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子之手 与子同读

2019-09-10袁雪梅唐仕泽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袁雪梅 唐仕泽

摘要:《和大人一起读》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里新增的一个栏目。本文从《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为什么要“和大人一起读”、怎样开展《和大人一起读》等方面对《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一些操作建议。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开展

《和大人一起读》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里新增的一个栏目,这个栏目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围绕“这个‘大人’指的是谁?”“为什么‘和大人一起读’?”“‘和大人一起读’到底该怎样一起读?”等问题,大家都发表了不少看法。本文将从对这个栏目的解读及操作建议,和大家交流,也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一、《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

(一)《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

整册教材,有八个《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都有一个《和大人一起读》。其中的文章,儿歌童谣类四篇:《谁会飞》《小兔子乖乖》《剪窗花》《春节童谣》;故事童话类四篇:《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猴子捞月亮》。这些阅读材料,充满童真童趣,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食材”。

(二)《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环境

孩子依傍着大人,和大人一起,拿著同一本书,目对同一篇文章,嘴念同一行文字,那种“和你在一起”的感觉,让孩子和大人拥有了共同的阅读记忆。这种记忆,将阅读和愉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盈着幸福感。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自愿地反复地去做。这样,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我想读,我要读”的主动阅读境界。

(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方法

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大人会把一些阅读的方法示范或渗透给孩子。例如,当遇到长句子,孩子不能连读或者读错了,大人就可以做示范,帮助孩子修正;阅读中,孩子提出问题,大人可以帮助解释,或告知一些相关的信息,帮助他们创建更为广阔的背景知识;通过阅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持续阅读。

(四)《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兴趣

孩子在听大人读,或读给大人听的过程中,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语音作用下,对文字产生亲近感,对阅读产生兴趣。“我想读”“我会读”“我能读”的阅读信念也会慢慢树立起来。

…………

因而,《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是阅读环境,是阅读方法,是阅读兴趣……是大人和孩子结伴走向阅读世界的总和,是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

二、为什么要“和大人一起读”

孩子对阅读,并不是天生就充满热情和渴望的。在阅读初始,孩子和图书之间,必须有媒人──父母、亲戚、邻居、老师等,即那些能将图书带进孩子的世界,或能带着孩子走进图书世界的“大人”。也就是说,孩子是经由和大人一起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孩子身边爱阅读(会阅读)的大人越多,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就越大,阅读力会越强。

一个家庭,若有固定的朗读时间,大人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经典语言就会丰富着孩子们的语言体验和精神世界。孩子用耳朵获取这种文学的诗性的语言越多,想象力和理解力就会越丰富,创造力也就会越强。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言:语言的贫瘠意味着表达的贫瘠,由此带来的就是创造力的衰退。也有足够多的事例证明,给孩子读书,是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儿童思维情感品质的有效途径。

孩子和大人一起读书也是有效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以听读故事为主,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汉字,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熟悉的故事变成了文字,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语言刺激,实现了口头故事与书面文字的对接。

三、怎样开展《和大人一起读》

语言之父肯·古德曼在《What’Whole in  Whole Language》指出:儿童阅读,是从熟悉且有意义的完整的情境中开始的。因此,如果“和大人一起读”只是“读”,会变得乏味和枯燥,阅读氛围会慢慢淡化而变成一种单调形式。所以“大人”应结合阅读内容为孩子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

1.为孩子营造“由读变唱”的氛围

第一篇《谁和谁好》是一首儿歌,采用“问答”的方式呈现。第七篇《孙悟空打妖怪》是一首童谣,押韵,节奏明快。

一年级的学生又特别喜欢唱,配上音乐,加上动作,把儿歌和童谣唱出来,那种押韵的味道,明快的节奏感觉将“跃然纸上”。阅读第一篇时,大人和孩子玩玩“一问一答”的游戏,并引入《有趣的问答歌》。这时候,阅读时间就是游戏时间,在游戏中阅读。最后在手机上播放歌曲《谁和谁好》,和孩子一起对唱、合唱。阅读一篇文章就变成学习一首歌曲,完全放松、自然的阅读状态。阅读第七篇《孙悟空打妖怪》时,电脑上播放视频资料,学着唱,一起唱,表演唱。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

2.为孩子铺设“由读变讲”的路径

第五篇《狐狸和乌鸦》是寓言故事,大人找好插图,利用插图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在阅读的基础上借着插图把把故事讲清楚。大人还可以画几幅小插图,让孩子根据插图新编故事。大人要做的就是找好插图、画好插图、讲好插图,插图就是孩子讲故事的最好凭借,最好的路径。第六篇《夏夜多美》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对话形式展开,爸爸旁白,妈妈当睡莲,孩子当小蚂蚁,组织一次家庭配音大赛,这样的阅读活动大人就是要当好陪衬,铺设好路径。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发展是多维度的,只要大人不断地为孩子铺设不同的路径,孩子就会有不同的智能发展,阅读活动同样具备这样的功能。

3.为孩子搭建“由读变演”的舞台

第二篇《阳光》是金波写的儿童诗,想象丰富,音韵美。大人可以给孩子找段背景音乐,一起朗诵这首诗,在朗诵中体会童诗的魅力。第三篇《胖乎乎的小手》是一个小故事,主题鲜明,角色单一,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一起自编自演。第四篇《妞妞赶牛》是一篇绕口令,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意味,在小品和相声里经常出现类似的绕口令,配上快板演出,节奏感强,有韵味。大人可以引导孩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播放音频、视频资料一同欣赏。

4为孩子构建“由课内到课外”的桥梁

课外阅读可以通过不同文体同一主题来整合,也可以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来整合,还可以围绕某个人物展开立体的阅读。如读完《阳光》接着推荐金波的其他童诗,如:《让太阳长上翅膀》《阳光没有声音》《小树谣曲》《叶的年轮》《花朵开放的声音》......,大人、小孩各选一首进行家庭诵诗会,大大提升阅读层次。如读完《妞妞赶牛》进行补充阅读《扁担和板凳》《天上一颗星》《喇嘛与哑巴》等,进一步感受绕口令的独特表达形式,鼓励孩子带着快板到爷爷奶奶面前演一演,让阅读变成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收获自信和快乐。

总之,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孩子由最初的完全不会,到慢慢参与阅读,直至最后完全自主阅读,这个“一起读”的过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历时不等,有的孩子很快可以实现自主阅读,有的孩子却要经历更长的时间。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大人始终和孩子在一起阅读,孩子对图书、对语言、对文字产生亲密感,那是迟早的事。这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参考文献:

[1]陈畅.巧用《和大人一起读》,指导儿童起步阅读[J].小学语文,2017(11):40.

[2]曹爱卫.牵手孩子,走进阅读世界——《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解读及操作建议[J].小学语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