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2019-09-10朱腾飞

环球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朱腾飞

摘要:如今处于新的经济体制下,使得一些国有煤矿企业开始纷纷转型,而人力资源管理可谓是企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企业必须做好人力资源工作,优化管理模式,对现有企业人员科学管理,提升企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不仅关系着企业是否可以正常运转,还决定着国有企业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国有煤矿企业领导给予高度关注,加快企业转型,可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

一、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落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为私营煤矿企业提供一定发展机会,使得国有企业面临很大的市场竞争,在管理体制方面,国有企业一直受到以往管理模式影响,没有根据市场环境进行创新,导致对企业职工管理不够清晰,体制相对落后。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主要包括劳动、人事以及培训等内容,在实际管理时,这三个业务管理人员缺少沟通,没有做好工作分配,不仅出现了岗位交叉现象,而且产生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从管理规范性来看,具有一定欠缺之处,比如,在用工方面,不能完全遵循劳动法来聘用职工,对劳务派遣工使用较为随意,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煤矿企业在安全性方面要求较高,所以,在用工时,尤其是井下作业时,必须确保职工有一定安全素养,按照要求开展作业,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但有的煤矿企业虽然健全了安全管理机制,但不能严格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作业安全隐患[1]。

(二)缺乏严格的职工培训

职工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是评估煤矿企业人力资源水平较为重要的指标,从目前职工培训情况看,一些虽然在培训费用上积极投入,但存在培训内容相对陈旧,与市场以及职工需求相差甚远,而且培训形式相对老套,使得培训效果不显著。职工培训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职工通过培训可以提升技能、综合素养,但如果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不能达到要求,一方面无法对职工起到帮扶作用,另一方面会产生资源浪费,投入大量人力,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缺少奖励机制

由于国企与私企在体制方面有所不同,使得在薪酬制度方面,国有煤矿企业具有一定不合理之处,很多职工工作表现与薪酬不能成正比,有的职工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但缺少领导赏识,使得他们得不到提拔,不仅降低了他们工作热情,还失去了对岗位的竞争意识,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挑战。煤矿企业开展生产作业时,大多都是在偏远地区,不仅生活条件较为落后,而且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危险性较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煤矿生产工人给予一定酬劳奖励或者岗位晋升,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到第一生产线上,这样会使煤矿企业生产与开采受到阻碍,影响企业发展。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

从考核制度方面来看,企业缺少属于该企业特色的考核制度,不能体现出国有煤矿企业特点,导致考核制度流于形式,影响了该制度效用的发挥。对于企业职工来说,良好的考核制度可以起到监督与激励作用,让职工从思想层面开始转变,对岗位工作认真负责,但很多企业都忽视这一点,使得考核制度有失公平性,导致职工发展受到束缚。

二、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一)转变管理观念

要想优化现有的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转变管理观念,首先,管理部门应该树立起为职工谋福祉、为企业谋发展的理念,在为企业创造良好财富的同时,让职工也可以享受一定待遇,使职工才能得到展现,发挥人才优势。管理部门应遵循科学管理原则,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公平对待企业职工,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的普通工人,都应保持公平态度,增强普通工人对煤矿企业认同感,促进煤矿企业和谐发展。其次,从管理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属于一项经济活动,对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科学分配,使其得到优化处理,并把人力资源与企业中的经济资源相结合,达到合理配置,这样既能让企业拥有众多优质人力资源,还能促进各项经济活动开展,为企业创设良好的经济效益嘲。最后,企业要结合新形势变化转变管理模式,让新型管理模式更好的适应企业,满足煤矿企业职工需求,这样可以使基层职工利益得到保障,还能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顺利转型。

(二)完善管理体制

在新时期,企业要先对社会新形势有所了解,结合新形势要求构建管理体制,使其与企业发展方向相匹配。首先,应该对以往的劳动人事管理进行突破,真正实现向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的转变,在对企业职工分配使用以及管理方面也要积极改变,利用绩效的方式来衡量职工工作情况,这样既能使人力资源管理更为科学,还能使企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在管理时,应具有全局眼光,以企业发展为总体目标,从长远方向看待人事调配,让企业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使职工才能得到展现[3]。其次,管理人员也要适当的转变理念,听取基层职工想法,对他们需求有所掌握,并結合企业发展情况完善人力资源,使其划分方式更加灵活。对于出现岗位交叉或者职工交叉现象,应该联合多个部门协同管理,避免各部门缺少交流,单打独斗,提升管理效率。此外,企业还应构建产权明晰方面的制度,由于煤矿企业会与其他单位有一定业务往来,所以,必须对产权进行明晰,完善管理系统,让各方面职责以及任务都得到明晰,这样才能使管理体制得到优化,让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迈入新阶段,推动管理事业发展。

(三)做好统筹规划

从国有煤矿企业现在发展情况看,无论是在供给还是开发方面都有一定问题,使得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必须树立动态管理观念,做好统筹规划,让人力资源得到平衡。首先,企业应及时解决富余人员这一现象,由于市场环境极其不稳定,企业竞争也越来激烈,一些岗位出现人员富余情况,所以,管理者必须从管理角度思考,对这些问题进行克服,使其得到解决,合理分配人员。同时,管理人员要有效的分析富余人员产生的结构,对这些人员全面考证,制定出系统方案,做好总体规划工作,从而使国有煤矿企业中的富余人员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转产分流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其通过各种途径使富余人数减少,把其分配到合适岗位,实现转产分流。其次,企业要健全经营理念,让国有煤矿可以实施多渠道就业,对富余人员妥善管理,不应该把其视为一种负担,而是把其作为一种资源,让企业富余人员积极投身于生产经营中,这样既能发挥资源性价值,还能解决企业生产问题,提高企业效益[4]。

(四)健全奖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对象就是煤矿企业职工,所以,职工能力也是衡量人力资源配置中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目前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遭受了私营企业随之产生的竞争压力,基于此,国有企业要想有效的吸引人才,必须强化对外竞争力,健全奖励机制,使其可以吸引员工,这样既能让企业职工充满高度热情,认真工作,还能使他们从心底产生归属感,投身于企业建设中。在制定奖励机制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同类型企业的薪酬标准,对其进行调查,并结合员工自身能力建立奖励机制,确保薪酬制度设立的合理性,提高可实施度。同时,对于表现比较优秀的人才,应该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让其在岗位中得到锻炼,从而快速进步,获得职位晋升,形成较为良性的人事循环,优化企业中的资源配置。此外,企业还要完善绩效考核,公平对待每名企业职工.把绩效成为考量员工工作业绩的标准,对员工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从而规范职工管理。

(五)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工作时,也应对人力资源潜在价值进行挖掘,从企业发展角度看,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重视人力资源价值,引入优秀人才,对企业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职工进行鼓励,提高资源分配率。同时,面对新形势的不断变化,人力资源也要与时俱进,培训企业职工,让他们可以补充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这样既可以为企业转型提供有效助力,还能改善管理现状,提升管理水平。另外,在培训时,避免硬性灌输,要让职工可以自主接受培训教育,例如,企业可以在公众号中推送文章,让职工在午休或者闲暇时间进行浏览,这样既能使他们从文章中获取关于企业的知识,还能完善自身职业素养,提升自我价值,从而促使职工具有一定上升空间,让人力资源价值充分展现,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三、结语

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人力资源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国有煤矿企业应顺应时代需求,完善人力资源,对其科学管理,让人力资源可以得到优化,这样既能推动煤矿企业发展,还能使其效益得到提高。

參考文献:

[1]姚莹星.试论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17):73-74

[2]高建华.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0):74-75+85.

[3]刘霞,试述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6 (18):123-124.

[4]闫旭.重人才方能促发展重创新才能谋未来——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改革调研报告[J].智库时代,2019 (07):34+36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