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2019-09-10李雪梅

南北桥 2019年8期
关键词:策略探讨教学有效性小学体育

李雪梅

【摘    要】当今的教学趋势不仅强调对学生们的知识素养进行培养,也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重视与关注。毕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效率、情绪等都与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是政策的需求,也是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有效性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67

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功效,由此可见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在如今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却因为经常缺乏合理的安排与丰富的教学活动而很容易让小学生们丧失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育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感,从而让学生们宝贵的锻炼机会被白白的浪费了。所以,本篇文章在此就针对现今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进行深度的分析与讨论,并适当的提出一些教学策略,来引导体育老师们开展有效的小学体育课程。

一、注重体育课本的使用,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的锻炼基础

现如今的小学体育课程已经不再是局限在单纯的体育锻炼上了,毕竟体育作为一门室外活动课程难免会遇到下雨天的干扰,而体育老师以往的做法就是让学生们在教室内上自习,让一节课程被白白的浪费了。所以,体育教材的应用就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雨天的一个“应急方案”,也是弥补了一直以来学生们体育知识匮乏的尴尬局面。因此,小学体育老师要深入的对体育教材进行挖掘与应用,为学生们普及一些在实践课程中所无法习得的内容。比如,很多小学生们并不重视热身运动的练习,每次都是随便的“扭一扭”,敷衍了事,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在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中受伤,所以,小学体育老师就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们能够意识到做热身运动的必要性,并对一些基本的“抽筋、扭伤、骨折”的应激知识进行普及,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要端正自己的锻炼态度,还要用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让体育课程的开展更加的高效安全。

二、调整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们的锻炼质量

小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精力无限的群体,本来就是好动的,相较于需要他们保持安静,待在教室里的课程,小学生们对于每周几节的体育课都是“翘首以待”的。可是由于很多体育老师都没有把这门课程“放在心上”,认为这门课程是不太重要的,所以大多数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是先让学生们简单的集合,然后再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随后就开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广播体操。毕竟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们的年龄较小,适合学生们的项目虽然很多,但是考虑到学生们的安全因素,大多数体育老师会选择最为保守的教学项目:广播体操。一方面是因为每天的大课间时期学生们要通过广播体操来进行锻炼,另一方面是因为广播体操简单易学,方便学生们掌握。可是,在学生们看来广播体操既不炫酷,也不有趣,甚至还有点无聊,所以,这就让小学生们的体育锻炼热情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老师如果依然要坚持对广播体操的教学,那么就需要对广播体操本身的内容以及自身的讲课方法进行改进,让原本无聊枯燥的课程有趣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乐意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发挥出广播体操真正的作用。从广播体操的教学内容方面来探讨,小学体育老师可以适当的对广播体操的内容进行丰富与多样化,加入一些学生们可能感兴趣的元素,如小学生们流行的音乐、舞蹈动作,让学生们的广播体操学习过程变得有意思起来,让学生们也更乐意进行练习。而从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来探讨,在大多数体育课中从最基础的热身运动再到广播体操的学习都是由老师做示范然后学生们再进行模仿,这是一个单向的乏味的过程。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就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增加一些体育教学的互动环节。

比如,在每一节课的课前,体育老师可以随机的抽取一些学生到前面来将上一节课所教授的动作进行复习与示范,这不仅能够检查学生们在课后自主练习的效果,也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让体育老师能够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教学计划。

三、定期开展运动会,让体育成为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使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可是光凭借一周几次的体育课程是远远不能够达到体育课程开展的目标的。所以,这就要求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将体育锻炼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即使在没有体育课的时候也能够自觉地进行锻炼,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而能够帮助体育老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一个方法就是定期的在校内组织开展运动会,并设置一些诱人的奖励来调动学生们的参与性。

运动会是一个包含各种运动项目的大会,种类繁多,能够让擅长不同运动类型的学生都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可以让一些卷面考试成绩不太如意的学生们能够在田径赛场上重新拾回自信。比如,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在运动会开始前就将所有的比赛项目告知学生,让学生们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与锻炼,并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来鼓励学生们进行学习,让学生们能够在正规的引导下进行高效的体育锻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运动会中取得优秀的成果,还能够督促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另外,运动会还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在个人比赛中,学生们可以去赢得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誉,也可以磨炼自身的品质;而在团体比赛中,班级中的学生们通过共同的努力,一同去赢得一份屬于班级的共同荣誉与回忆,让学生们的小学生涯更加的精彩。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小学体育老师应该要向学生们普及一些基础的体育竞技知识,要告诫学生们取得优异的比赛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参与的这个过程。如果学生在比赛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并付出了足够多的汗水,全身心的投入,那么即便取得成绩不是自己所满意的,也不要后悔,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进步了,那么便足够了。

总而言之,想要开展有效的小学体育课程,首先需要理论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其次,还需要体育老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对于教学的传统形式也要进行突破,调动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兴趣,让学生们热爱体育;最后,体育老师要定期开展运动会,让学生们在拼搏的过程中享受体育。

猜你喜欢

策略探讨教学有效性小学体育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