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探究浅析

2019-09-10普布穷达

锦绣·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普布穷达

摘 要:在教育界有这样的共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特别是对于数学这种相对枯燥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然而现在很多初中生并不喜欢学习数学,甚至是害怕学习,一提到数学就感到头疼,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这都直接导致教学效率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不到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展示数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可以借助问题引发求知欲,或者构建适学情境,通过实施兴趣教学法,一定会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

引言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意思就是,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没有表现出学习的兴趣,那么必定不是在主动学习,这样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必然是不可取的。在笔者的日常工作当中发现,在数学学科的教学当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因为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确实比较枯燥,那么对于这种教学情况,就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趣味性注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才能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稳步提升。

1 转变传统印象,展示数学的趣味性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都有一种畏难情绪,认为数学学习枯燥无聊,缺乏实际应用,难点又多,所以对于数学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是在被动的接受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所以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必须改变学生们对于数学学科的这种传统认识,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有趣的一面。比如说,在课堂中播放一些关于数学的电影,帮助学生们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关于数学的印象。电影《决战21点》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电影主人公利用数学概率和模型推算,成功的赢得了赌局,再加上电影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气氛的渲染,更能体现出数学的魅力。再比如电影《动物世界》,通过各种概率分析和运算,来推算出对手的牌,也很好的展示出了数学的魅力。相信通过利用影视作品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于数学这一学科产生一个新的认识,革新对于数学传统的认识,增加学习兴趣,从而大幅度的提升学习效率[1]。

2 以学生为主体,促使主动合作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很多教师会认为在课堂上讲满知识,这才是认真负责的老师,尽其所能的利用课堂时间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得到好成绩,原因就在于这种“填鸭式”教学,学生们无法在课堂时间内接受老师所讲授的所有知识,这就难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长此以往的话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教学效率不升反降。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任课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是学生学习路上的灯塔,做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人,课堂要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促进学生们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学习兴趣,才能从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2]。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充分讨论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旁辅导。如果遇到整个小组都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当堂发问,全班共同探讨,最后由教师总结讲解。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探讨、学习的和谐课堂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建立和谐愉悦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3 借助问题引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还应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思考,开动脑筋,通过这样有效的思维训练,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3]。例如在“相似三角形”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部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在△ABC中,AB边的中点为D,AC边的中点为E,连接DE,如何确定点F才能使△ABC∽△DEF。”这个题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结合题意画出图形以后,有的学生说:“两个三角形之间是不是保持着某种比例关系呢?”有的说:“应该画出BC边上的中点F才能确保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这样所有学生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交流,最终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满足了求知欲,感受到了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

4 构建适学情境,促使主动学习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方面,授课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将概念教学集中在课堂之上,可适时创造一定的情境素材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引入相关的数学故事或数学趣闻等,类似这样的情境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4]。比如,关于数学概念的形成,可引入“杨辉三角形”概念的提出或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过程等,也可将国外许多如哥德巴赫猜想或象棋发明者塞萨的事迹等内容融入,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内容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笛卡尔的故事引入知识点,笛卡尔通过对蜘蛛结网的观察,而推出由点的运动可以形成直线或曲线,进而得出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此时学生便会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产生更全面的认识,既增强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又充满重点和难点,是学生们学习和老师教学中共同面临的挑战。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尽量创新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安凤英.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兴趣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56.

[2]黄卫.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3):80.

[3]黄西洪.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22.

[4]陈建忠.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8):88.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浅谈激发职教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