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19-09-10刘芳兰
刘芳兰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并培养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向学生宣传我国的优良传统观念,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理解与体谅。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并培养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教材来实现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素养,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热爱祖国与民族,知道只有通过劳动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学会无私奉献精神,把学生培育成“四有”新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向学生宣传我国的优良传统观念,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理解与体谅。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途径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语文讲读课文中,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没有离开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也没有缺乏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文质兼美、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具体形象,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要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启发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的,通过这一手段,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在思想感情上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朱德的扁担》的第三自然段段中,让学生明白路途遥远,山高路陡,还会遇到敌人的偷袭、进攻,可是每次挑粮,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动词“穿着”、“戴着”、“挑着”让学生体会,身为红军的指挥官,朱德爷爷跟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挑粮“险”、“难”、“累”,朱德还“整夜整夜”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所以战士们就将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这背后,是战士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心疼、敬爱。在教学这一段时,教师可以抓住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语句,加以必要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加推敲,让他们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发挥了课文的教育感染作用。
(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由于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身心成长、发育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适当的表达出情感,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强朗读,在朗读中融入情感,以读传情渗透德育教育。朗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功,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如《黄山奇石》一文中,可以让学生从欣赏“黄山四绝”入手,重点抓住2——5自然段,讨论学习“仙桃石”奇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可以引导学生用动作演示“飞、落”,体会其神奇,指导学生单人读,分小组读,男女读,用不同的方式读出“新奇、有趣”。在学习3——5自然段时,让学生想一想: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让学生在小组内读,选出自己喜欢的片段,交流这些奇石奇在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的,读出来,相机指导学生抓住“抱、蹲、望、站、指、伸、啼叫”等描写动作的词,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静止的石头写活的,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并大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小萝卜头吃的是残羹冷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监狱,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写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笔头,那么你呢?”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小萝卜头一样大的时候生活是怎么样的,从而对“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在监狱里的非人生活充满同情,激起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怀远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的教育,并逐渐转为自己的行动。
(四)设计主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主问题来渗透德育教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炼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经过全面综合考虑后进行设计,围绕本文中心为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从提问中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道德情操,使课堂教学能够有节奏、高效率地展开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主问题“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从什么地方可以表现出来?”通过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有关描写父子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阅读中感受到这对父子的不平凡。
总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普及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是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语文学科中寓德于教的途径很多,我们应该勇于发掘,善于发掘,把握每个思想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学的特殊功能,使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秀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编写德育校本教材的几点体会【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2).
[2] 于小芳.浅谈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