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模式研究

2019-09-10何莉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创意思维培养

【摘要】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特征结合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探讨对视觉专业课程有针对性的创意思维培养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创意思维;培养;视觉传达设计教学

基金:2015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项目名称:《视觉传达设计》,项目类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文号是粤教高函[2015]133号

视觉传达设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特别强调实际应用和实践性,这便要求该专业的学生们必须具有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满足消费群体需求的设计品的能力。在学校的期间培养学生们独特的创意思维能力,并能使其熟练掌握并应用创意思维能力,将难懂不能直接见到的抽象概念转变为可视的形象信息,就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中教学里的重中之重。

1.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

1.1 大部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较弱,创意思维薄弱

可以在课堂里给学生们播放一些优秀案例并进行分析的方式,这是发掘学生兴趣和开拓学生视野的最直接的方法,可以非常直观的告诉学生们什么是好的设计方向,引导学生的创作思路。有时学生在听课时表示心领神会,但一旦轮到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经常是没有头绪,所以无从下手。提出问题是打开新思维的动力, 是创意思维产生的基石, 是学生们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法的重要保证。例如牛顿看见了苹果落地的现象, 提出了苹果为何垂直而落却不往天上飞的问题, 从而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古人云为学之道, 必本于思;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这就阐述了提出问题和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

1.2 课题研究能力不强

在设计课题完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瓶颈,常常会发现走到尽头而无从思考。大量的进行调查研究,独特的创意思维是做设计课题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个实践过程里,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3 教学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单调

艺术设计属于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 并且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既然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那么艺术设计就必然会受到当前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不仅是要具备设计技术和艺术审美能力, 也必须具备比较高的文化素养。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大部分存在着注重技术培养而轻视人文方面素质培养、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创意思维模式的培养、重视了设计客体却轻视了学生主体、重视形式却轻总结的现状。近年来高校的扩招, 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缺少了互动, 这就影响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因此可能产生逃避学习的消极心态,较难提高学生们的创意思维能力。

2. 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能力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专业人才。在西方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里,特别强调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创意、创新和发明能力高于一切,强调创造性和开拓精神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生命。国内艺术设计教学要和国际上接轨,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就要适应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首要就是从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方法着手,重点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作性思维能力。

2.1 知识积累的升华,开拓知识领域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里素质高的学生突出的地方不是会模仿好作品,而是创造和创新的能力,创造力的产生源头就是创意思维。因此,培养学生们的创意思维能力,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学生的创意思维缺乏,主要原因在于自身阅历及知识量的缺乏,创意思维的产生必定是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当学生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必然会更快的发现各类知识间的关联,并且有所启发,触发新创意,從而形成独特创新的观点,在认识上会到达质的飞跃。

2.2 鼓励学生们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提到:“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科学家李政道在中国科技大学接见少年班的学员的时候也强调这点:“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但在目前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学生直接参与提问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况较少。

2.3 创意思维的必要条件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象联系的纽带, 是通过给予对象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 从而展开想象而得到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是对客观生活中的总结、升华和再创作。创意的产生要先从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开始, 爱因斯坦曾经说:“想像比知识更加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了世界上的所有, 推动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联想会让学生思维得到一定扩展和无限的延伸,让学生在认识的事物里去主动探索和获取更多新东西,并获得多角度认识及理解事物的方法方式,联想是引发和启迪创作力的窗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进行感性资料的积累,也需要引导他们养成勤于展开联想的思维习惯,使没有关联或者相隔很远的客观事物相互碰撞、连接,从而产生灵感的火花,产生创意思维。创意思维并不是现代工业化的批量产品,它不能在学生中大量生产。相反的,创意思维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它和学生的自身人生阅历、性格、思考、生活环境相关。所以不具有个人性格的“创意”便不是创意,只可以说模仿他人的创意,就如同“匠”与“师”的区别。教师要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个学生的个性,引导和启发学生们从身边最为熟悉、最深感情的、最可以触动自己灵魂的事物进行创意思维的延展,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自己心里深处和自己设计的作品产生共呜。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出发,去探索设计的创造力,不但是设计师创作时所应遵循的客现规律,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里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要注意的问题。

2.4 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代替重复性、注入式的教学活动

创造以学生为中心,一个师生之间互动更多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轻松、快乐、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尽快入情入境,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寻找一些贴近学生们生活场景的教学内容,互动性强和构思新颖的案例,充分吸引和调动学生,让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学习,激发起学生们对客观事物的创作的冲动和表现欲望。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是多样化并且丰富的。教师认真改革传统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化状态,充分利用方便有效的现代化设施及教学技术条件,加强课堂内容的引导和启发性,适应新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发展的需求。

创意思维的培养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培养视觉传达设计学生们的创意思维要依靠有效的方式方法。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特征,降低灌入式授课比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引导。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可以设定一些创意媒介,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们的独特创意思维能力,并且要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未来教学的实践中,以上提出的教学方式仍然要更多的试验和探索,为它添加新的更为宽广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在后面接下来的的设计进阶课程学习中,也给学生们打下了很好的设计创意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军:视觉艺术思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英)奈特:《突破创意设计》,5页,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3]方可:《教学原理与方法论》,6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何莉丽,1984-04,女,广东省韶关市,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创意思维培养
平面公益广告创意思维的训练探讨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平面广告中的创意思维方法探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设计素材与创意思维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