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注意力提升策略

2019-09-10马国建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提升对策注意力初中数学

马国建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缺失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思考,无法走进数学学习活动中,就很难掌握数学知识,导致课堂学习低效。教师要关注学生注意力的提升,从数学知识趣味引入、优化课堂组织环节、增进师生良性互动等方面来提高学生注意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注意力;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25-02

在课堂教学中,优秀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去学习。注意力集中,能够在学生内心形成驱动力,全身心去主动思考问题,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采用如下策略。

1   明确学习目标,让注意力集中

每一节课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本节的教学任务,只有确立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方向,才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学生难以做到注意力的长时间保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明确教学目标,既可以是对本节教学任务的明确,也可以是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强调,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掌握怎样的水平。如教学“勾股定理”时,在教学前就要让学生明确认知“勾股定理的内容”,以及了解“勾股定理的表达式”。

优秀的教师往往具有显著的教学魅力,如积极、阳光、乐观、宽容、风趣等。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语言表达上,既要简洁,还要生动,更要能够通过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要通过适度调整教学手法,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课堂提问互动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沟通方式上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揣摩学生的情感需求,不能单纯给予批评,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要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来听课。在课堂上,单一的教法会显得枯燥,学生会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会下降。教师要关注课堂趣味的营造,通过兴趣激发来强化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将未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构建自然、有趣、合理、生动的数学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2   优化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注意力

在數学课堂上,要合理优化教学内容。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师精心优化课堂设计,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调动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演示较难的、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如对“不等式”概念,传统讲法是进行板书,枯燥、乏味,学生感到不好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课件,以动画、画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去认识“不等式”,了解“不等式”的内涵及意义,增强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题应用。事实上,在多媒体辅助下,数学知识可以更为直观地呈现,增强了课堂学习兴趣,也让师生互动更加高效。在学习初中几何时,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因为很多学生对立体空间感到抽象,学习很吃力。在学习“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出单一的“想象力”,在真实、直观的图示化教学中,认识圆与线的“相切”“相交”“内含”的关系,并由此来把握数学知识点的特征,让数学课堂的学习更为轻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数学认知热情。在学习“随机事件与概率”概念时,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课件,让学生建立“随机”概念,结合随机事件的概念,再延伸“概率”知识,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气息。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还可以合理重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新知识导入,合理优化训练、讲解、评价,关注课堂提问与讨论,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入合作学习、互动交流,丰富课堂学习体验[1]。

3   善用无意、有意注意,提升注意力品质

注意力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学生注意力水平偏低,影响其在课堂上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应用。教师在引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过程中,要善用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把控课堂教学规律。什么是无意注意?如课堂上大家都在安静听课,突然窗外有人走过,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偏头看,这就是无意注意。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无意注意,来收拢学生的心灵。如在课堂开始,借助生动的课程导入环节来激发数学趣味,引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问题上。如对“去括号”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入“动与不动”游戏,让学生听到男生名字时,保持姿势不动;听到女生名字时,由站姿与坐姿互变。由此来让学生理解“带负号”的小括号,在去掉时,每一项都要变号,而“带正号”小括号去掉时,则不变。同样,有意注意的引领,需要融入“意志力”的激励。在对数学公式进行记忆时,需要学生强化自身的意志力,加强对公式的有意注意。然而,学习的过程是有难度的,学生往往缺乏持续恒久的毅力。教师在数学课堂要注重对有意注意的刺激。有的教师认为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强化学生注意力激发,但鲜艳、动态的画面、提示音,反而扰乱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慎用课件。另外,默读是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通过默读来集中学生的思维,提升注意力品质。

4   关注师生交互,高度评价学生

在数学课堂交互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赞扬和鼓励。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能够保持注意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恰当的语言、趣味地讲解,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思维引领到数学知识点上。

在学习《函数》知识时,对“常量”“自变量”“因变量”等概念的讲解,有时候讲的很多,学生反而理解的不准确。这时就可以搭建一个趣味情境,以买菜为例,菜的单价、菜的重量、菜的总金额三个量中,菜的单价保持不变,可以看作是“常量”,而菜的重量与总金额之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重量就好比是“自变量”,菜的重量会根据多少而变化,由此带来的总金额也会跟着变化,我们可以将总金额看作“因变量”,这种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函数”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一下子豁然开朗。对学生的积极表现,教师要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更喜欢数学课;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提醒,给予宽容和理解。

5   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提高课堂注意力入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积极探索、认真反思、提升实效。

【参考文献】

[1]王莹莹.让课堂注意力成为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突破口[J].内蒙古教育,2015(26).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注意力初中数学
让注意力“飞”回来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