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9-09-10马苑苑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高中信息技术

马苑苑

【摘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适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优势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一些教学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为全面有效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环节稳步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信息技术是高中重要的教学课程,在培养基础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该项课程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需要学生积极发挥自主性。为全面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要引进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效用。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可以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一、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优势

1.主题式教学模式基本情况

主题式教学是设置多个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它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对于推进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主题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主张学生亲自经历、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具体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利用自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节开展中,积极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学生放置在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旁加以协助。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之中,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加以研究,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实现有意义的建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以在和同学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满意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涉及较多基础理论知识,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环节中。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节中发挥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可以丰富和拓展教学知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具备较高的知识技能。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互动性较低。高中教师倾向于使用板书加以讲解,从口头理论教学介绍各项知识点,无法全面有效提升知識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计算机操作知识方面,多是采用口头表述和示范的方式,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点,且教师本身的教学环节较为混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多学生无法长期投入到知识学习过程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营造出友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科学准确的教学主题指导教学环节,将能够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在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加以分析和研究,科学设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地结合学生在学习兴趣和爱好,明确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困惑的知识点,开展集中性的讲解活动,有意识地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在学习和操作环节中的难题,让学生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和解决措施,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开展良好的系统学习。其次,教师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内容,明确信息技术操作标准和要求,以最新的计算机科学理论武装自身,指导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把握一些时下热点话题,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增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强化教学效果。

2.科学整合教材知识

发挥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结合选定的主题内容,科学有效地整合教材知识,组织教学活动环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避免按照教材内容编排简单教学,而需要在全面整合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教学重点内容。教师在全面阅读和细化章节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从整个知识体系入手,明确各个章节知识联系。教师在实际整合教材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充分的耐心,科学细致地梳理教学环节,形成全面性、整体性的认识,由此给学生提供系统教学活动。教师在整合知识点的过程中,需要联系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良好整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操作技能。

3.引导学生归纳主题内容

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引进主题式教学,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带领和引导学生充分整合、归纳和总结知识点,以便学生及时温习和巩固知识点,学生按照知识点的具体层次和相关内容划分主题内容,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知识点的内容和联系。在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同一特征、同在一定领域中的信息技术知识加以总结和归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条理性,奠定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学习活动,需要注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教授学生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

4.客观总结和评价学习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活动,需要借助总结评价的手段,巩固和提升教学成果。在教师的总结和点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情况。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表现,肯定和鼓励学生学习中的优点,促进学生突显自身的优势。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平面广告方面的主题任务,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知识学习情况,制作出符合主题要求的平面广告,教师要对其进行点评,以便学生形成客观的认识。

四、结语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科学地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其积极作用,注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科学整合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归纳主题内容,客观总结和评价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魏海凤.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制作电子相册为主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95-96.

宋瑞红.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2):114-116.

关君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37):102-103.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高中信息技术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走进职校会计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