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教育策略

2019-09-10黄思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

黄思敏

【摘要】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德育教育的水平都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每一名班主任都应该思考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教育。文章基于笔者的个人班主任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面对八年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八年级的中学生思想上和心理上正处于关键的成熟期,在中学学校教育中落实德育教育能够推动班级管理工作有质、有序进行。德育教育和各个学科的教育关联性极强,是推动中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在班级管理工作实践里需要渗透式德育教育法,从多个方面着手,将学生培育成思想和行为端正的优秀中学生。

一、八年级中学生的特征分析

青春期到来之际,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变化。身体的成长让学生已经认为自己是成人,迫切希望融入到成人世界中并获得相应的行为准则,渴望他人的关注并深入感悟人生。在这样思想的驱使下,学生们往往陷入到矛盾之中,心理上呈现出了半成熟的特征:一方面渴望成熟,另一方面又渴望获得帮助。尽管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习惯了中学生活,但思想上正处于从具体逻辑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辩证思维初始阶段依然有一定的片面性特征。八年级的中学生人格特质具有鲜明的矛盾色彩,否定童年的同时又回忆童年,反抗家人约束的同时又依赖家人的呵护。总之,八年级的中学生兼具成熟感和幼稚感,总体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性。八年级的中学生正处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末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质量低下很容易让学生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

二、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措施分析

面对这样的中学生,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防止青春期的学生误入歧途,下面是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对具体对策的分析。

1.将德育教育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德育教育工作不能限制于说教形式的禁锢当中,尽管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较之小学阶段有明显的提升,但心理上却因年龄的成长很容易产生消极抵抗情绪。班主任要把握班级内学生的思想水平,开展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德育活动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班级内开展感恩教育时,可以结合生活中部分学生因叛逆而和家长关系比较紧张的问题,进行“爸爸妈妈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感恩教育和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在家庭中能够演绎好子女的角色,成为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且感恩父母的好学生。

2.以表扬为主树立学生的榜样形象

班主任在大部分学生的心中是有威严形象的,班主任的一句无意中的表扬和肯定很容易影响学生们的发展。正在青春期的学生渴望班主任的表扬和鼓励,班主任要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现阶段的中学生喜欢模仿明星的言行举止,对明星和偶像有崇拜的行为甚至将其视为奋斗的目标。基于此,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也可以设置班级内的“追星计划”,通过“拾金不昧之星”“环保之星”等树立榜样作用,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异表现提出肯定,其他同学能够不断追随并渴望成为班级中的“一星”。在这样和谐的班级氛围中,不同同学之间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提升整体的道德素养。

3.实施公平的德育教育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教师本质上更喜欢课堂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但这种错误心理很容易导致德育教育出现问题。受到不同行为主体智力、能力和成长环境等复合型因素影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也呈现出天壤之别。学生不能被分为三六九等,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不代表学生不具备优良道德品质,而学习成绩优异更不代表个人思想品质过关。坚持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关键。

4.应用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德育方式

灌输式德育教育逐渐被时代淘汰,让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才能更积极地接受德育形式。笔者认为,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忽视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是其中一大原因之一。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德育的要求,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立足于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特征开展德育教育。过去的德育形式是教师主动说、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应用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形式可以在学生中间形成一股神秘的力量,激励着班级内所有学生加入到德育教育当中。例如,在开展班级的“如何正确应用网络”主题班会中,可以让八年级学生独立查阅资料,挖掘一些因沉迷于网络而葬送一生的真实案例,通过这样的自我教育可以实现警醒的作用。

5.注重和家长的配合

作为整个德育教育的组织者,班主任应该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宣传学校、老师和班级的管理要求,各方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在共识中开展德育工作,齐心协力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诚然,很多学生在家庭内和学校内的表现存在很大不同,班主任要借助家长掌握学生在家表现,针对家长的错误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健全的培育,开展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储备人才。

6.促使任课教师在教学之中渗透德育内容

尽管班主任是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初中老师,但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其他各科老师一起的。除了班级管理工作之外,大部分班主任都承担着学科教学的任务,时间和精力都比较紧张,经常会忽视日常的德育工作。基于此,班主任要和其他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在各科教学中抓住机遇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尤其是政治老师和语文老师,政治教学中关于个人思想品德的课程较多,这本身也是一种德育教育,而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经典人物身上含有的精神品质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契机,课堂上的内容和道德品质教育息息相关。班主任要积极动员任课教师,让所有教师共同承担德育教育的伟大使命,实现多个学科和德育教育的融合,这是學生内心能否真正成长的关键。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需要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的力量,在循序渐进中和细节把握中关注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是整个德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进而继续落实到德育教育工作中,让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传书.中学德育工作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探究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7(14):162.

[2]陆德玉.中学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7(03).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