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2016-11-11汪明旭
摘要: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广大中国群众大年三十的传统节目,备受关注,而猴年春晚较往年做了较大改动,降低了节目的娱乐性,增强其思想教育性,这一改变对于众冲击力必然是很大的,而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科,应当广泛关注社会现象、动向,以及大众态度。本篇论文将从群众对春晚思想教育性增强的看法观点入手,集中研究这一社会现象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春节联欢晚会;思想导向;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04-01
猴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引起了较历年更为广泛的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春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了,因而原本热闹、娱乐化的春晚变成了一场政治思想的引导教育。公众对此事的看法不一,通过网络评论调查总结,主要有两种观点,两种观点的代表者大致可分为政治体系的参与者与非政治体系的参与者。占大多数的非政治体系的大众认为,春晚是阖家团圆之际收看的晚会,应当给人欢笑,应当娱乐化,为春节的到来烘托气氛,没必要成为一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会。而政治体系的参与者则大多赞同春晚的这一改变,他们普遍认为,春晚作为一档收视率极高的晚会,在世界范围内都广受关注,因而它应当凸显出我们国家的主流思想,应当弘扬正能量,摈弃低俗笑料,借此机会增强对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展示。
通过本学期对于公共管理导论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公共管理广义来说就是以政府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来自于社会的各种力量,并把这种力量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使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利益。公共管理又属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因而它更多的需要面向大众,需要去了解公众心理、公众需求。当下的中国民众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十分充分,文化教育没有全面普及而对于泛娱乐化的节目、晚会乐此不疲。从2011年开始,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下发文件,明令要求各地方卫视播出节目不得“泛娱乐化”而考虑到观众需求,“泛娱乐化”只是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范围内进行,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泛娱乐化”的禁令终于触到了春晚,并且转变突然,并没有一个时间累积的过渡期,使得看惯了由用抖包袱、贬实事组成的小品相声占据主导的春晚,突然之间难以接受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歌着中国梦的春晚。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治国理政的方法不再是一个传统的模式,而需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动。随着近年来“两会”的开展,中央工作部署正在悄然改变着,国家整体处于一个改变的、向上的状态中,“中国梦”、“四个全面”、反腐倡廉等等,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旋律。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千人千面,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因而主旋律之下,多得是不同的声音,对这些不同的声音进行调和是一门学问,也是艺术,更多的是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运用。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当政府核心的公共部门需要整合社会力量时,必然需要一个较高的社会群众思想统一度,需要提高公众的思想觉悟。前文我们提到,春晚的普及度很高,那么借用这一平台去进行思想教育,就显得合情合理了。之所以会产生巨大争议,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转变突然,略有些夸张。2015年,央视换了新台长,春晚换了新导演,他们秉承中央会议精神,使猴年春晚形式简练、内容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目严肃性高。整场晚会看似一片和谐美好,看似歌舞升平,但却有些急功近利了,火候没有把控好,甚至是在引出相对搞笑小品时,主持人的串场词依然是“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云云。在文化教育未全面普及,思想水平参差不一的观众眼中,自然易出微词。二、没有尊重、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春晚的主要需求。普通老百姓希望春晚为家人带来欢声笑语,而非温暖的说教,人们可以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思想引导,但无法接受全盘“红化”,猴年春晚在满足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对于整合公众思想方面需求的同时,似乎极少考虑观众需要和心理,把普通大众的思想觉悟想想象太高了,有些理想化。公众尊重国家思想教育的要求,公共事物职能管理有关方面也应当尊重公众的娱乐需求,尊重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普罗大众只会产生一些负面、反感的情绪,很难达到宣扬真、善、美,进行思想洗礼的目的和效果,也许众口难调,但是在社会及一步发展之后,我相信未来的春晚引导将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国家等一系列大环境的发展,我国政府和党在不断探索一条新的,适用于当下中国发展的道路,而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大家普遍认可的,关键在于怎样表达。公众不希望被假笑、假象模糊视线,人们也希望我们的社会是和谐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被践行,大众不介意,甚至赞同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但当这种宣讲浮于表面,不完全真实,同时过火,就会惹人反感了。随着国民教育的普及,人们思想水平的提升,中国的思想政治发展大多处于一种积极地状态中,而习近平主席通过微博发声、政府部门渐渐开拓微博微信平台、大学生村官逐步深入基层等一些接地气的做法,也令百姓们拍手称赞。这样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有一定的度,注重现实生活,不用空话套话糊弄百姓,方能被人们广泛接受,达到思想引导、教育的目的。因此,思想教育引导的内容和形式不必高高在上,大气恢弘,也可以进行的脚踏实地,贴近群众与生活。
有网民称,猴年春晚“绝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就需要我们从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去进一步了解公众,客观评估公众的思想觉悟水平,在公众需求与国家思想整合两者之间积极平衡,从生活常态中挖掘国人的情感本质,从现实背景中表达普通人的美好未来。由此可见,公共事务管理应当更多的深入人民群众,这本是一门人文科学类的学科,我们需要在校园里学习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也十分需要我们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积极运用于实际,结合真实的社会现象,实事热点,去分析理论的可实践性,知行合一。从学科、学术的单一性走向社会的复杂性,考虑动态因素,在现实环境中寻找公共事物管理典例,总结一定的发展规律,同时与时俱进,将经验、现实、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公共管理,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起到公共管理应有的作用。切不可理想化、范理论化,公共事务的管理应是有烟火气息的,尊重某些活动的艺术性。希望在未来,大年三十的晚上,当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电视机前时,人们能够在开心欢笑的同时,发自内心的慨叹一句生活在当下的美好,这是我所能理解的公共管理结果上的成功。
作者简介:汪明旭(1998.12-),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