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专业课题组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思考
2019-09-10何敏刘玉飞
何敏 刘玉飞
摘 要:新时代“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课题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面临着新形势、新局面和新问题,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贵州大学G课题组的课题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实践,认为导师团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课题组文化建设对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 课题组建设;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6-0123-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6.020
Thinking on Constructing Polymer Materials Research Group and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A Case Study of G Research Group
HE Min, LIU Yufei
(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are facing a new situation, new dimension and new problems, proposing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G research group construction and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in Guizhou University, the present paper holds that the mode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the building of mentor team and research group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Key words:the New Era;research group construction;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核心任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促进,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科研的创新,二者最终都必将服务于社会。如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发挥得更好,是衡量一所大学的现实问题和根本问题 [1]。在新时代“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做好课题组的建设,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2]。近年来,贵州大学G课题组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结合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教育及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不断加强课题组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培养模式,形成管理制度。本文以贵州大学G课题组的实践为例,论述课题组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导师团队建设
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3]11是优化研究生培养和课题组建设的关键一环。虽然校内导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教授水平,但仍然不能满足研究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G课题组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最早一届为1997级的硕士研究生,如今他们已是行业精英。目前课题组有校内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为了培养研究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G课题组在导师团队建设中引进了校外导师4人,年龄呈现金字塔梯度分布的形式,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参与指导,使其实践经验与校内教师所具有的扎实理论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使得导师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G课题组校内外导师组成了一个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负责课题组日常运行的管理,指导委员会在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平时组会以及畢业答辩等各个环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G课题组培养研究生仍然是导师负责制,但是实践能力丰富的校外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发挥着指导委员会集体的能量,尤其是在研究生开题、平时组会汇报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研究生实践应用创新方面提供了技术和基础思维的支持。
二、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培育高质量科研实践的创新型研究生为目标。但现在的培养模式还不能满足该目标的要求,所以探索“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当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注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分为三个层面:学校面对社会需求做出人才培养类型的改革,如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比例不断向专业型研究生倾斜;专业层面的改革,如面对国家社会的重大需求调整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更细一步的改革,根据前两种的改革需求,进一步通过产学研、硕博连读、培养环节等模式的细节性的探索。本文主要结合G课题组的建设和研究生的培养,讨论培养模式的细节性的改革。G课题组每年在读硕士研究生24名左右,博士研究生8名左右。每级有8~10名研究生进入课题组,生源质量不平衡,教育背景不同。根据学校和学院的要求,结合G课题组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以下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培养举措。
1迎新教育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观点,人才培养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质。国内学者认为此三者又可以综合称之为素养[3]18。所以,人才培养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工程。在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质,完善人格,实现理想。为培养研究生人文精神、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具有“大格局”“大情怀”,贵州大学对每级研究生新生都会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入学教育,進行思想、军事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此外,还在三年内通过各种讲座进行教育。G课题组在学校学院入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培训,其目的是使新生尽快融入课题组这个大集体,使他们有归属感和纪律性。 G课题组迎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导师见面会、相关制度的宣读(包括奖惩措施、办公室纪律、实验室安全等)以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培训。导师见面会是为了让师生相互认识,每个新生做一个PPT,5~10分钟的自我介绍,导师也要将自己目前的研究课题做个说明。在此次见面会上,每个研究生对研究方向会有初步选择,便于研究生自主学习,尽快地了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相关制度的宣读主要是为了让新生明白课题组是有纪律的,不能随心所欲。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生源质量不平衡的问题,做一个基本的培训,使其掌握做研究的基本方式方法,比如文献查阅手段、文献管理软件、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origin等绘图软件。另外,安排每一届新生在同一个办公室学习,使其可以相互学习。
2组会汇报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不同知识体系背景的科研人员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互动交流可以碰撞出创新的思想。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讨论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是提高科研效率,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组会汇报是G课题组集体学习和讨论问题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培养研究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每两周开一次组会,硕士研究生分成两组,两组交替汇报;博士研究生一个月开一次组会。针对不同年级的研究生,汇报内容不一样。一年级的研究生汇报文献调研的情况,在导师见面会时已经明确了研究方向,在一年级课程学习之余,查阅文献并通过组会汇报,由指导委员会做点评、提问并安排下一次汇报需要介绍的内容,由导师和同学商量并拟定下次汇报的提纲。在一年级下半学期,要求研究生做开题报告,通过一学期的汇报修改,逐渐完善,使其在二年级开题前就有实验方案和前期探索。对于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组会汇报的内容分两类:一类是近期实验的结果及遇到的难题,另一类是准备投稿的小论文。即将毕业的三年级研究生后期相当于预答辩的汇报,由指导委员会的老师提修改意见。指导委员会在组会汇报中充分发挥课题指导的作用,避免研究生思路闭塞和走弯路。通过每次汇报的问答,教育研究生,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不断使其成长。另外,组会汇报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3工作总结
文字表达和归纳总结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素养,G课题组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发现,有些研究生同学的文字功底较差,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课题组要求每一个研究生在年初要有规划,年底要有总结。规划和总结的内容包括学习、课题及生活的相关方面。每周要有周报,目的是让研究生更有效利用时间,保证年初的各个计划能完成。年初规划、周报总结和年底总结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并且以上资料都要形成书面材料发给指导老师,这也是一种导师和学生沟通的方式,让导师了解学生的想法、规划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锻炼了研究生的文字能力。
4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
参与科技竞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各个赛事的主题相结合,激发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走出去交流,可以提升研究生的视野。将专业知识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兴趣。科技竞赛一般以团队参赛的模式进行,需要团结协作、共赢共享的精神。通过参加竞赛,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社会担当和勇于创新的能力[4]。G课题组积极组织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全国范围内的科技竞赛,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2019年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G课题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团队是贵州大学唯一入围国家总决赛的团队。
5元旦茶话会
为调节长期紧张的科研压力,活跃氛围,课题组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课题组成员之间感情的沟通相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一年一度的总结会必不可少。元旦茶话会是G课题组在元旦前后举办的一次大聚会,在大会议室围成圆桌,指导委员会的老师和所有研究生一起,总结过去一年的得与失,谈心得体会,高年级的经验教训给低年级的同学以指导。在茶话会前面,每一个研究生将过去一年的学习、课题及生活相关的总结形成报告,交给指导老师审查,每个人要用一页PPT总结过去的一年,并对来年作出规划。茶话会当天,课题组成员对自己过去一年的总结和来年的规划做发言,由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对课题组作整体的总结和规划,最后课题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才艺表演。茶话会后,由指定同学将整个茶话会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做成相册,分享给大家。通过元旦茶话会,首先起到总结与规划作用,让课题组每一个成员和集体都有追求,有期待;其次是增进感情,课题组成员之间可以更加深入地互相了解;最后是活跃气氛,尤其是才艺表演提高了研究生登台表演的能力和素质。
6开学收心会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在开学初统一思想,收拾心思,分配工作,布置任务,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尤为重要。在每年寒假结束之后,研究生报到日,G课题组召开收心会。收心会顾名思义就是收收心思,帮助大家尽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和科研上来,让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个良好的开端。在收心会上,课题组会传达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文件、学校学生工作会议、学院相关会议精神以及课题组规章制度的变化,统一跟大家做交代。收心会也是立规矩的会议,也是鼓励奋进的会议。
三、文化建设
科研团队文化是团队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团队文化应该是先进的理念和价值观的结合。鼓励创新,以人为本,强调团结协作,重视个性发展,允许失败等。团队文化的形成,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发展力等作用。所以,对于课题组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文化建设非常重要。
1办公室文化
一个办公室除了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施,最重要的还有人。办公室成员之间首先要做到的是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形成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是软实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到“四个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课题组都要有文化内涵和积淀。怎样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课题组办公室文化呢?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做到人文关怀。要关心每一个研究生的生活,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研究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帮助他们纠正一些不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改正学习、科研中的不足之处,促使他们全面健康成长,让大家都有家一样的感觉。每一个课题组成员和课题组都是依存的关系,引导大家为课题组的发展多奉献,形成以为课题组增光为荣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个研究生毕业后身上都具有团队的气质和文化素养。G课题组有25年研究生培养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G课题组要求研究生做到“勤奋、专注、协作、创新、感恩”。
办公室文化是经过办公人员长期的实践和积淀形成的,虽然G课题组与研究生就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文化具有强大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力,其存在又会反过来对办公室全体人员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全面持久的影响,形成办公人员的意识规则[5]。G课题组要求研究生首先要做到“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次是“专注”,专注才能高效,尤其是对手机做到不依赖,不随时翻看朋友圈、新闻和娱乐信息;“协作”要求我们共同参与,不仅仅是科研,而且参与课题组管理的方方面面,大家分工协作,共同提高;“创新”是我们做科研最本质的要求;“感恩”是做人的本分。G课题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对研究生潜移默化地熏陶,是对其更深层次的培养,比通过科研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2周末影院文化
为了使同学们在紧张的科研与学习之余能够放松一下,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养,G课题组安排同学,定期每周周日晚上播放评分较高、口碑较好的国内外电影。一起观看电影,可以使课题组的成员放松调节一下;可以讨论交换每个成员观看之后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可以使大家在欣赏电影中思考问题。
3体育运动友谊赛
目前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都比较大,研究生很容易忽视体育锻炼,这对他们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对研究生来说很重要。另外,像篮球、排球、拔河、羽毛球等还需要团队协作,因此体育运动赛也是一项很好的团队建设活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G课题组历来重视研究生的身体素质,鼓励大家拿出一定时间做锻炼。学院楼下就有羽毛球、乒乓球场地。为了鼓励大家锻炼,G课题组会举办一些比赛,如羽毛球挑战赛等,使大家在运动中锻炼体质,增强协作能力。
4欢送毕业生
在毕业季,G课题组举办欢送毕业生的会议,并为每届毕业生准备毕业纪念品,让毕业生对课题组有归属感。在欢送会上,首先由每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回忆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总结得与失,感恩学校和社会,这也给在读的研究生一些经验和教育。在这个欢送会上,每一个导师都会给大家上最后一课,结合时事,谆谆教导,并与毕业生合影留念,为大家的研究生阶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建設初步成效
G课题组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总结,取得了显著成绩。比如,2018年在学业奖学金的综合评比中,2017级的研究生获得了1项一等奖学金和5项二等奖学金;2016级研究生获2个国家奖学金、1个一等奖学金、2个二等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在逐步提高。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较好,如长安汽车、贵州航天、读博深造等。
五、结语
新时代“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课题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里,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们探索了高分子课题组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导师指导委员会建设、培养环节模式和文化建设三部分,充分将课题组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邱利军,张洋洋,张欣.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策略——以A大学为例[J]. 教育文化论坛,2018(4):58-62.
[2] 张广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思考——学习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J]. 教育文化论坛,2018(4):7-12.
[3] 梁传杰,麦立强,范涛.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5):11-18.
[4] 史耀媛,李昱良. 学科竞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及提效策略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4): 52-55.
[5] 罗玮. 和谐办公室文化建设与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 (6): 38.
(责任编辑:赵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