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程文平
程文平
摘 要:一直以来,业财融合都是事业单位实务中的工作方法之一,如项目资金管理等,但在不同事业单位中业财融合的应用效果也各不相同。业财融合作为实现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被写入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中,且被放置于原则上方,其实际作用已经成为了财会行业关注的焦点内容。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探讨业财融合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就业财融合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而后就业财融合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望为后续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业财融合;事业单位;作用;路径
与其他工作不同,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动态性相对较强,几乎涉及整个单位的整体运营,并且对于事业单位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都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包括预测、预算、对比分析等一整套流程[1]。但是观察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不难发现,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仅仅停留在记录,不能实现财务决策功能、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尝试打破常规模式,使财务人员参与至业务部门管理工作中,进而真正实现“业财融合”。
一、業财融合在事业单位的作用
(一)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2012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想真正激发事业单位活力,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加大公益事业的开展力度,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全面的公益服务。为了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实现事业单位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初目标,2016年6月份财政部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其中提到:在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应当将管理会计落实至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将业务流程作为发展基础,运用管理会计方式,实现财务、业务的有效融合。
(二)是事业单位的内部需求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目标。如何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开拓全新服务领域、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是当前事业单位管理层面亟待思考的首要问题。但是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之前配合度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财务工作人员不了解一线工作,不能对业务部门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与监督;业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工作流程过于冗杂,尽可能会避开相关财务规定。在此背景下,财务、业务部门很难妥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管理层无法及时获取有效建议。
二、业财融合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
(一)业财融合在事业单位应用现状分析
1.业财融合的功能定位不准确
事业单位的业财融合简单来说,就是将单位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相互融合,要求两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单位工作,这不仅可拉近单位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距离,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单位发展。但是,观察当前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应用现状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对于业财融合的功能定位都较为模糊。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将业财融合应用到了单位的各方面运行中,导致单位业财融合效果极差。再如,一些事业单位明确将业财融合分配至单位财务部门,将业财融合完全交给财务部门,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加大,单位业财融合效果变差。
2.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数据契合度不高
现在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各个行业对于数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在此背景下,信息是否准确对于单位的最终决策显得极为重要。但是,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行中,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因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各个部门只能以自身角度来完成数据处理,导致最终数据处理方式、处理结构存在很大出入,两个部门数据很难一致,对两个部门后续的数据共享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此一来不仅会造成单位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导致单位内部出现分歧。
3.单位业财融合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任何单位而言,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都尚未完善,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而就业财融合的应用来看,财务部门会以每个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为依据制定出具体的综合评估方式,如此一来,业务部门的诸多工作流程都会暴露出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不仅会导致员工心理反感还会阻碍业财融合推进进程。
(二)业财融合在事业单位融合路径研究
1.组建业财融合团队,建立业财融合机制
专业的业财融合团队是决定业财融合应用效果的直接因素。一般情况下,财务人员、业务人员以及运营团队是业财融合团队构成的主要部分,财会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储备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实战经验,可以通过自身知识的应用来进行成本预算、风险评估等,进而实现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价值的最初目标。现阶段下,业财融合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①将财务人员派遣至业务小组;②成立专业的业财融合团队(如“项目办公”),设立业财融合岗位。除此之外,业财融合团队运作机制也极为重要,应当将每个岗位的责任与权利落实至个人,明确整个团队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式。
2.从全面预算管理做起点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全面预算管理有着控制、激励、协调等诸多功能,对于贯彻落实战略方针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全面性、多面性等显著特点,可以将事业单位中所有部门融合到一起,是实现业财融合的有效管理方式。由于预算是一个多次沟通、交流、反馈、纠正的结果,需要整个单位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3]。协调问题是预算管理中最为麻烦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单位应当成立专门的预算小组由其负责前期的整个预算过程,预算小组管理人员应当由单位管理人员直接管辖,进而实现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预算小组应当由多个相关部门抽出业务能力较好的人员参与,并依据实际情况设立预算编制组、审计组以及评价组。在整个预算过程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作为预算小组主心骨,由专人完成各个职能部门对接,各个职能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财务人员对部门业务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历史数据以及收支明细要认真研究,并以此为据制定出详细可行的预算计划。由于整个预算执行过程都要依靠财务支持系统,因此,财务部门应当对执行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相关信息。
3.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为管理提供依据
首先,要对财务核算标准与流程进行统一。在财务完成集中核算后,应当对费用项目、费用标准以及整体管控流程进行规范,而后要求财务集中核算中心以此为依据完成财务处理工作。其次,要从根本上提升核算数据准确性。在集中核算完成后,要安排特定人员对每天的结算业务进行核对分析,一旦发现其存在异常或出现问题,应当在第一时间向督促业务部门上报,使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正确数据为依据,每隔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生成凭证,进而有效降低月末数据集中核对压力,提升核算精准性。
4.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财务管理人才团队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结果有着决定性意义,要想让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业财融合新型模式,就必须要加大管理人员升级转型力度,并且要让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业务部门开展的多种活动中,进而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人员价值观更新、加强财务人员管理意识。不仅如此,在业务部开展活动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入一些财务管理理念,并对业务活动进行整体分析整理,进而有效保障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拉近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后续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财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部门数据重复概率,应当将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进而有效降低工作强度,提升工作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业财融合对于事业单位发展建设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事业单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稳定后续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以当前人民群众需求为依据转变自身运营模式,创新工作方式,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有效融合。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明确业财融合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有如此才能为事业单位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陶帅.基于业財融合视角的科研单位财务变革[J].商业会计,2019(17):58-59+35.
[2]李泊蓉.新时期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9(17):160-161.
[3]解雯童.业财融合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7):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