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融媒体对海外传播的优势、问题与改进思路

2019-09-10张辉

环球首映 2019年4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海外传播融媒体

张辉

摘要: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海外媒体节目制作和传播等方面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若想紧紧抓住此次机遇,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精准传播,就要找准切入点。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融媒体对海外传播的优势;其次,分析了当前融媒体环境下,海外传播面临的问题;最后,重点探索了融媒体对海外传播问题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融媒体;海外传播;节目品牌;共享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作为一种集中了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优势的全新媒体传播形式,开创了交融共通的发展局面。从2013年开始,中国中央电视台率先采用了“手机+LED”、“图文+视频”双轨的直播形式。由此之后,我国的大众传媒真正进入到了融媒体时代。其中,很多外文节目开始通过融媒体的渠道逐渐发展壮大。

一、融媒体对海外传播的优势

(一)融媒体的技术支撑

融媒体为海外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融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外文电视节目的传播实现了非中文核心区的纵向渗透与横向发展。融媒体交互技术突破了传统数据存储和提取使用技术的瓶颈,各类外文节目都可以在融媒体平台当中实现快速传播。除此之外,云计算也使得媒介的交互成为了可能。外文电视的节目内容可以在媒介交互推动下,突破传统电视节目形式的限制,将内容更加准确地传达给受众[1]。

(二)融媒体的平台支持

融媒体还为海外传播媒体提供了具有共享性特征和交互式特征的平台。从宣传导向的角度进行分析,任何国家都十分重视舆论宣传的正向引导。但是,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中,通信技术打破了国家地理的边界,舆论引导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对此,各个国家都从舆论的引导方式上进行了调整,融媒体成为了此环节中最优的选择。通过融媒体的渠道,外文节目的传播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较比以往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融媒体背景下海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工作能力不足

我国各个媒体在海外的传播工作中,主要的负责人都是长期驻扎海外的编辑或者记者。采编经验丰富但是管理经验相对不足。这一问题导致了部分海外媒体站点本土疏于管理,业务上的管理工作水平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水平较高,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成员的组织和安排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此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地处理和解决,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内部矛盾与隔阂。对此,海外媒体对外传播站点的管理工作要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同时拥有良好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从原本的采编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渐向兼顾改变和管理的新型模式。

(二)区域发展水平失衡

区域发展水平失衡使得区域间的强弱倒挂特征明显。当前我国各媒体的海外传播主要分布在了亚洲、拉美国家和非洲地区,在欧洲和北美的人员不足,力量较为薄弱。此种区域发展失衡的狀况使得我国内媒体无法在短时间内扩大国际舆论影响力。

(三)协调共享机制缺失

从宏观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不同媒体间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本土化共享机制,各家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孤军奋战,团队效应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微观角度上进行分析,很多媒体内部也缺乏人员本土化统筹与协调管理的机制,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效率低下,不利于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发展[2]。除此之外,同一地区的不同站点之间信息交换不及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相似的国家与地区,还出现了职位重叠和资源浪费等情况。部分站点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统筹管理期间,忽视了各项工作之间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导致每当有新成员加入,各项工作都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部署。

三、借助融媒体改进海外传播现状的思路

(一)紧密把握海外传播先机

从当前国际的传播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传播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媒体朝向融媒体的方向发展。从某些角度来看,传统电视媒体的组织理念和发展方法,已经无法充分适应当前传播环境的发展需求。比如,传播的方式层面上,传统的电视媒体更加注重宣传内容的层次性、次序性以及程序性,各项内容的制作和传播都是按照由浅到深逐层展开的模式。在新媒体的传播语境当中,热点事件发生突然,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如果在此种环境当中仍旧按照传统媒体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素材的收集和节目的制作,必将会失去先机。对此,在融媒体环境下,海外媒体的传播过程要把握先机。在传统媒体和融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好两手准备。同时推动内容与平台的建设,把握核心内容和平台技术,以此扩大融媒体对海外传播的优势[3]。

(二)力推中国媒体节目品牌

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节目传播的核心仍旧是节目的内容。优质的内容是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品牌正向影响力的基础。当前,国际社会当中的主要电视台机构大多在Facebook和YouTube上建立了公共账号,我国电视台也在YouTube上建立了许多账户,其中大部分始终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比如CCTV News、CCTV中文、CCTV English和iPanda Channel等。虽然我国在国际网络平台上建立了数量多且主题多样的平台,但是实际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如其他国家。通过深入分析了解到,我国种类多样且内容繁复的平台账户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实际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对此,我国媒体在海外传播中,要充分地发挥出本民族的优势,创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媒体节目品牌。例如,根据国内电视媒体在Facebook和YouTube上的视频点击量来看,中国的优秀纪录片、民族传统曲艺节目、大型文艺晚会、重大新闻事件等均受到了海外民众的喜爱,订阅量超过了其他类型的节目。但是,此类节目的更新频率较低。在融媒体下,我国海外传播迎来转型发展关键点,如果能够对广受欢迎的节目进行重新编排与整合,将复杂的账号和平台进行整合,达到统一布局和协调指挥的状态,有利于打造出重点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品牌,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受众群体,逐步扩大我国电视节目的国际影响力。

(三)建立海外传媒联合模式

优质的传播平台可以为新时期国内媒体的海外传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优秀传统之一,组织海外传播的航空母舰以及联合出海行动,对于我国媒体的海外传播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最早发展的中国长城卫星电视在全世界范圍内已经覆盖了亚洲、美洲、欧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融媒体环境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组织建立联合的舰队,组织共同出海,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媒体传播方式和管理策略的转变。在此种发展模式下,传媒技术人员可以对我国在海外平台最受欢迎的“熊猫视频”等视频节目进行优化和创新,结合其他媒体平台的发展优势与技术特征,持续不断地对海外传播节目进行创新调整。经过了优化创新后,YouTube平台上,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发布的一条熊猫视频一上线就获得了超过100万的视频观看量,远远超出了CNN与BBC发布的同类视频。除此之外,媒体人还建立了熊猫主题的互动社区,以此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熊猫主题论坛,成为了全球首家专业的熊猫主题交流平台。

融媒体势力范围迅速扩张离不开移动通讯技术的影响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倾向于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发布和获取信息资讯,此种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对此,外文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可以与移动通讯软件平台的开发商达成密切合作,根据不同的平台系统、不同的视频载体以及不同的移动终端品牌,开发出适合的移动终端软件。用户们通过下载安装软件,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中国外文电视节目,实现真正使中国外文电视节目的世界影响力得以扩大。

四、总结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下,从事海外媒体传播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我国的融媒体技术发展水平,认清海外传播的需求,为海外传播提供更具有开放性的思路。紧密地把握融媒体时代下海外传播的技术先机,力推中国媒体的节目品牌,建立海外传播的联合发展技术优势,同时加快研发实用型软件,为融媒体时代下海外传播项目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文化新媒体海外传播研究基地”揭牌[J].新闻知识,2018(09):13.

[2]张伟英.融媒体时代外文电视节目传播策略探析[J].出版广角,2018(13):62-64.

[3]贾健.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国际传播的新思考[J].对外传播,2016(03):70-72.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海外传播融媒体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机制
亚欧博览会绿地后续利用与共享机制研究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