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2019-09-10刘庆九

高考·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刘庆九

摘 要:如今,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也在不断寻找改变以往教学理念的方法。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创新了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策略。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塑造学生的实践教学。将她们培养成为一名全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策略;高中地理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的主要任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开展,让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概述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技能、地理知识和地理意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和生活需要。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是高中生的一个重要能力和品格。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终身性、地理核心素养是具体分析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一种内在化的品质,一旦形成,就伴随着生活,造福于生活;第二是务实,培养学生核心地理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技能和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核心地理素养更具实用性。第三,综合性与地理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学科知识,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素养,而且它还包含地理特征。所以地理的核心素养是全面的。

二、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创建情境,感受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地理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与地理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人地关系”的协调是地理教育理念的核心。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人地”观念,帮助学生都建起具体、丰富的人地关系,让学生能够从知识的角度对地理环境,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描述和探讨,并运用发展与变化的观点进行人地观念的审视。当生产力发生变化,基于生产力之上的人地观念也随之变化。最后,结合人地发展观,提出了相应的自然环境保护措施,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注重人地协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解决区域发展中人地矛盾。

(2)案例分析,发展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理解、分析、辨别和批判等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综合思维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效率有着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将自然、人文、地域等各种元素融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知识的异同分析其背后的本质规律,对于“地理解释”的综合分析,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因为综合思维与分析是由于推理的结果,更多的是为了预测课堂上的地理现象。对于自然环境的完整性而言,以“黄河”为例,黄河成为地上河既有自然的作用,也有人类活动的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黄河流域所处的地形、地貌、气候、人文环境、水文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完整、清晰地理解黄河底土的成因,明白地上河形成的本质,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3)课堂的探究,培养区域认识素养

区域认知是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它从地域性习惯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地球表面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条件的关系;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环境和特点,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区域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简到难的逐步探讨,先让学生通过图片、文字、地图、视频等直接的感受,给学生以形象的认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读图,诸如地形图、行政图、气温降水图等进行分析和综合,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与其他区域进行横向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关示意图的绘制,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对所属区域进行介绍、评价等。

(4)学以致用,促进地理实践力

在现实生活中,地理教师应强调生活是课堂,从生活出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例如,在讲解河流地貌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现实河流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河流的内容。以泥沙、冰、汛期、流量等特征为桥梁断面,引导学生学习河流地形发展知识。这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可以结合周边的乡土地理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实践,让学生能够将地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资源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三、结语

培养核心地理素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并引導学生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实.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袁德龙.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田.才智,2012(7):144.

[3]贾婕.浅谈“如何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田.科技创新导2016(34):206-207.

[4]李英和.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培养方法研究田赤子(中上旬),2017(04):228.

[5]梁伟.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分析田.中国校外育,2017(29):173.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