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酒店管理发展研究

2019-09-10陈石淋

锦绣·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酒店管理互联网

陈石淋

摘 要:随着迈入“互联网+”时代,酒店发展面临的环境也逐步发生变化,酒店管理作为酒店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树立酒店形象、增强酒店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当前我国酒店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酒店管理的发展路径,以求酒店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酒店管理;全域旅游

1.引言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传统的产业发展格局的转变,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展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酒店管理发展的研究,对于推进酒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4月11日,中国饭店协会发布《2018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对我国当前酒店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具体来说我国当前酒店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2.1经济型酒店增速降低,转型需求迫切

截止到2018年1月1日,我国在营经济型酒店共计32444家,客房数量共计200万余间,同比增长9.95%。目前随着我国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数量的增多,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住宿质量的需求,消费升级导致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现有的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在我国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已经度过高速发展的时期,形成了高度的品牌化连锁态势,但是投资的低回报率也随之出现,因此经济型酒店面临着优化产品服务、变革发展模式的转型需求。

2.2中端酒店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

截止到2018年1月1日,我国在营中端酒店共计3519家;客房数40万余间,同比增长31.43%。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中产阶级对中端酒店的需求不断提高,各品牌中端酒店的发展势头良好。同时,相较有西方发达国家2:5:3的高中低酒店业格局,目前我国终端酒店占比不足30%,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本土酒店管理集团也纷纷展开了对中端酒店的投资,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逊色于国外知名品牌。

2.3高端酒店投资放缓,国内品牌快速发展

经历过一段低谷期的发展,我国高端酒店于2017年呈现出回暖的局面,品牌投资者开始将其在一线城市的发展模式在二三线城市进行再现,通过设置品牌矩阵、主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法增加消费者对于高端酒店的关注度。同时,面临着我国酒店业庞大的市场需求,虽然我国本土的高端酒店运营能力相较于国外品牌较弱,但是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客户人群消费思维的不断转变,本土高端酒店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局面。

3.“互联网+”背景下酒店管理发展路径探究

3.1转变思维,全面发展

现正处于“互联网+”的新时代,酒店应改变原有的狭隘本位意识,树立全局性的战略思想,从而实现区域范围内酒店的共同发展,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在当地政府部门或协调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共同致力于维护区域酒店服务品质的树立与维护,将区域范围内酒店业做大、做强,改变现存的“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局面,做到“大河有水小河满”,实现共建共赢的发展目标。

3.2创新产品服务,树立品牌形象

酒店的管理工作是一个跨度期间较长的工作,需要建立在酒店管理者有着专业的酒店管理知识、现代化的酒店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酒店的创新性、长远性的发展。

首先,应注重酒店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我国由于酒店业的现代化发展时间不长,往往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酒店应该在酒店服务方面应该与客人建立一个流畅的沟通交流的机制,让客人感受到选择这家酒店入住是“家外之家”的体验,在“互联网+“时代,酒店应该主动对客户的在线点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对目标客户群的消费偏好以及酒店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对现有的产品服务进行改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其次,应该注重营销模式的创新,通过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价格,以价格机制的变动来加强营销的力度,提高区域内酒店的网络影响力。再次,应树立品牌意识,酒店管理者应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加强对酒店的形象建设,就像是全国各地的连锁酒店一样,在同类价格中其在当地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由于连锁酒店拥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外来旅游者在对当地不熟悉时往往会选择连锁酒店进行入住。可以说品牌形象本身就是一笔无形资产,其价值体现在可以为酒店所提供的服务带来一定的溢价以及持续稳定的效益,通过品牌形象的树立为企业带来一系列情感价值。最后,酒店管理者应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对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树立,这不仅是酒店发展的基石,也会对酒店的发展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

3.3注重情感交流,满足客户需求

由于酒店的产品对顾客进行提供主要是通过服务的方式进行是以服务的形式,因此如何进行优质的服务是酒店管理的首要任务。酒店提供的服务应具有综合协调性、全过程性以及差异性,同时因为酒店是以城市外来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所以提供的服务应同时具有一次性、同步性两个性质。具体来说,酒店的服务对象是具有情感、思维以及社会属性的消费者,服务质量的高低以及服务对象的体验将直接关系到酒店品牌形象的树立,影响酒店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情感要素的重视长度,在满足顾客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尽力满足顾客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让顾客愿意向外界去介绍、去推荐其所入住的酒店。酒店的一线管理人员应在服务过程中注重礼仪与效率;酒店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酒店内服务人员的监督,建立适当的奖惩措施,以建立能够不断地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标准。此外,酒店还要注重通过网络渠道展开与客户的交流,通过对客户评价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3.4搭建自媒体平台,扩大影响范围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构建网络自媒体营销平台对酒店发展的重要程度业逐步提升。随着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公众平台,以受众为主导的自媒体网络3.0时代来临,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用户基数大、互动性强、信息推送精准等原先自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有点,因此发展成为酒店进行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酒店业的继续发展,酒店之间所面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仅依靠携程、去哪网、大众点评等在线预订平台来进行推广的话不仅要交付15%~20%的佣金,还会因此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景区酒店必须抓住自媒体时代通过微信进行营销这一发展基于,通过自有在线平台的建立对顾客进行精准的营销,通过对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摆脱现存在网络中介平台的控制,掌握营销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焦玲玲.酒店管理中的市场营销策略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76-76.

[2]唐治东.酒店管理中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15(5):56-57.

[3]楊宏.大数据与智慧酒店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酒店管理互联网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