑,李吉林老师是美的。
审美品格是李吉林老师人生与教育的特质,进一步讨论李老师的审美品格,让我们对她的认识更深刻,怀念更深沉,学习更有深度、更自觉,也使自己的成长更有方向感和力度。
一、李老师的审美表达
李吉林老师有自己的审美表达。这样的表达本身就充溢着审美品格,而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的相遇与叠加,形成了李吉林老师独有的审美气象。
(一)关于“教师之美”
李老师始终坚定地认为,教师本身就是美的。
首先,她认为教师是播种者。她深情地说:“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种子,便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耕耘、播种、施肥、收获,这是劳动之美、勤劳之美,是孕育生命、播种希望、收获幸福之美。李老师用这样的比喻,定义了教师的使命与天职。
其次,她认为教师也是诗人。她同样深情地说:“老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接着她又说:“啊,教师,也是诗人。……精心地在块块纯洁、稚嫩的心田里,写着一首首小诗。”对于教师与诗人,她是用写在心田里的诗来链接的——虽是一首首小诗,却是明天的诗。诗的瑰丽让教师灿烂起来。这一诗意的审美表达,又让教师之美闪耀着明天诗句的光芒。
再次,她认为教师的教学教育过程如诗如画。关于教师,有这样一些比喻:教师如同蜡烛,如同春蚕,这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但她却认为,这些比喻都不免有些伤感,甚至凄凉。她深情地说:“教师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化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而且是长长的‘画卷’,是融叙事、抒情于一体的‘诗集’。”教师如诗如画,教育如诗如画,多美。
播种者、诗人、画家,种子、诗集、画卷,美的比喻描述了教师之美。李老师的这一审美表达,让教师之美闪耀异样的光彩。其实,李老师正是这些教师之美的真实、生动的写照。她告诉大家,只有有了教师之美,才可能有教育之美。
(二)關于“情境教育之美”
情境教育是美的集合体、发光体,有许多发光的不同的美的侧面,所有美的侧面,让情境教育之美整体“立”了起来。而对这些美的侧面,李老师都有自己的审美表达。我们可以做个初步梳理。
其一,情感与情境教育:激发与“移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界定情境教育时,李老师就明确提出:“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后来,专家们非常认同这一界定,并指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弥补了教学认识论中的一大缺陷,可见情感在儿童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李老师进一步说,突出情感“不仅有利于学习知识,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让儿童逐渐感受到知识之美、世界之美,在懵懂中依稀懂得‘爱美’‘乐善’‘求真’是多么美好”。这是情感对儿童认知活动的激发。不仅如此,情感还可以“移入”:“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大自然、移入生活、移入他人”,“使他们成为洋溢生命情感的个体”。李老师的概括是“情能生美”“美能唤情”。不难理解,这种对认识论缺陷的弥补,是教学论的一大进步。
其二,“意境说”与情境教育:以美为突破口与美感性原则。
李老师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情境教育的理论滋养。在研读中,有一天,“意境说”一下子跳入她的眼帘,进入她的心灵。她将“意境说”的精髓概括为“情景交融,境界为上”,并且说,“情境教育可‘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一切境界无不为我、为儿童所设”。同时,她还从“意境说”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选择了“以美为突破口”,以美的弥漫、充溢,使“工具性包容的知识和实践,镶嵌在浸润了文化艺术的美的情境中,如此,知识变活了,变得有血有肉,变得丰富而具神采”。于是,李老师坚定地提出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即以美感性优化教学,塑造儿童美的心灵。显然,这又是对教学论的一大贡献。
其三,操作要义与情境教育:以美为境界与以美其身。
李老师不仅以美为突破口,而且以美为境界,即对于美,绝不能仅仅将其作为教育的手段,不能仅仅是利用美。她的心灵深处始终腾跃着一位哲人的话:“美的发现的前提是追求。”她追求什么呢?“追求的是教育‘美’的境界。”这样的主张绝非单凭感觉,其间有不少的理性思考:“我从‘美’与儿童主体性的形成、‘美’与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美’与儿童最初的人生幸福、‘美’与完美人格的培养等方面,来认识‘美’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来诠释‘美’的育人功能。”这四个维度的讨论极有深度,它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美与儿童。李老师说:“一句话,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这是一种境界,是崇高的育人境界,即:以美其身,以美育人。这样的操作要义,闪耀着育人的光彩,是绚丽的、灿烂的、神圣的。以美其身,这一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来的思想精髓,抬升了情境教育的宗旨与境界。
(三)关于“教育科研之美”
李老师是从普通小学教师中走出来的儿童教育家。她有信条,有情怀,也有扎根大地的精神;她有创新的追求,有深入探索的勇气,也有善于总结、概括、提升的能力;她有深度反思的品质,还有坚守的意志……这些都是李老师的优秀品质,是她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在诸多原因中,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教育科研。可以说,李老师改革、实验所有的进展和突破都是科研的推进和深入,所有的成果都是通过教育科研所取得的。她说:“教育科研是学者型教师成长的摇篮。”这一诗意表达科学、准确,充满着审美的真诚和激情。
李老师说,她在小学已经工作了60多年了,深感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丰富而复杂,需要我们去研究、探寻少年儿童学习的奥秘,揭示他们成长的规律”。教育科研成了情境教育发展的支点,这一支点又撬动了情境教育;教育科研成了情境教育发展的主线,这一主线贯穿情境教育的始终;教育科研成了情境教育发展的动力,为情境教育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这一过程辛劳、艰难,但幸福、美好。
李老师说,情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儿童的发展,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彼岸在哪里她日渐清晰。她的结论是:“为儿童研究儿童。”那就是,“教育不仅为了儿童的学习,还为了儿童能主动学习;教育不仅为了儿童学习知识,还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育不仅为儿童明天的发展,还要为他们的童年获得最初的人生幸福”。她的深切感悟是:把人生成熟期的黄金岁月悉数交给儿童,“甘愿”“值得”。“为儿童研究儿童”,是对儿童的核心关切,是教育科研的核心价值。“甘愿”“值得”表达了对核心关切和核心价值的认可、奉献、期许和抵达彼岸的自信与自豪。正是对儿童的核心关切,才有了核心关切、核心价值的取向与定位,也正是“甘愿”“值得”,才让核心关切、核心价值飞扬起来、美丽起来。
李老师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还没有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我们不能反复地去论证别人已经做过的,要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要知晓,但只能借鉴,而不是照搬”。她的决心是:“要走自己的路,就必须到中国经典的文化中去寻‘根’。”在寻根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精髓,让她看到了一盏明亮的灯,看到了前面的路,更增添了勇气和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让她的研究在国内外开花。国内和美、英、日等国的专家这样评价:“情境教育在世界论坛上为中国争得了足可自豪的话语权,发出了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让教育科研有了魂、扎深了根,生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二、李老师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的特点
在李老师的审美探索和审美表达中,厚重的审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简要回顾李老师的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就是一次美的历程,让我们接受了一次亲切而深切的、具体而生动的审美洗礼,也让我们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李老师的审美品格,并且慢慢学会用审美表达的方式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讓自己的教育教学具有“美感性”。
李老师的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有着鲜明的特点,值得深入关注和研究。
特点之一:情境性。
李老师的情境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创设优化的情境。人的核心素养也是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培育、发展起来的,“情境”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词,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世界话语。如果说,情境教育是将知识镶嵌在情境中,知识生成了价值,成为生命力,那么,“知识—价值—生命力”的过程,正是审美过程,同时生长了审美意义。李老师的审美品格是真实的、鲜活的,生动地孕伏在情境中,可亲、可感、可学。这本身就很美。
特点之二:愉悦性。
情境教育让儿童快乐起来、美好起来。李老师也总是给我们大家带来乐趣和欢笑,让我们内心充盈着愉悦的体验。不难理解,为什么李老师的课堂里,学生总是那么兴致勃勃、情趣盎然。学习“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好似飞上了蓝天,飞上了月亮,心中的快乐自然抑制不住地表现在朗读与表演中;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的目光追寻着总理的灵车,眼里满含着泪水,心中无限悲哀,表现了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一过程,学生的心灵、情感有了丰收,心中自然是愉悦的。审美的愉悦性,充分反映了李老师如诗如画的教学艺术性。
特点之三:审美与道德的融通性。
李老师说,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无不体现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儿童的情感、智慧、道德的发展。以美育德,以德生美,德美融通,是李老师的一贯主张。这一主张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德育与美育的融通和相互转化。从伦理学来看,美就是善;从美学来看,善就是美。这样,李老师从中华文化传统中走来,用道德去召唤审美,让审美象征道德,情境教育从审美的视角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特点之四:真与美的统一与贯通。
李老师的审美表达不仅关注德与美,还将真、善、美贯通起来。从理论上讲,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都围绕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因此得以形成与提升。但三者又有区别,“真”,强调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体现出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善”,强调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目的的达成,即活动的合目的性;“美”,则强调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生成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的意义。人的这些表现能唤起自己的美感。李老师深谙其间的关系,将三者统一、贯通起来。关于美与善的沟通,上文已有论述。康德曾说:“审美是真与善的桥梁。”李老师还注重真与美的对话。她所发掘的核心元素,第一、第二个元素就是讲究“真”,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符号学习与多彩生活链接;追求“美”,给儿童带来审美愉悦——在熏陶、感染中主动产生学习力。此外,在情境教育的五大操作要义中,“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这两大操作要义,也是强调“真”。情境教育强调真与美的贯通、融合,而且融通得很自然。可见,李老师的审美品格具有深刻性,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感情的方式表达理念,这就是一种大美。
当然,李老师的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情感性。这与李泽厚的“情本体”的论述相一致,同时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乐感文化”。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再论述。
李老师的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有一个核心源泉,那就是儿童。她爱儿童,在儿童中生活,在生活中与儿童一起成长。她真挚、深情地说:“我,一个长大的儿童。”儿童也爱她,给她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儿童是美的,李老师是美的,情境教育是美的。作为播种者的李老师,她的审美品格就在美的历程中,就在真、善、美的播种中。这些金色的种子,写就了明天的诗句。
(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小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