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以文化人”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黄慧赵红

兰台内外 2019年5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图书馆实践

黄慧 赵红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总书记还强调:教育要在九个方面下功夫,其中有一条说的就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基于图书馆与“文”与“人文”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赋予了我们图书馆人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的空间。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以文化人;实践; 课程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以文化人的实践背景

在刚刚过去的第34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教育要在九个方面下功夫,其中有一条说的就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在《图书馆是一个与“文”紧密相连的神圣之地》一文中曾说到:不管如何定义和描述图书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承载、传播、发展之地,也是有文化和向往文化之人的汇聚之地。图书馆是文明与人文的象征,是一个与“文”紧密相连的神圣之地。

正是基于图书馆与“文”与“人文”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赋予了我们图书馆人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的空间。

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文化人实践探索

1.加强建设最优人文课程实践空间,打造基础服务平台

(1)建设“约”阅读体验中心教育学习实践空间。“约”阅读体验中心是集阅读、文创、文具展示、校园活动交流、创客体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广西首家进行立体式图书推荐和首家使用AR技术进行图书荐读的校园书店。体验中心,面朝湖光,整体面积520平方米,由图书推荐展示区、室内外休闲阅读区、咖啡休闲区、文创区、文化长廊、创客区、微讲堂、自拍区和活动区10大区域组成。有超15000册的精选书籍、舒适的休闲沙发、美味的咖啡茶饮、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创展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此惬意地享受阅读休闲时光。

(2)建设经典阅览课程学习实践空间。馆内环境优雅的经典阅览室提供人文通识课内容学习空间,以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引领教育,倡导经典阅读。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经典作品中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穷达安危、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通过经典阅读课程的学习,可以丰富高职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感,促使学生思考职业与人生,反思现在该做什么,开始做未来职业状态的准备,使学生乐业、敬业,并外化为工作中的尽心尽责、积极进取、忠于职守等品质。

(3)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学习实践空间。我馆积极响应党中央反腐倡廉精神,补充学校廉政教育基地建设,结合廉洁古文化来打造最有生命力和魅力的廉政文化空间,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能柔和发挥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并达到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教育目的廉政文化教育最佳场所。建成的廉政文化教育空间设有廉文化共享学习区、廉文化阅读区、廉文化互动区和廉文化主题故事区四大服务区,教育“倡”廉从学生做起,打造出一个体现“环境育廉 以文化人”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之浸润教育的学习空间。

(4)建设多媒体视听室教育学习实践空间。图书馆当前建设有一间多媒体视听室,这里可以最大可能地为同学们提供信息体验服务。如为课程实践提供VR和3D体验,容纳50人左右的小影厅提供人文教学所需的预约服务,提供丰富的各类正能量的教育影片播放资源,另有约30个机位的一体机电脑供学生现场使用本馆数字资源,能够提供体验音乐数据库资源的视听享受。

2.推动创新服务理念,主动融入课改,共践以文化人

(1)与教学部门的初次合作尝试。2015年,图书馆就有意主动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希望开创与二级学院合作的新模式。5月,我们邀请财经学院李师影老师及其课程班同学到馆内进行“花季·花技”插花艺术课展示活动,6月与艺术工程学院合作举办“陶艺工作室校园开放日”活动,让读者在欣赏到中国传统插花技艺和陶瓷魅力的同时,还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动手插花和制作陶艺作品。11月与人文社会科学部共同举办“多彩广西”首届南职人文周系列活动。在短短7天的时间里,举办了4场讲座、1个论坛、1个展览、1个教学成果展示会,一场接一场的文化大餐让南职学子应接不暇,图书馆人气爆棚。活动效果喜人,据统计,人文周7天進出图书馆参加活动的学生达到了12575人。

(2)牵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文课改实践课程。2018年,图书馆在吸取这前经验的基础上,希望更加深入到课程教育过程中,在原馆长赵红同志的牵头下,在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蓝壮青主任的支持下,与学校人文社科教学团队的专业带头人唐淑欣老师及成员们展开合作研究,双方多次召开课程合作事项研讨洽谈会,就合作方案、课程内容及学生选课流程得细节进行规划,拟定了《图书馆融入学校人文课改实践活动策划方案》,5月展开全面合作。截止目前,图书馆为学校人文课程教学团队的人文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和教学实践内容,首次合作推出的人文实践课程项目有阅读马拉松、南职朗读者和人文大讲堂,共为近3000名学生提供了的环境专业的实践课堂,有效缓解了学生实践课程内容不足,单次实践人数过多,影响实践效果的现实问题。此次的合作,是真正意见上的课程嵌入,我们需要提前完成课程所需的教学和考核环节内容,学生需要进入选课平台进行课程申请,完成一系列的教学过程。

实践课程一:阅读马拉松。课程设计:在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风行的今天,阅读马拉松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回归阅读,将阅读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更多的人以阅读的名义聚在一起,共享“悦读”的时光。

上半学期共在图书馆开展十期活动,可提供2000名同学同时到馆实践。学生需要提前在学习通选课平台上提交课程申请,通过申请的学生要根据公示的活动安排来到图书馆签到体验图书馆持续阅读2个小时,课后在选课平台上提交一篇阅读读后感,完成两个任务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次实践课程学习记录。

教学效果:2018年,约有近2000名学生参与到这个有意义的阅读活动中来,发现阅读的乐趣,回归阅读的初心,体现了最纯粹的读书教育。

实践课程二:南职朗读者

课程设计:

1.活动主题:品国学经典,扬中华文化

2.活动时间:拟定春季、秋季学期各举办一期,全年共2期。

3.活动规则:

(1)朗读素材可以选自博看朗读亭资源库(博看朗读亭有超过一万份朗读资源可供选择,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名篇等……);也可以走进图书馆借阅相关国学经典图书,通过朗读亭选取背景音乐进行朗读,体裁不限,内容健康;

(2)本次活动可采用单人或双人组合朗读形式;

(3)朗读时长不超过5分钟。

4.活动流程及评分规则:

(1)参与读者在朗读完成后保存上传,参与者要填写报名信息。请在提交作品报名后分享到朋友圈,然后邀请好友来收听并集赞;分享时需注明活动主题:“品国学经典,扬中华文化”。

(2)本次活动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评分规则如下:

①初选:以后台提取参赛读者作品收听数+集赞数的总和为依据,以总参与人数15%的比例提取优秀作品进入复赛。

②复选:专家评审。

③最终确定奖项排名,颁发奖品。

备注:1.点赞规则:一个微信号可点赞多个作品,但每个作品同一微信号只能点赞一次。

2.参加最美朗读者上传录音到学习通即可视为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课程上线以来,共有1200多人参加了活动。体验课程让参加实践的同学们像《朗读者》中一样,用声音传达感情!体验到用声音让文字生动起来的畅快!

实践课程三:人文大讲堂。课程设计:通过联合新华书店集团和有实力的文化公司来邀请部分区内外文化大家、知名作家、传媒领域知名人士者,更多是身边的当代釆风人、音乐人、诗人、画家、作家,甚至是有着感人经历的励志人物来进行讲座、读书分享和真人图书馆等活动,上半年,计划落地10场活动,在课程平台上开放供学生选择。学生现场实际后,仍需在学习通平台完成讲堂人物留下的研讨习题,以促进学生的课后思考,提升学习效果。

教學效果:仅2018年,图书馆共牵头组织各类音乐会、作家分享会和谈话活动等近十场,约2000多名南职学生选修了实践课程,得到了面对面的现场交流。这类教学,注重了职业素养培育的体验性和生成性,通过现场人物的真实性,来创造和丰富能让学生置身其中的学习情境,诱发和唤醒学生的切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的经历过程中,感受、体味、领悟,产生真情实感,获得良好学习效果。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践探索服务创新的未来与展望

1.新尝试必将取得新业绩。通过实践表明,图书馆可以通过人文环境的营造有效提升、人文环境的改善措施,以及人文环境变化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人文的改善可以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成长方向。一个宽敞明亮、优雅别致、清爽安静、优美舒适的人文学习环境,对读者的阅读愿望和阅读效果都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据查,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经历也论证了这一作用。2017年一篇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的论文时就指出:“经过近三年的人文建设,该高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图书馆的图书总量出现大幅度上升。从2013年至2015年,该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总量由58万册上升到96.5万册,增长了66.5%。其中,经济类图书由24万册上升到2015年的40万册,增长了65.9%。文学类图书由8.4万册上升到15.5万册,增长了84.7%。” 我馆也有数据表明,虽然2018年上半年图书流通借阅量受到RFID项目调试运转的影响,图书借阅量仍保持稳定中有小幅提升迹象,另一方面,主动到馆学习和参加活动的人数有明显增加,读者给予图书馆的服务评价好感度显著提升。

2.新理念必将获得新变化。以新的理念来创新图书馆文化育人服务方式,更多地结合高职教育方向,结合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开展更多的合作教育,图书馆就会产生新的变化。除了配合人文教育实践课程外,图书馆还可发挥文化优势,配合学校思政课程建设,为相对枯燥的思政教学丰富教育的场所和内容形式,可以结合当前国家对信息发展的各规划要求,在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教育领域中也应理所当然地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提供学生更多的众创空间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创新服务。这样的图书馆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成为主角担当,真正融入教育中心,真正获得全面认同,真正展现全新变化获得发展。

3.新时代必将迎来新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一直在探索转变,图书馆的职能已然从纯粹的藏书职能向着更多元化的职能转变,提供读者多元化的个性服务。在这里,作者大胆预测,如果图书馆可以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具体到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图书馆就可以跳出当前的尴尬局面;再如果,我们继续推进实践,更深入持久地助力好课程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图书馆这个可以实现终身教育的第二课堂中收获教育最核心的内容: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在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中展现出图书馆教育的真正价值,那么,图书馆必将迎来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四、结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0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以有为求有位”。高职院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实践,普遍达成共识:图书馆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真正担当,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学校改革发展、服务教学科研、服务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陈 鑫.基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2):120-121.

作者简介:黄慧(1977-),女,广西贵港人,图书馆学研究生班学历,馆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赵红(1975-),女,广西合浦人,在职研究生,副教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图书馆实践
图书馆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