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策

2019-09-10姜孝炎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姜孝炎

摘 要:创造性学生的思维意识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改革目标。学生接受着传统教育,就会造成思维的僵化,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就应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上培养。本文将对创造性意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贯彻创造性思维的改革目标,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在数学方面的基础已经逐渐成型。数学是一门相对而言十分严谨的科目,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是丰富的时期,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会限制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把提高专业素养变成工作中的重心,把创造性思维融入到教学当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持续地创造性,让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可以得到不断地完善与培养。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经过长期的研究实验,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就是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学模式,学生处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可以很好地与教师沟通,让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让自己的逻辑更加清晰,有利于未来对数学的学习。创造性思维课堂的核心就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教师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通过对学生的多方面引导,才可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思考性、趣味性,与教材紧密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相应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提高逻辑性,为高中的数学铺垫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课堂限制了师生间的良性交流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主要占据课堂的领导地位,这就会造成学生只会一味听从教师的思维,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和勇于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心存对教师的敬畏之心,就不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的交流就大大减少,这将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地掌握自己的授课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不能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对以后的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连贯性造成了影响

2.2 枯燥的课堂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其概念、定理或定义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看来有些枯燥无味,但为了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熟练掌握,有部分教师会通过让学生背诵的方式强迫学生记住概念,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地积极性,甚至会对因此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2.3 教师未对新型授课模式进行了解

虽然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但是仍有部分教師的思想比较落后,不能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在课堂上仍然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这就会使本班同学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单一,对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造成了影响。

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3.1 树立创造性的教学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性意识,教师首先就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时代要求相匹配,改变传统数学课堂的单一授课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完善。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锻炼的课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状况了如指掌,让实际教学方式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质疑和问题。

3.2 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升创造性意识

为了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教师就要积极地提升专业素养,转变自己的思想,采用新型的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从应试教育中跳出来,不再受到束缚。讲解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把理论知识代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就可以对知识更好地掌握了,学习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也会让学生的创造性意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了

3.3 开展游戏课堂,激发创造性意识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要比枯燥的知识更具有吸引性,也更加符合现阶段小学生活泼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教师正确地设计课堂小游戏,把所学知识有机地融合进游戏当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然后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数学知识,并且带动学生对创造性的思考。

3.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被凸显出来,但是在现阶段,有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的地位,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教师应该对先改变自己的认知,承认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便于在课堂上更好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真正的对数学的热爱之心,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享受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教师的引导辅助工作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师生关系,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合作交流体系,并且潜移默化中也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性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且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的,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把提高专业素养变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在课堂内外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彭钦.简析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读与写[J](教育教学刊),2018(3):63-65.

[2]孙玉军.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7(6):27-29.

[3]艾丽.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8(3) : 38-40.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