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一节课所感细节的重要性

2019-09-10严伟赵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听课评课有效教学

严伟赵

摘要:听课是教师绕不开的一项工作,之后科学的评课对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把握好教学,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明方向。

关键词:听课;评课;有效教学

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教师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学习如何评好课也同样能激励授课与评课教师根据听课后的感悟材料来更好的备课与上课。所以说评好课也是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服务的。实际上,上好课与评好课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学习如何评好一堂课,同样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特别是专家老师提出的评课原则、评课内容让我记忆犹新,使我受益匪浅,让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下面结合学习和平时的一些做法,对评课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讲讲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从“心”开始,积极认真评价一节课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一节《解直角三角形复习》的引入是这样的:“同学们已经复习过三角形的知识,对三角形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直角三角形,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1:若把的各边都扩大2倍,得到,则吗?

问题2:若把的∠变为原来的两倍(0°﹤2∠﹤90°),得到,那么吗?”

这节课我的感觉,复习课的定位:复习课要帮助学生领会考试的要求,树立必胜的信心;复习课要让学生明确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课要重知识结构的梳理,重解题策略的形成,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老师对此重视吗?)

复习课的任务: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梳理知识;

进一步巩固、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落实“三基”;

揭示规律,总结方法,形成策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上课的老师选题用心,(1)应用问题灵活——提高学生能力;(2)主线清晰;(3)关注问题的分析;(4)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深究。

这节课第1个问题比较开放,由角到边之比后下面的问题进行太快,边扩大2倍、角扩大2倍会怎样,过程慢一点,学生的情绪更高,可以问学生这些学了有什么用处呢(学生可能想到可以量旗杆的高度)。设计的不够充分。可以放开给学生多留时间给学生会更好。

同时还要注意复习的策略:一、巩固知识,以练为主;二、查漏补缺,调查为先;三、拓展提高,思维为重。在这些方面老师都已经关注到了。

二、从“情”入手,努力评好一节随堂课

实话实说对于评课教师来讲,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要明确评价教师的基本功,还要评价课堂的结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不久前我也在校内的一节组内公开课上的复习课《解直角三角形》,设计是这样的:

回顾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然后安排练习:

(1)计算:sin60°·tan60°+cos?45°=_________;

(2)如果tanA·tan30°=1,∠A=_________;

(3)已知<0.5,那么锐角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例题、海岛A四周20海里周围内为暗礁区,一艘货轮由东向西航行,在B处见岛A在北偏西60?方向,航行24海里到C处,见岛A在北偏西30?方向,货轮继续向西航行,有無触礁的危险?

提高题小岛A在港口P的南偏西45°方向,距离港口81海里处。甲船从A出发,沿AP方向以9海里/小时的速度驶向港口,乙船从港口P出发,沿南偏东60°方向,以18海里/小时的速度驶离港口,现两船同时出发。

(1)出发后几小时两船到港口P的距离相等?

(2)出发几小时乙船在甲船的正东方向(结果精确到0.1h)”。

我感觉这节课的设计一般,所选的题目偏难,造成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没有较好的梯度,一开始就较难。对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的落实不够,重点不够突出。教师给予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较多,学生的参与度较好。教师的讲解还是偏多一点,对解法的指导不够,应把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利用化归思想,给出一种普遍性问题的解法。以致于后面就体现不出复习课该有的知识提升这一境界。

经过我们坦诚地交流,知道在哪些方面是需要提高的,以及知道自己的优点(如能充分让学生思考就是优点);但是数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渗透的长期过程,必须以数学问题为载体,经过循序渐进和反复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有所领悟,这方面我这节课是有所欠缺的。常言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上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果没有别人指出来,是很难自己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的。因此,评课时如果听课人员能把上课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诊断出来,然后再诚恳地给提出来,这无疑是对上课教师的莫大帮助。

三、从“理”着眼,用心改好一节随堂课

在后来的改进中上课老师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其中引入这一环节是这样处理的:

1、如图,在Rt△ABC,∠C=Rt∠,AB=13,AC=5.求∠B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分析:把点A看做∠B的终边BA上的一点,AC⊥BC,C为垂足,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以求出∠B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规律.

sin=_________,cos=_________,tan=_________;

3、练习:(填空)

如图1,sin=_________     ,cos=_________      ,tan=    _________

如图2,sin= _________    ,cos= _________     ,tan=     _________

4、已知Rt△ABC中,∠C=Rt∠,求证:cosA = sinB.

大题目的顺序不变,只是把例题中的30°改为40°,突出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解题过程,找到一种有效的通解。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改,但是其中的数学味就马上呈现出来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明显变大了。

经过这样的修改之后,学生的课堂气氛明显要好于上次上的公开课,而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保证。由此可见,真心实意的评课对于课堂有效教学是有多么重要。

总之,在新形势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需要学会如何上课,也需要学会如何评课,也只有这样,久而久之我们才能成为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岑志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07

[2]郑信军张晓瑜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3]方明一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美育探微2010

猜你喜欢

听课评课有效教学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谈评课的“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