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能力梯度 落实语文要素
2019-09-10闫晓枫
闫晓枫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科书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双线组元,明示出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要素之间呈梯度螺旋上升,包括学生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力;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复述能力;预测、推断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落实语文学习要素,即注重语言积累,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重视段落教学,为学生打好阅读根基;打通课内外壁垒,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部编语文教科书;能力梯度;语文要素
“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计划(PIRLS)”提出了阅读素养的具体指标:“关注并提取信息;进行直接推论;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章成分。”这项研究,明确了评价儿童阅读的四个理解过程。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科书在发展学生阅读力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通过双线组元,明示出每个单元语文要素,要素之间呈梯度螺旋上升。对此,笔者认真梳理了教科书,结合传统的实践经验,谈一些思考与建议。
如果语文教学没有梯度,就像一盘散沙,学生就不会提升能力。语文教学不是在“堆沙”,而是在帮助学生“织网”。梳理教科书,笔者发现三年级教科书阅读部分在继续培养学生朗读、默读能力的基础上,有以下三条比较清晰的能力发展脉络。
(一)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力
关于理解和感受力的语文要素,三年级上下册共安排三次,具体要求分别:三年级上册一单元“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感受生动优美的语言,并积累下来”;三年级下册一单元“边读边想,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首先,学生进入三年级,从第一单元开始开启了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的过程。如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一文课后题:“读文的时候,你注意到这些词语了吗?东风走过荒野还吹着口哨;雷云呢拍着大手。”三年级第一组课文的学习,就引导学生去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对这些新颖的表达方式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自觉性。
到了第七单元,学生关注新鲜感的词句已经实践了近一个学期,教科书通过“交流平台”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帮助学生总结方法。一是提示摘抄方法,可以归类摘抄,对习作大有裨益;二是鼓励背诵积累,开始引导学生“作批注”;三是提示积累时标明出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有据可查,及时总结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累质量。
到了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对品读积累的指导更为具体,提示了品析的角度和方法。如这个“沾”字用得真妙,让我们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盈。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抓“有表现力的、精当的动词”去品析。又如汪曾祺在《昆虫备忘录》一文中写道:“这些细致的动作,让小飞虫仿佛飞到了我面前。”作者对“瓢虫落下”的描写非常贴切、传神,“款款地落下,折好衬裙,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教师还要启发学生不仅去抓动词,还要调动多种感官去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才是在品读、在玩味、在想象。梳理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力培养过程,我们发现:从“有积累意识”到“掌握积累方法”再到“细致学習品读的角度和路径”,指导越来越细,旨在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发展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
关于发展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三年级上下册共安排三次。语文要素分别是三年级上册六单元“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上册八单元“学会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三年级下册四单元“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具体看,三年级上册六单元安排的课文有《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等,课文具有总分式的篇章布局和构段特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心句的位置和作用,学会准确捕捉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把握主要内容。
到了第八单元,教科书用关键问题导向对课文的理解。如《掌声》课后问题“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是抓变化探原因,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旨。《灰雀》中“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内心在想什么?”这是追问人物内心,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品质。从读懂内容到把握主旨,对学生的要求又有提升。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在巩固中心句、概括一段话的基础上,学会提取、整合、概括信息。文中不会总明示中心句,需要学生独立提取、整合、概括。如《蜜蜂》课后练习,虽提供了示意图,呈现了事件脉络:实验目的一实验步骤一实验结论,但实验步骤比较繁复,需要学生先分层,再提炼统整,难度明显加大。由此,我们梳理提取信息、理解课文的能力梯度,从“抓关键旬理解内容、学习概括”发展到“整合散落信息理解课文”再到“做出推断、表达阅读感受”,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渐进提高。
(三)发展学生的复述能力
笔者曾看到一份关于“复述”的对比研究:两组实验对象拿到同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一组实验对象用30分钟读完,可以文本细读,在一些感兴趣的地方停留思考;二组实验对象用15分钟读完,然后用剩下的15分钟完成复述。30分钟后,两组实验对象同时完成同一套阅读测试题,结果发现,虽然第二组实验对象的阅读时间少了一半,无法细嚼慢咽,但测试成绩却明显高于第一组实验对象。实验证明“复述”有自我监控的功能。
部编语文教科书编排的亮点之一是通过“阅读”“表达”系列构建训练体系,对学生的复述能力尤为重视,呈现出明显的梯度。二年级学生重点学习讲故事,初步掌握抓关键词、段意讲述的方法;三年级学生的选文长度、难度明显增加,对复述的要求逐步提高。三年级“复述课文”编排集中在童话单元和故事单元,符合文体特点。
以三年级上册为例,第八课《去年的树》课后要求:“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交流你的感受。”这不仅要求学生讲述故事,还要交流感受,二年级是不做此要求的,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还没到这个阶段。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后要求:“先画出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讲故事。”要求学生先理情节再讲故事,提示学生讲述要有序完整。第二十四课《司马光》课后要求:“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个要求主要落在学生对小古文内容的理解上。第二十五课《掌声》课后要求:“如果英子自己来讲这个故事,他会怎么讲?”这是转换人称讲述,已经属于“创造性复述”。笔者认为这个训练的价值至少有三点:一是提示走进人物内心,即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假如“我”是英子,当时的心情是……,听到掌声我的感受是……,这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发展学生语言,要求学生讲述的时候不可以照搬课文,必须重新组织语言;三是用讲述故事的语文活动来推进阅读,改变了传统教学分析课文的套路。
梳理发现,复述的方法是延续二年级借助表格、示意图、路线图等方法来讲故事,但能力要求明显有提升,由“按顺序复述原文并交流感受”到“学习设身处地思考,转换人称改编”再到“三年级下册续编创编故事”。以下是笔者梳理的各年段复述能力发展序列(如表1所示)。
(四)培养学生的预测、推断能力
这是部编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改变以“阅读”为中心,呈现一个“读写并重”的教科书结构。以独立的“策略单元”重点训练,凸显了中高年级对学生主动阅读建构的重视。表2是三到六年级阅读策略序列,虽然只设置了四个策略单元,但这些策略是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需要一以贯之地落实。
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的编排脉络: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方法(根据故事题目、图画、反复的情节、自己的阅读经验学习预测);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这两篇课文都没有结尾,需要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来预测结尾,重点是实践预测的方法。关于“预测”单元的教学,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观,目标要层层递进”,通过单元起始课《永远到不了的老屋》,教预测的方法,后边的课文来实践预测的策略。
阅读就是不断预测和验证的过程,尤其是阅读侦探类小说。如阅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凡是和她交往的人,命运总是很不幸,我们就可以猜测这个人一定有问题,直到小说结尾揭秘,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我们的猜测是从哪儿来的?即小說中的线索,还有我们的阅历、生活经验,线索吸引着我们把故事一直读下去,我们也可以利用线索来预测故事内容。但是学生并没有自觉运用策略的意识,需要教师在课内教授。教师要先厘清“策略”与“方法”有什么不同?“策略”更中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主动建构。阅读时,读者凭着一些经验去主动地猜测情节怎么发展,人物命运会怎么样等,读到后边,一步一步验证,所以,预测是一种主观的、积极的思维过程。而“方法”更具体,包括默读、浏览、速读、眺读,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去实践阅读策略。如读小说时,常用的方法是默读,默读中有预测、推断、验证、思考,这就是在实践阅读策略。学生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阅读不积极、不主动,不愿意和文本去对话。预测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积极的阅读者,主要是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提问者。提问就是主动与文本对话,不再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地读。
部编语文教科书用一个独立单元来训练预测,教师需要依托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明晰:预测要有线索,线索在题目、插图、内容;预测要有依据,不能凭空臆想,可以依据原有的生活经验、课文的线索,做出预测;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不一样。教师要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再进行修正,在阅读实践中进行预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让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成为常态,成为习惯。
关于预测,最真实的状态是面对陌生的文本。如引发认知冲突的文章,类似《余秋雨在德国租房被拒》《向一棵树道歉》;如与已有经验相关的故事,类似《永远倒不了的老屋》;没有结尾的故事,类似《不会叫的狗》;整本书荐读时,类似《一百条裙子》《罗伯特的报复行动》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整本书的荐读,需支架辅助,即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学生才可能循着线索想开去。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发现“能力发展”有四个关键词: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力、概括能力、复述能力、预测推断能力,三年级教师要在这些方面给以着力。
(一)注重语言积累。加强语感培养
部编语文教科书的学习要素明晰了,教师通常直奔要素。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师教什么明确了,疏通文义之后,抛出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关注点。如果交流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现,教师不置可否,课堂就会呈现出散点交流。建议教师通过精读引路,把学生的体会过程拉长,引导学生学习品词析句的方法。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为例,本课优美的语言很多。其中“上课的场景”写得很有特点: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如果分层,这段话分两层:上课安静和下课热闹。课文是怎么写上课安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静写静”,不直接写“安静”,而是通过描写周围环境、周围景物,来突出“安静”。二是“以闹衬静”:上课那么安静,下课热闹起来了,招引来许多小动物来看热闹,以闹衬静。这一点,对三年级学生比较难,可忽略,教学时建议分四步引导。
第一步,划出描写“安静”的语句,学生交流。教师要聚焦描写,而不是散点交流。
第二步,进行三次比较,揣摩“好在哪里”。品词品句,不仅要画出关键词句,还要体会好在哪里,是怎么表现“安静”的?第一次比较,和我们日常写“安静”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写安静,都是直接写,如教室里安静极了,一点声音都没有;课文是怎么写的?借着周围的环境来写,借着小动物的异常表现来写,小鸟、猴子本来很活泼好动,连他们都安静下来了,可见校园里很安静。第二次比较,看细节,去掉联想“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意思一样,不加这一句,小动物被吸引和小动物专注的样子就没有了,这是在体会加上联想的表达效果。第三次比较,联想只写小鸟、蝴蝶这句,把写猴子的语句去掉行吗?不行,同学们的朗读声不仅吸引了校园里的伙伴,还把山林里的猴子也吸引来了,这是用多个例子来写,更具体了。三年级的学生,需要这样细致的指导。这个过程用意有二:一是引导学生体会怎么写安静;二是引导学生怎么品读,加上它和不加它有什么不同,对比品读,学生就有了比较直观的体会。
第三步。自读“热闹”。品读实践。刚读了“安静”,自己再读“热闹”这句,怎么写出热闹的?用意仍然有二:一是巩固这个表达特点——借周边环境来写“热闹”;二是巩固品读的方法一比较揣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可以掌握品读的方法。
第四步,情境练习,迁移表达。如课后练习题: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上课的时候……
放学了……
这个练习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对学校生活的交流,更是语言练习的极好契机。倘若写同学们在大树下讨论,如果不直接写讨论热烈,试着借周边的段等。二是表达有特点,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语段,运用联想、想象等写法的语段。如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花的学校》,这是泰戈尔的名篇,学生初读,只觉得语言很美,不明确课文线索。实际上,这篇课文先描写景物(下雨了,花开景物来表现,行不行呢?麻雀怎样,竖起耳朵细听;老树呢,微微晃动枝干,表示赞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这一课的精读指导重点落实“方法”,即怎么品词析句。到了后边的课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发现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就可以运用前一课的经验,自己练习用删换比较法去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
(二)重视段落教学,打好阅读根基
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每个年段的阅读重点各有侧重。低年级侧重字词句训练,中年级侧重段的训练,高年级更关注篇章训练。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段的训练尤为重要。
1.精选语段,展开教学
教师应该精选哪些语段来展开教学呢?(见表3)一是构段有特点,如总分、因果、顺承关系、过渡了),又写由此产生联想(花儿放假了);然后再描写景物(他们穿了各色的衣服冲出来),接着又展开联想(她们是急着去找天上的妈妈),结构是“描写—联想一再描写一再产生联想”。教师怎么帮助学生理清这条线呢?先引导学生划出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第①②⑤⑥自然段都是在描写“花的绽放”,学生朗读后发现,这是作者看到花开产生的联想和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分别聚焦怎么写“花开的”?怎么写“联想和感受的”?体会作者表达的特点。三是含义深刻的语段,一般指揭示道理、难理解的段落。如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一文,文中爸爸说的话比较难理解。教师精选语段教学,重要的依据就是单元“语文要素”,教师要从三年级教科书中罗列几个典型语段作为教学的重点。
2.读写联动,学以致用
语段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读懂、会写。笔者梳理了三年级上册教科书课后的仿说、练笔、选做活动,共8次,再加上“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7次(共15次),练笔密度明显增加,能够保证精读一课一练笔。
对教科书做纵向梳理容易发现规律,三年级上册课后练笔主要三种形式:一是抄写优美词句;二是句段仿写;三是段式结构、内容的仿写。“词句段运用”的内容和形式主要由二年级“句群练习”向三年级“写一段话”过渡。三年级上册侧重词语积累,句子仿写,句群练习,围绕总句写段,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三年级下册更多的是语段练习,如三点成像写动物,连动式写活动,围绕一个意思写段(用总句开头、用设问句开头),练笔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增加了“转述”和“应用文”练习。以上是教科书提供的,教师可以依托课文开发更多,以下列举仿写角度:
仿语言:仿写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对话、转述等。如《在牛肚子里旅行》《灰雀》等课文,对话多,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位置的变化,练习写一段对话,主题是“商量给李晓明过生日”,创意来源于第四单元习作“续写故事——学讨论怎么为李晓明过生日”,实现学以致用。
仿结构:仿写总分段,如《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怎么鲜艳?按顺序展开描写;《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从哪看出是“鸟的天下”;仿写并列段,如用上“有的……有的……”写段;仿写过渡段,如《赵州桥》,出示过渡句,推测出上下两段内容,再通过其他语段练习补填过渡句等。
仿顺序:如仿《花钟》不同时间花的开放,写不同时段“花猫的眼睛”;仿《颐和园》移步换景,提供路线图写“我们的校园”。
仿写法:化用课文的语言,如仿《燕子》“三点成像”,写小动物或物品的外形;仿《去年的树》行文结构,写《去年的鸟》等。
3.列举“段落”教学清单,进行重点训练
三年级着重进行四项训练:第一,學习抓中心句、过渡句等概括段意;第二,对复杂的段落,学习在段中分层,并读懂层与层之间的联系;第三,由读瞳“自然段”过渡到“意义段”,初步学习分部分概括课文,如《蜜蜂》实验的过程等;第四,品读词句,言意兼得。通过聚焦关键词句;删换比较、想象画面、朗读体会,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生动、写具体,或是如何表达情感;第五,迁移运用,语段仿写。
学生学习了课文的段式结构、语言范式,最终要落实到“运用”,指向“语用”。学生在二年级练好句群的基础上,三年级侧重练好并列、总分、顺承段式,继续句群练习,初步把握“提示语”在对话中的位置变化。学生练笔时需要教师提供仿写支架,包括图片、文字材料等来引导学生经历从读懂内容到学习构段再到体会情感的过程。
(三)打通课内外壁垒,加强阅读实践
部编语文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构建了“精读一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设计,教师怎么落实呢?教师可以以单篇为例,群文补充,整本书推进。
1.践行“1+x”,夯实语文要素
单篇只是例子,教师的教学不能囿于这个例子,完全可以拓出课外,用“1+x”的思路“举三反一”,夯实对语文要素的训练。这个拓读的意义至少有三,一是要求教师去深入研读教科书,把“1”定准(部编语文教科书提出要素,怎么落实在文本中;每课语言有个性,怎么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二是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阅读者,拥有大量语料,才能找到与“1”相匹配的文本;三是改变课堂生态,改变过去以分析、碎问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语文活动为主的课堂。
以第九课《去年的树》为例,蒋军晶老师指导学生拓展阅读《大鹅过生日》《小狐狸买手套》《猴子与武士》三篇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新美南吉的语言风格不仅仅都是如《去年的树》那淡淡的忧伤,还有幽默风趣、温情感人,有时候还有点血腥,但是几篇故事共同的特点是结局很美好,想象很神奇,带给许多启示,学生也初步体会了童话的特点。教师可以课下引导学生去阅读《新美南吉作品集》,由课内通向课外,由单篇到群文再到整本。
三年级部编语文教科书拓展课外的意识很强。“阅读链接”栏目一方面与课文形成互文补充阅读,另一方面拓展到课外阅读作品。如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阅读链接选自汪曾祺的《自报家门》,与课文主题一致,内容是“我”上学经过一条大街所看到的景象,先比较阅读(异同),再联系生活写自己路上的见闻。
2.精略结合,学习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学生可以“举三反一”。当教师把一组相似特点的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很容易发现文章的规律(本质)。拿到两篇文本,究竟怎么比较呢?学生开始无从下手,只是凭感觉比较,教师需要课内指导方法。
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的童话单元提出了“比较阅读”,学了《去年的树》,再读《那一定会很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那一定会很好》写的是一粒种子,心怀美好的期盼,由一粒种子到大树到手推车到椅子再到地板,每一次变化,都在实现梦想。梳理故事脉络之后,学生怎么学习“比较阅读”?建议如下:
第一步,自主发现比较内容。预测学生会有如下发现(如表4所示)。
第二步,梳理故事脉络,划出情节图,比较文章结构。情节图直观再现,学生发现文章都是递进式、反复结构。学生的提取信息、整合概括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步,聚焦结尾,比较主题。相似的结尾,语言含蓄,耐人寻味,表达有何特点,明确作者想要言说什么(如表5所示)。
第四步,挑戰朗读,比较基调。
教师如此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思维打开,学生了解到比较可以有很多角度,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可见,用好部编语文教科书需要教师精准解读学段目标,读透“要素体系”,找准课文落点,分层落实,逐层训练,夯实“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