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9-09-10王晓红
王晓红
华亭市黄甫学校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已经有7年之久了,无论哪一科目,师生均能配合默契,体现生本课堂的特点,学生也已养成了快速高效读书自学的习惯。在历史课堂上,他们以导学案为依托,绝大部分学生总能在有限的8分钟时间内,精读、略读、浏览相结合,快速阅读文本,勾画知识要点,并在5分钟内完成自学检测题的填写。尤其进入九年级以来,一课时要学习两到三课内容,容量大、要点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点,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但长久以来,每节课的模式都如此,学生们也知道你上课的步骤,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完成自学检测,“后教”“巩固识记”,师生配合默契了,课堂也高效了,但很少能从学生的眼眸中看到欣喜的亮光,甚至部分学生一节课从始至终都未睁大过眼睛,只像一台听话的机器,按照你的指令运行。站在讲台上的我们怎能没有一种挫败感呢?
如何让我们的沉闷课堂既高效又焕发新彩呢?
美国著名的诗人希微雅·普拉斯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创造,往往只是将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你知不知道,鞋子分左右脚出售,只是百多年前才开始的。”当然,也有相应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只有在变与不变中思考、前行,只有在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基本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在导入、后教部分求“变化”,让每一节课都同中有异,让每一节课都能带给学生小小的惊喜。让这种细小的变化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引发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减少学习的倦怠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科学地引入到日常的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呢?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教书先生不是教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而是教学生怎样去学习。”因此,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历史老师的主导地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移,但是这种转移并没有弱化历史老师的主体地位,而是逐渐强化了起来。所以初中历史老师应该在此过程中做好引导者、激发者、推动者的工作,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快速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强自己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但是为了使其能够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历史老师能够提前根据相应的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然后将学生对历史知识实际的掌握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最大化地提升历史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要重视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这虽是经常说的一个话题,所占课堂比重也不大,短短的几分钟,但作用不容小觑。把握好这关键的开场时间,让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能“亮丽登场”。
(一)疑问悬念式导入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可出示大清全盛时和今天中国地图FLASH比较,并提出疑问:为什么我国的形状从“秋海棠叶”会逐渐变成“公鸡”?教师的这一疑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我们到底失去了哪些领土?什么时候失去的?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失去的?为什么会失去了?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节课的重点自然就掌握了。
(二)联系时事政治导入
前段时间,学习九年级下册《动荡的中东地区》,上课前夕,正值美国“任性、奇葩”的总统特朗普公开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驻特拉维夫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这一行为立刻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在约旦河西岸很多城市引发了暴力冲突,造成了重大伤亡。大家知道,中东问题的关键就是“巴以冲突”。为什么会如此呢?中东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呢?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况且,当我一提起特朗普名字时,教室里瞬间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许多学生不禁嬉笑交谈,课堂气氛一下被点燃。
(三)影像视频导入
历史课可用的资源很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电影、电视剧精彩片段,运用恰当,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历史场景中,营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比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可采用“慕尼黑阴谋”PPT导入,让学生直观了解二战全面爆发的原因,英法等大国的绥靖政策。更比如,学习《中外历史的交往与冲突》,可让学生观看《大航海》影视片段,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郑和七下西洋的浩大规模,了解其宣扬国威的意义。这样导入,学生怎能不感兴趣?
(四)名人名言导入
名人名言,切中要害,有说服力。学习《冷战中的对峙》一课,可采用丘吉尔的名言:“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只有永恒的利益。”这简洁的语言,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理解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到战后进入冷战状态的思维大门。
当然,导入法很多,“材料导入式”“故事导入式”“图解式导入”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解了。但一定切记,导入不可喧宾夺主,要做到:求精,有概括性;设疑,有启发性;巧妙,有趣味性;求准,有严密性。无论用哪一种,适宜就好。
二、后教注重拓展、延伸,方式多样化
一节课,不能虎头蛇尾,有一个华丽的开场,而在悄无声息中黯淡谢幕,这就要在后教中多动脑筋。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我们过分注重“高效”以追求“堂清”,大多时候只强调掌握知识主干、要點、考点,后教部分不敢展开,而忽略了与知识点相关的延伸、拓展,这样学习几乎变成了枯燥识记,学生形成的知识体系就很单薄干瘪,掌握不了与知识点相关的更多信息。换个角度考查,学生就会一头雾水。就像本学期期末九年级考题,出题角度委婉、隐晦,涉及到许多材料、历史图片,有些课本上也没有,但关键历史信息点还在。对于只掌握了要点的学生来说,做这样的试卷自然会判断失误、错误百出。
这就启示我们,平时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形成主干式知识体系,更要有繁茂的枝叶,不仅让学生记住湮没在历史岁月中的人名事件,更要让这些历史人物变得鲜活丰满起来,让历史事件变得灵动丰盈起来,一起穿越尘封的历史长河向学生缓缓走来。那么,后教部分我们还需完善、改变些什么呢?
(一)注重地图、插图
这包含历史地图、历史插图、历史漫画、人物肖像插图、事件场景插图等,比如“淝水之战形势图”“都江堰示意图”“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较量的漫画”“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新航路的开辟路线图”等。可引导看书,最好采用课件,甚至是动态地图,让学生记忆深刻。
(二)补充文献材料
对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比如,拿破仑的《法典》,教材只是强调了这是拿破仑一生最大的功绩,对于其他没有涉及的知识点,我们就要适当补充,通过课件精彩再现《法典》封面,以及其确立资产阶级立法规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注重小字、注释
小字是对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和分析。
后教部分注重了以上细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信息全面且线索清晰了。考题再怎样变换形式,相信学生可以轻松应对。
三、对初中历史老师的要求
现阶段,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历史老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实际的掌握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然后规定相应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历史课本,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应该在课堂结束之前,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习题,让学生根据习题深入地进行合作学习以及沟通交流,而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一些对重难点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充分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先学后教”中的“后教”也不是仅仅让历史老师传授相应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历史老师再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历史老师都会采用思维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快速地完成历史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另外,历史老师还应该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的达标检测。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凸显出学生占据教育的主体地位,而且历史老师还能够在此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到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虽然部分历史老师认为当堂测验的这种教学模式下会逐渐削弱老师教育的主导地位,但是其实不然,反而不断地强化了老师在传授知识的主导地位。因为需要历史老师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应的教学课件、在上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以及查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完成。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第一,历史老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相应的学习活动。因此,为了有效地完成以上教学内容,历史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并且能对班级学生都有着整体的了解,然后根据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来进行分组,但是在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优中差”的分配方式进行分组。当然,历史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选择相应的小组组长,然后进行适当地培训,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積极性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历史老师应该尝试着相信学生,并且适当地鼓励、激发学生。学生占据教育的主体地位,所以历史老师应该在此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充分地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自己的历史成绩。同时历史老师还应该适当地鼓励学生,因为鼓励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中的《隋唐的统一与灭亡》这一章节时,通常情况下,历史老师会讲完全部的内容,然后在学生讲述隋唐的统一与灭亡的原因以及自己的看法,一般学生在历史老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下都能够说出自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鼓励以及适当地引导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历史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仔细地编写好相应的导学案和教学材料。历史老师应该将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对历史知识实际的掌握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完成预习、导学、课堂检测等部分的导学案设计。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求实,不能将教学的环节制定的较多,因为这样会使教学活动无法准确的落实和操作,所以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
第四,历史老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技能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首先需要历史老师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能够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其次,应该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突发事件以及相应的教学意外,所以历史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自己的教学理念科学地整合到一起,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另外,历史老师还应该通过一些教学平台和网站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等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时,历史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相应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思考宋太祖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在他在历史上占据着怎样的地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增强学生对宋太祖的了解程度,从而使学生能够客观地做出相应的评价。
而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老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组织力,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快速地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历史老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历史的看法,但是不能被学生的想法所束缚,因此,历史老师应该及时地总结自己教学上的成功与失误的经验,然后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点。
第五,历史老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历史这门学科的特征以及学习规律,并且采用整合三维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历史老师应该逐渐将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进行转移。例如,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加强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清主次,突出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等等,当然,还应该适当地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然后采用鼓励和引导地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来探究相应得到历史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第六,历史老师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学习才会成为学生的主要需求。而且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历史老师改变了强制学生背诵、学习相应的历史知识,变成了学生主动要求历史老师进行适当地指导,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有效地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相应的历史知识。而且当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疑惑,老师帮助学生消除相应的疑惑。而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力。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解答了疑惑,那么他就会体会到一种满足感,从而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这种不分彼此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丰富老师的教学经验。
第七,历史老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套用新教学模式的情况,因为这样只是换个方式继续强化应试教育,提升学校的升学率。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历史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考试进行的,所以学校一直都在反复的进行课堂训练以及阶段性考试,但是如果持续下去,那么必然会造成学校的课程标准严重偏离国家制定的课程改革目标。因此,学校应该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能够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完成相应的改革。
四、结语
总之,大道无术,教无定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模式止步不前,而是应该结合具体学情多思考,让这一教学模式常用常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世界意识,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