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能力教育”为导向的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9-09-10邓艳平沈龙华余祥彬汪效英

药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药物制剂学时药学

邓艳平,沈龙华,余祥彬,汪效英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福州 350108)

药学专业认证起源于美国,对保证药学专业质量,提高药学生胜任能力影响深远。2007年颁布《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明确以培养制药研发型人才为目标,并且现行的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的一级指标中,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占据了70%的权重,这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标相适应[1-3]。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迅猛发展,市场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不局限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尤为重要[4-5]。

在药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福建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获批福建省级创新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笔者以药物制剂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和实施以“创新能力教育”为导向的药物制剂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通过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利用网络虚拟平台技术、设立本科生导师制、实习生参与前沿产品研究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组成、实施和评价三方面简要探讨改革前后的成果。

1 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背景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充分调研行业的时代需求,紧随要求更替,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在2018年初,由教育部颁布的我国首部《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对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学分制度等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创新性素质培养趋势,并建议持续改进。在新国标中,以附录形式对专业课程给予建议,对专业实践环节则着重强调。专业实践环节中,又分为实验、科研实训、实习、专业培训等模块,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学分、学时都做了规定。例如,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不低于0.8(高于550学时);实习时间不少于16周等,从时间安排上保证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空间,为提高药学专业实践课程质量做保障。

对药物制剂专业而言,新国标要求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掌握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专业素养,很难在某一门课程中得以全面提升,而应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充分渗透。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是药物制剂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双向过程,“教”是“学”的引导,“学”是“教”的最终目的和检验标准。可见,教学的“教”“学”两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三大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的观点来看,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特长,结合现存的知识基础,以案例方式启发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角意识。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是关注学生个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改革。受到以上指导思想启发,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本校药学院将新国标细化,总结并提炼进一步发展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

2 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药物制剂专业在各药学类专业分支学科中,具有实用性、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新国标中,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难以匹配行业发展需求。因此,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中,应该既有基础实践又有专业实践,根据国家医药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基础实践、各类实习、专业实践和综合设计实践的比重,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较早地参加项目研发和创新实践。本校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可划分为: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综合设计实践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四部分,并依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安排进度[6-7]。

图1 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 药物制剂课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创新性学分比例

药物制剂人才培养方案是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传统药物制剂专业培养计划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传统实验内容中验证性实验过多,并未与时俱进,增加新剂型、新产品,体现新的制剂理念。②未能有机融合药学各主干学科,综合学生所学所得,调动其设计性思维,培养其创新性思维能力。仅仅以实验技能的教授为主,专业学科无法联通,简单的叠加,易造成资源浪费。③实践形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实验、学生按实验讲义做实验、课后抄实验讲义作为报告、考前背诵实验理论为表现形式,无法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甚至对知识的巩固作用都极为有限。事实上,实验能力不等于实践能力,药学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因此,为提高药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本校以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闽教高[2015]39号)》为指导方针,立足行业,修订培养方案。调整各模块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大专业实践课程比重。其中,学分分布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加大到39.2%;学时分布中,各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比例提升至39.83%。如表1。规划各环节学时,以实践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渠道,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结合实际,得到更为直观的经验积累。

表1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比例

3.2 课程实验教学模块

3.2.1 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加强过程考核

传统的实验课程,均依附于理论课程,学时往往得不到保证。改革后,共设置24门实验课程,设置不少于18学时的实验内容。其中,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程,独立于理论课程,本校单独开设8门实验课(如表2),结合实践,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将实验课程考核细分,量化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性实践。改革前实验成绩仅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改革后,理论课程和实验课分别计分,如表3。不再以传统的实验操作考试和实验报告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将课程平台讨论(占总评成绩16%)、创新实验设计考核(占总评成绩21%)纳入评价范围。通过加大实验课程考核力度,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状况,还考查了学生对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

表2 改革前后实验课程体系

表3 改革前后课程体系期末总评成绩构成

3.2.2 修订教学大纲,提高综合创新性实验比重

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中,减少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共开设12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专业实验课程比例的50%。在综合研发性实验中,以常用药物为模型。如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从原料药的合成、剂型的制备、药物鉴别和含量分析,到药效学检验,分别隶属于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范畴,有效连接了各个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自主合成药物、设计剂型处方,并辅以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质量源于设计等创新理念[8],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药物研发思维以及对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药学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

3.3 综合设计实践模块

在实验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对常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分组进行剂型设计和产品研发。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实验中,学习片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剂等剂型,从处方前研究、处方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到质量控制的研发整体流程,实现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从事应用实践操作”。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设计与实际的生产工艺、具体制药设备、真实的生产场景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虚拟平台优势,既弥补了创新实践与实际生产脱节的缺陷,又有利于发现设计缺陷,把握制剂创新的方向,发挥其专业特长[9]。

3.4 创新性早期科研实践模块

在创新性实践模块中,本校结合本科生导师制,注重个性化培养。在学生入学的前2年配备学业组导师,后2年配备专业组导师,让具有科研实践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并采取考核和激励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覆盖面和活动质量。学校面向本科生开放实验教学中心和科研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让学生轮流到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学科实验室学习,鼓励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早期科研专项训练计划”等研发项目和活动,或者参与部分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引导学生在药学研究的各领域发现兴趣,培养文献检索、实验技能、规范化操作、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基本技能,进而提高科研思维水平等综合素养。

3.5 实习模块

在实习教学模块中,教师拟定合适的课题,以产品为线索,让学生在专业实践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结合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原理等课程所学和前期科研实验的积累,通过文献检索,完成制剂处方前研究、自主设计处方并进行工艺优化、并检验产品质量、确立设计空间,完整地进行制剂研发。在相对集中的实习期内,学生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领会创新实践的真谛。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前沿会展以及与知名药企、药检所、医院合作,结合实际生产,借鉴最新的剂型设计和制药机械,修缮方案,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可供中试放大的产品。

4 药物制剂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成果

课程实施体系的主要成果主要集中在培养质量、应届就业、职业发展方面。在培养质量方面,近三年来药物制剂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效果较好,主要以实验研究和调研为主,论文完成率100%,论文的创新性、实践性较强,并在校级、院级优秀论文答辩过程中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在专业学科竞赛中,药物制剂学生参与申报、获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校级2项。其中,“天然茶油纳米乳剂的研究”项目于2014年参加“全国药学生药苑论坛”获“创新成果二等奖”;“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获“省三等奖”。在“药学院学生实验技能大赛”“创新性实验”“实践技能操作大赛”“挑战杯”等丰富多彩的专业学科活动中,学生均反响热烈。可见课程改革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毕业率与就业率方面,如表4所示,改革后(2016届)就业率显著提升。在职业发展方面,对用人单位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请用人单位对本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院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工作岗位快、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较为显著。

表4 药物制剂专业毕业生升学率、就业率统计表

5 结语

目前医药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提升药物制剂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真正为社会所用,在教育部制定的新国标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有着严格的界定。构建以“创新能力教育”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药物制剂学时药学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应对策略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