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明辨,知事晓理
2019-09-10傅洪杰
傅洪杰
内容摘要:一年级《道德与法治》,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教学内容涉及到习惯的养成,规则的认识,道德的树立等。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從情景,“双面”问题、活动这些方面入手,激发学生思辨,在思辨中让学生主动地讲学习内容内化,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思辨、情境、“双面”问题、探究活动
缘起——新教材引发思考
这学期,咱们一年级的孩子和品德课教师都拿到了一本崭新的教材——《道德与法治》,这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有了一次华丽地转身,细细品读《道德与法治》中的教学内容,便可发现,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完全贴合学生的成长历程,真正体现出“生活性”这一特点。那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么,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融入我们的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如何让学生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如何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正确的认识和思考?如何激发他们去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这是在我们这本教材中,应该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良好的思辨能力正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基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知、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从本质来说,我们的教学中,担负着培养道德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机会,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奠定基础。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教学中的特殊性,分析学生思维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注重学生知识的转换过程,给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空间。一堂好的课堂教学,需要从学生的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
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呢?
探索——寻找思辨激发点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给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慎思明辨,知事晓理,学生对抽象的规则、道德等认识,通过思辨,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抽象的认识变为具体的事件进行分析。
一、情境引路,触发思辨的契机
一年级的学生有其年龄、认知上的特殊性,他们的道德观念还不是很成熟,有些道德认识来自于家长,有的来自于同伴,还有一些便是幼儿园中习得的。由于学生认知范围比较狭窄,对于是非分辨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也不强,主动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道德意识问题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把说教的形式改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教学模式,用学生熟悉的、与自己生活相似的情景再现,在情境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更能促发他们进行思辨。
(一)借助游戏引发思辨
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往往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为学生创建出适宜的游戏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情境中去,从而加深自己对学习的感悟与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扮演角色引出思辨
创设这种情境,课前教师和扮演角色的学生都要精心准备,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表演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是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二、借助“双面”问题,把握思辨的全面性
思辨,应该是先“思”后“辨”,有“思”才有“辨”,否则,无“思”之基础,“辨”也就无从谈起,即使有“辨”,也是没有质量的。而“思”的前提应是问题,有质量的问题,应是带有“双面性”的问题,亦即关涉问题的正反面,或事物的正反面。
这样的问题,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能够引发思维碰撞,提升思考质量。所以,教师在课上应当设计既能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引发学生深层思考的“双面”问题。
(一)激发对“是非对错”的判断
一年级的学生是非对错的判断还不是很清楚,“从众心理”、“服从父母”等因素直接影响他们的判断能力。
(二)激发对“价值取向”的思考
一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较弱,对于“价值的取向”会比较盲目,当两者价值产生矛盾时,就会不知所措。
三、创设探究活动,将思辨引向深入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提高活动质量”部分指出,“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探究性学习是儿童由自身出发进行的重要的探索活动,它能使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和行动空间。这既是教学向生活延展的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多元呈现,在趣味学习中思考
根据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多都是认知性的内容。而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一味地讲道理,课堂便会显得枯燥乏味,我们应该选择他们喜欢和乐意接受方式,教学方式应该多元化,促使学生自己去讲道理,明道理,懂道理。
(二)设计活动,在辩论竞赛中明理
小学品德课程倡导活动化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明理。作为一年级的品德教师,我们理应挖掘教材中体现辩证思维的知识点,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而这有助于学生把书本中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理念,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达到注重知识应用、积极实践的效果。
(三)扩大范围,在多面交流中懂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深入探究,并促使学生进行思辨。
如:《早睡早起》一课中,“几点睡,才合适”板块中,需要学生对“家人晚睡,你也可以晚睡?”“晚睡的原因”“几点睡合适?”等问题进行讨论思辨。这些问题涉及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并能鼓励学生回家后与晚睡的家长进行一场思辨的较量,将课堂上的知识深入到课堂,也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落实到行动。
(四)回归生活,在道德冲突中判断
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现在的学生思想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差,更不会“思辨”,只会“服从”。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回归生活,诱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当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社会事件发生冲突时,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学生能对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冲突中理性思考,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领自己的行为。
收获——思辨中汲取锻炼
一、多元思考问题,展开思辨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问题扩展,由此展开思维训练,开发学生深刻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维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低,从众心理、父母教育、模仿等原因,促使学生很少用一个准确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别人或者自己的行为。在课堂中,对于思辨环节的设计,真正实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思辨的习惯,凡事能懂得去辨别是与非、对与错,不再跟风、盲从。
二、语言实践活动,发展思辨能力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是学生道德形成的摇篮。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关注规则、法治的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思想、锻炼语言能力的平台。实践证明,“说”与“想”是分不开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有直接联系的,发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每节课中,能抓住思辨點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可有效地使学生放松情绪,同时,可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胆量和信心,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经过训练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了,同时对周遭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思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其语言丰富多彩且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思维活动异常活跃。活动还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真正体现了本课程的生活性,实现了教学来自于生活。
参考文献:
1.林品昌.多重举措,提升品德教学思辨力.福建教育【J】.2015年10月.
2.邓久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好家长.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