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三题

2019-09-10杨振闻

文化软实力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

[提 要]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博大精深。掌握其核心要义,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特殊现实意义。当前,我们尤其需要关注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中的三个重大问题:第一,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什么?这是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前提问题。邓小平指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有三条:经济发展是观念文化发展的基石;观念文化(精神文明)会反作用于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推动文艺繁荣兴盛必须坚持的方针。第二,文化建设的使命何在?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问题。邓小平指出,这一使命就是要着力培育“四有”新人。第三,文化建设的思路在哪?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方法论问题。“三个面向”思想,就是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大视野、大方法。

[关键词]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精神文明;双百方针;四有新人;三个面向

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具有内在逻辑的三个基础性问题:第一,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什么?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前提问题。第二,文化建设的使命何在?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问题。第三,文化建设的思路在哪?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方法论问题。而“尊重规律、明确使命、开阔视野”,既是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核心观点,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在讨论上述三大基础性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文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有学者指出,邓小平论著、讲话、谈话中的“文化”概念,在不同语境中含义各不相同,既有与经济、政治范畴相对应的观念形态的文化,也有与道德、理想、纪律相区别的知识样态的文化,还有与科学并提的侧重人文意义的文化,以及与教育、科学相对的文学艺术等文化部门的具体文化。同时,邓小平还经常把经济发展与物质文明、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等概念互用参见:张景荣.邓小平文化观的几个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1999(2):18-19.。由此可见,邓小平文化建设所指向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也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具体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相通一致。我们只有从邓小平具体谈话、讲话、文章、批示、题词中,才能真正把握邓小平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重点。比如,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年8月8日)一文中,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就是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1979年10月30日)一文中,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是繁荣文学艺术事业;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1985年3月7日)一文中,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一文中谈“两手抓”的要求,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其实就是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 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邓小平曾自我评价说:“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9.。相信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是这位“实事求是派”做事的显著风格。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什么?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所要回答的前提问题。对此,邓小平主要强调了如下三条规律性的认识。

(一)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石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历来的观念的历史叙述同现实的历史叙述的关系。特别是所谓的文化史,这所谓的文化史全部是宗教史和政治史。”之所以在“文化史”前加上“所謂的”三个字,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以文化观念的变化史来阐释历史发展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恩格斯更直接指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件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质言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观念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以物质文化的发展为根本前提。毛泽东正是从上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深刻阐释了(观念形态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

邓小平始终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此处主要指“观念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反复强调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石,“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在有关城市工作的报告中,强调包括文化在内的城市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后,邓小平反思了“文化大革命”中严重忽视生产的深刻教训,再次强调经济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任务,包括经济任务、政治任务、文化任务等等,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时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彰显。

(二)观念文化(精神文明)会反作用于物质文化(物质文明)

在强调物质文明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邓小平又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具体运用到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具体而言,邓小平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历史教训表明,必须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政治风波。痛定思痛,邓小平总结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当然,这绝不是说,邓小平是在政治风波之后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邓小平之所以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就在于其‘设计’具有总体性:不仅对物质现代化的内容进行了规划,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还同时注重中国人精神生活现代化内容的规划布置,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杨振闻.邓小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学习邓小平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论述[J].邓小平研究,2019(03):9.事实上,他早就警告过,“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他曾振聋发聩地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但在具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些地方还是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两手抓”的方法论贯彻落实不力的情况。

第二,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必须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还从关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阐释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重要性。他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应当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有更好的精神风貌上。西方学者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深刻揭示了西方社会人们遭遇精神压抑的现象。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形态的社会主义,一定要努力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支持和方向保证。邓小平一再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对干事创业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要为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还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只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才能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推动文艺繁荣兴盛必须坚持的方针

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党领导文化发展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简单下行政命令,甚至违背规律横加干涉。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一文中指出:“文化任务的完成不可能像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那样迅速。应当懂得,现在前进的条件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在危机尖锐化时期,几个星期就可以取得政治上的胜利。在战争中,几个月就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在文化方面,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遵循列宁关于文化建设规律论述的教导,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做法对文化建设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深刻教训基础上,邓小平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特别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倡领导者同文艺工作者平等地交换意见”,“衙门作风必须抛弃”。

为什么要这么做?邓小平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即文艺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他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在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讲话中,邓小平更是直接阐明了文艺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即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并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关于文艺工作的上述系列重要论断,是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文艺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文艺工作规律和文艺工作者的尊重,为我们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行动指南。

还应该指出,邓小平不仅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倡导坚持“双百”方针,而且从文化建设的目的出发,强调“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藝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0.。在邓小平相关讲话的基础上,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正式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这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二为”方向。文化建设上的“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实际上体现的是文化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正是从“合目的性”要求出发,邓小平强调文化建设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文艺工作者在艺术上要“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二 文化建设的使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软实力的核心,是贯穿软实力的灵魂,是维系软实力的经纬”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3. 。文化的核心功能是“化人”,即以文化的特有力量来感染人、引领人、塑造人、提升人。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矛盾的解决提供文化智慧与文化力量,归根结底是要塑造高素质的人。而彰显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功能的关键,则是要求文化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因此,文化建设的使命与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是完全一致的,归根结底就是要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非常重视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即人的现代化问题。邓小平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文化工作者必须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

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使命的集中表达,就是要着力培育“四有”新人。

(一)“四有”新人的提出过程

“四有新人”的提出,是与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旋即表达对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直接相关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正因为看到了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复出后的邓小平“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而抓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好“教育要培育出什么人”的问题。邓小平对此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首先,重申“三育” 标准,提出“二有”要求。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观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集中阐述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搞好文化学习的辩证关系。他说:“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再次重申了毛泽东早就提出但一段时间以来被遗忘的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3.。在这里,邓小平不仅重申了“三育”标准,而且提出了“二有”要求:有社会主义觉悟,这是政治要求;有文化,这是文化要求。不难看出,“二有”要求,实际上就是“又红又专”。

其次,渐次规范“四有”提法。1980年12月,邓小平勉励广大青少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9.。这是邓小平第一次以“四有”的形式凝练出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对之前“三育”标准和“二有”要求的综合提升,增加了“有理想”的新要求。1982年7月,邓小平在有关讲话中阐释了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将其界定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搞好现代化的四个保证”之一,要求“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8.。在这里,邓小平进一步新增了“守纪律”的要求。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即席讲话中,把“守纪律”修改成“有纪律”,首次把“四有”新人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表达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二)“四有”新人的核心内蕴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四有”要求,其核心内蕴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素质维度的要求,即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二是科学文化素质维度的要求,即要求做到“有文化”。这两个维度是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整体性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人若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维度的素质,就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片面发展的人。

首先,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丰富,邓小平尤其强调了“有理想”“有纪律”这两条要求的特殊重要性。关于理想,需要区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层次的要求。邓小平强调,坚定两个层次的理想,都十分重要:前者是“我们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后者是脚踏实地做好现在事情、不迷失方向的根本保证,因为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理想”和“纪律”相互作用、共同发力,是我们在精神意志上拧成一股绳,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思想保障。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其次,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非常重视提升人的科学文化素养,认为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學技术要能上去。……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还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视角,分析了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意义。他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批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科研工作者的错误观点,他指出:“‘四人帮’…….把既无知又反动的交白卷的小丑捧为‘红专’典型,把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作出贡献的好同志污蔑为‘白专’典型。……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很大的混乱。”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我们不难发现,邓小平反复强调,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培养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三)培育“四有”新人的战略意义

培育“四有”新人,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是邓小平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命题。培育“四有”新人之所以具有“战略意义”,是因为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来说,能否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乎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说,人是历史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历史活动的主体就是人本身。尽管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力,但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则是人(劳动者)。邓小平高度重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作用,强调通过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他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其次,从新中国70年发展实践来说,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命运息息相关。邓小平指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社会风尚是非常好的。在艰难的时候,人们都很守纪律,照顾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当中,放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当中,自觉地同国家一道来渡过困难。一九五九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这样渡过的”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3.。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好的社会风气被“四人帮”破坏了,青少年的思想也被毒害了、搞乱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但“四人帮”的“流毒的在某些范围内还不能低估。这种情况,同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需要极端不相适应”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7.。邓小平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而且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现人的精神洗礼,彻底消除“四人帮”对人的思想、社会风气的毒害,培育一大批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 文化建设的大视野

1983年10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三个面向”不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大视野。全面把握“三个面向”的深刻意蕴,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面向现代化:文化建设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面向现代化”,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服务的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大局,巩固全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关于“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思路,邓小平着重阐述了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我国文化建设要服务的不是别的现代化,而是特指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因此,如果离开“社会主义”来谈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就是从本质上背离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方向。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建设为其提供健康的文化环境。我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面临的全球化外部环境,对“文化建设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对此,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清醒认识:“我国经历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有时也同资本主义思想、殖民地奴化思想互相渗透结合在一起。由于近年国际交往增多,受到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響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的现象,现在已经出现,今后还会增多。这是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着力解决这一“重大问题”,要努力清除封建主义遗毒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侵蚀,在多元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始终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我国文化建设工作成效大小的衡量标尺,就在于文化工作是否有利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一经确立,邓小平就要求包括文化战线工作者在内的所有党员群众,都要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强调“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如何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呢?邓小平指出,就文化战线的工作者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要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和小生产守旧狭隘心理的影响,批判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克服官僚主义。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面向世界:文化建设要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因此,邓小平强调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其实质是强调文化建设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实行文化闭关主义,偏安于东方一隅。恰恰相反,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特别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首先,要善于学习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长处。邓小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邓小平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实现赶超的出路,指出:“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就学习国外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十分具体的举措。比如,“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其次,要大胆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管理已经成为生产力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大胆吸收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比如,在人才管理方面,西方大胆使用人才、不按资排辈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5.;又比如,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由于我国过去在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再比如,在政府治理中,应当借鉴西方重视法治作用的做法。邓小平在对中外历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法治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有必要借鉴他国的法治经验。他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还应该指出,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来说,邓小平关于“面向世界”的重要论断,实质上是主张文化开放、文化包容。因此,面向世界不仅仅是面向“西方”,而是要面向世界所有国家,其核心要义是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还要注重“请进来”同“走出去”相结合。目前,我国正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文化建设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向世界”。

(三)面向未来:文化建设要在坚守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勇于理论创新

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要“面向未来”的重要论述,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立足这一基本国情,不能采取脱离国情的做法,比如,“大跃进”时期盲目“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就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左”的做法。这方面的深刻教训,我们必须牢记。但是,这绝不是要我们只顾当下,丢掉未来,放弃共产主义理想,更不是要在文化建设中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实上,以往所发生的“左”的错误,恰恰是因为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强调,共产主义理想是支撑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必须身体力行的价值引领。他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就告诉我们,文化建设不能以所谓“适应现实”为借口,躲避崇高、不谈先进;不能以搞市場经济为借口,只讲经济效益、丢掉社会效益。邓小平强调:“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其次,要坚持推动理论创新。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提出某种文化理论,为社会现实做“万能辩护”,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应永无止境。一个社会如果主流思想文化僵化,将会使整个社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中国自宋明理学以来,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日渐僵化,沦为统治阶级驭民工具,观念封闭、思想保守、社会沉闷,成为鸦片战争清朝惨败的深层原因”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9.,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血淋淋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确总结时代的变革逻辑、正确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迫切需要从思想文化理论上提出无愧于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伟大理论。而邓小平理论,就是邓小平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创造性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等石破天惊的科学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眼界观察世界、以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引领实践,正是邓小平关于“面向未来”文化建设思想的真谛所在。

结束语

“尊重规律、明确使命、开阔视野”,这是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核心观点,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文化建设的规律、使命、视野有了新的认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着眼点,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也正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既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中国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正确精神指引,又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
关于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及策略的研究
做好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途径分析
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时期文明创建工作初探
刍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党建工作的长效性
电力企业党建工作中精神文明建设探究
武德修养在当代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浅谈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