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模式

2019-09-10孙智红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高等学校管理模式

摘 要:公共管理理论是为解决公共事务而产生的一种制约规范模式,对公共事务的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的起点也是最终目的。研究和时间证明,将公共管理理论应用在学校领域的管理不失为解决当前高校管理中所面临问题的好方法。通过公共管理领域的绩效明确化、专业管理化、服务职能化等核心理念可以为当前我国各高校中面临的各类管理机制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改革想法。

关键词:公共管理;高等学校;管理模式

一、 公共管理模式理念

(一)公共管理理论内涵

公共管理是针对公共部门例如政府、非营利机构等部门存在的问题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公共权力的使用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或公共事务稳定发展。20世紀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使得公共管理学不断完善,促使公共管理与其他学科和管理理念相互结合,不断融合发展为一个多元的、宽泛的统一框架。

在高校学科上,公共管理体现为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等,高校通过开设详细的学科分支为我国公共部门培养专门人才,21世纪后,新公共管理学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挑战,其研究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在社会实践上,公共管理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两个部分。所谓其他公共管理主体是指在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一般可称为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与高校管理的契合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在多学科的相互融合下逐渐趋于整体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变革成为政府治理变革兴起的重要理论。毫无疑问,这种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管理模式创新在服务领域,教育工作领域,科学评价机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其职能是调节和控制公共事务,使其在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协调稳定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具有竞争性和不成熟性等排他问题。简单地说,高等学校的高等教育和管理就是不完整的公共产品。研究公共管理领域不难发现,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主体和目的都与学校管理不谋而合。因此,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发展改革有着足够认可度的契合度和现实意义。

二、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用人机制不规范,分配不合理

首先,部分高校存在思想观念落后,过于保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人事主管等领导安于现状,担心改革会不利于学校管理从而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同时,还有部分学校不能充分认识到改革成熟的条件和背景,急于求成,导致改革过程中,面对预期之外的阻力无法应对,造成改革失败。

其次,我国高校存在岗位设置不科学,管理不完善的问题。现在我国许多高校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管理评价管理方式,导致优秀人才不能发挥其自身能力,人才流失严重。

再次,许多高校都存在部分专业教师资源匮乏,部分专业教师工作量不够的极端问题,这一问题极大影响了学校的综合发展。

最后,考核机制和工资分配等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至今,依旧存在论资排辈等现象,削减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充分认识本职工作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部门职责意识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我国高校大多采用倒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层层权力下,导致很大程度上规章制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象征性职务逐渐增加,很难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缺乏人性化的行政机制和改革创新思维,并且严重的官僚作风极容易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公共管理通常把重心放在提高效率、消除浪费等方面,同时加强行政规则,明确等级意识,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积极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三)服务落后,缺乏思想政治引导

后勤部门工作的开展,是保证学校顺利进行各项活动的有力保障。但是长期以来,后勤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由于后勤工作的不透明的特点,导致后勤信息难以及时更新,从而管理层面发生认知错误。

消费者和学校无法及时地进行双向沟通,产生障碍机制,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同时,管理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学校对其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到位。

工作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把自己定位为师生的服务者,两个工作领域脱节,无法达成一致和谐,经常发生冲突,影响了整个管理工作队伍,进而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开展。

(四)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高校与其他国家相比,虽然在办学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是在师资力量、专业设立等办学体制方面还在不断探索中。在公共管理模式中,应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对其进行持续化管理,使其在计划与市场中不断选择和创新,在高校角度来看亦是如此。我国多数高校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下,思想落后,这对学校自身发展十分不利。

此外,在当今信息化管理方式下,学校对于管理平台的监督和掌握并不全面,工作状态混乱,不成体系,缺乏完整的评价管理系统。在部分高校,即使设立专门监管部门,却也缺乏一套符合体系的绩效评价系统,在管理方面仍有很大漏洞。

三、 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建议

(一)进行职能定位,简化权力运行程序

从全国范围来看,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管理中目前存在严重的人事制度不健全,用人机制不规范,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进行职能定位,简化权力运行程序,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校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高校管理人员职能定位上,通过简化权力运行机制,促进管理职能转变,使得行政部门解放出来。此外,在当下网络环境下,各大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职能精准化和资源共享化。

(二)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绩效体系

部门职责意识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这极大削减了学校工作效率,增大了其他工作负担。通过类比企业竞争机制和公共管理理念,不难发现,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绩效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建立完整的后勤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良性竞争,促进我国高校的后勤部社会化改革;另一方面,在管理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促進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只有通过完整的绩效评价体制,明确责任和效益,才可以保证竞争机制的公平合理化,从而避免恶性竞争。

(三)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管理中的服务理念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其放在高校管理模式下来看,高校的服务理念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服务理念管理方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得管理理念得到改善和提高。

首先,高校应提高管理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使得服务人员意识到高效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其次,这种服务方式应该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独立性的服务工作,归纳到统一的服务意识,促进高校管理整体化。

最后,通过提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服务的效率。只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才可以在根源上为学校工作提供活力。系统机制的改革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导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服务问题。

(四)调整管理模式,模拟企业管理

公共管理模式的理念中提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调整管理模式,使得成员拥有更多的共享和改革创造机会。各大高校可以将企业中的层次化管理等模式应用于实践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成功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不以论文数量、时间投入论高低,通过对教学任务和职能责任的完成和研究进行准确的考核。除此以外,对于行政部门来说,要改变当前混杂的现状,需要从宏观方面下手,管理过程中不能过于细致,也不能过于繁杂。

四、 总结

随着人们对公共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已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将其应用在学校领域同样可以得到实践和延伸。我国各大高校正处在管理机制改革的探索时期,今后的道路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发展。只有在各大理论中不断摸索,将其中的核心理论应用在学校管理中,才能使高校的管理模式不断地完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小娟,高骏敬.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管理改革的探讨[N].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周湘林.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2014,(03).

[3]万哲.新公共管理视阈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

[4]陈琴.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探讨[N].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

[5]王多慈.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讨——基于公共管理视角[N].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

[6]李鑫,张宝生.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改革研究[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

[7]曾翰超.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时代经贸,2019,(04).

作者简介:孙智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高等学校管理模式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