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次哭泣”见证少年成长

2019-09-10张俊娜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油麻鸭群芦苇荡

张俊娜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讲述的是少年成长的故事。文中有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对主人公杜小康的“三次哭泣”的描写,细细品来,作者虽惜墨如金却言简而意丰,以此为抓手,必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将以《孤独之旅》之“长文短教”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试图通过对杜小康的“三次哭泣”的探究,将视线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杜小康的成长。

在曹文轩的小说里,原本学习好、人品好、本事大的杜小康却在“孤独之旅”中有三次罕见的哭泣。“哭泣”对于阳光、高傲的杜小康来说显得格外醒目,他分别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哭泣?他分别怎样哭泣?哭过之后又有哪些成长?逐层探析不难发现,曹文轩笔下“少年的哭泣”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梯度井然,就像文中的暴风雨一样,经历了“蓄势、爆发、沉淀”,逐步磨炼着少年的灵魂。

渐离油麻地,带着哭腔求回家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第一次哭泣是他初次离家跟着父亲去放鸭,“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带着哭腔的请求”——“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少小离家,初感人生起落 联系小说原作《红门》,了解到杜小康原本是油麻地里最厚实一户人家的孩子,他的父亲经营着当地唯一一家杂货铺,为了扩大经营父亲借钱进货,不料船翻货散、血本无归,美好的愿望随着满船货物沉入水底。他们家从此一落千丈,杜小康不得不和父亲一起放鸭。课文“只好”一词鲜明地表达出了杜小康对放鸭这件事无奈的态度。离开同学、离开家,对一个少年来说,意味着将要失去快乐美好的童年,更何况他是在生活的落差中感受着痛苦和寂寞,此时的杜小康初步感受到了人生的起落。

陌生环境,助推内心恐惧 杜小康和父亲驾着小木船、赶着鸭群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害怕起来,熟悉的油麻地渐行渐远,童年的小伙伴形同陌路,富足的往昔生活一去不返……对妈妈对家乡的不舍和想念,对未知前途的迷茫和担心,对空旷而陌生环境的排斥和恐惧,让他情不自禁地用少年的撒娇和任性,向父亲提出不合理却合情的请求“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为什么不在一出门的时候请求父亲呢?正是陌生的环境助推了他内心的恐惧,这次哭泣是在杜小康已经接受放鸭的事实,却无法接受这陌生的境地时对现实地逃避。

芦苇荡梦到母亲放声大哭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第二次哭泣是在放鸭的目的地——芦苇荡。“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

到达芦荡,幻想全部破灭 杜小康放鸭之旅的 “前方”是“芦苇荡”。那里对于鸭子们来说是理想的王国,但对于杜小康来说却是身心的枷锁。未到芦苇荡的时候,他或许寄希望于“前方”,那里的芦苇是否簇拥摇曳、倩影婆娑,那里的芦荡是否宁静壮阔,如田园牧歌。然而到达芦苇荡的时候,他所有的幻想全都破灭了,“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让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一切景语皆情语,他无心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到芦苇荡密不透风,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正流露着人物此时的心情。单调、重复、陌生的环境夹裹着恐惧和孤独席卷而来,压迫着他幼小的心灵。面对空阔与未知的芦苇荡,杜小康逃不掉,躲不开,产生了一种真正的害怕,“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甚至于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入睡”。

孤独袭来,精神压力巨大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说之前困扰在小康周围的是外部环境给他带来的无边压迫的话,后来充斥着杜小康心灵的则是内心的孤独给他带来的精神不能承受之重。小说中直接出现“孤独”的句子有5处之多,间接写“孤独”的句子更多的通过杜小康和父亲言语的省略来表达。“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十三四岁的少年正是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最活跃的时期,而此时的杜小康感官已经沉寂,失去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同时言语也逐渐消失,不得不面对失去语言交流的现实。景物、人物的单调和重复,放鸭生活的空虚和贫乏,语言省略的无奈和无助……这一切所带来的孤独感让杜小康无法排遣,“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次“哇哇大哭”无所顾忌,难以控制,哭声响彻芦荡。

寻回鸭子莫名想哭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第三次哭泣是在暴风雨之夜后,杜小康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暴风雨夜,独自承担重任 有人说大哭之后少年将独自面对生活的苦难。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流逝,在那个天黑、水黑、风黑的暴风雨之夜,寄托着他们生活希望的鸭群被风雨惊散,磨难激起了杜小康的斗志,他用男子汉的坚定对父亲说“还是分头去找吧。”可想而知,他要承担怎样的孤独和艰难,我们看到了一个能够承担家庭的重任,直面生活困难的杜小康。终于杜小康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他已全然忘记头顶是轰轰的雷鸣,脸被芦苇叶割破了,脚被去年的芦苇旧茬戳得钻心疼痛,他独自在风雨中无处躲藏,尽管如此,那个曾经请求父亲不去放鸭甚至哇哇大哭嚷着我要回家的杜小康此时此刻却没有哭。暴风雨之夜,一个敢于面对、勇于承担、独立坚强、勇敢冷静的杜小康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感官复苏,体味孤独之美 杜小康用他瘦弱的身躯战胜了暴风雨,寻回了失散的鸭子,他迷失在曾让他恐慌、孤独的芦荡里,纵然喊不应父亲,他也不再害怕。作為主人他要保护鸭子们,终于累极了的杜小康和鸭子们相拥而睡,这时,“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我们惊喜地发现,经历了暴风雨洗礼的杜小康感官已经复苏了:嗅觉复苏——闻到“羽绒气味”,触觉复苏——感受到“鸭的蓬松的羽毛”;视觉复苏——他看到“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味觉复苏——“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表面看,他尝到了芦苇根的味道,其实他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苦涩和甘甜。

此时的杜小康已经悄然长大,虽然经历了风雨却显得那么惬意、恬静、闲适,此刻他正以一个成熟少年的心态面对着孤独,享受孤独,体味孤独之美。

莫名想哭,告别昨日的自己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第三次哭泣无疑是复杂的,连他自己都不知为何。我们可以多角度理解,这是委屈的哭,因为他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寻找鸭子,还拖着疲惫的、受伤的身体睡在潮湿冰冷的芦苇地里;这是喜极而泣,因为他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有了这次特殊经历他什么事也不再害怕;这更是激动的哭,因为他挺过了这段艰辛的日子,战胜了生活的磨难。这“哭”里还包含有找到鸭群的兴奋,对生活的感慨、对成长的见证、对孤独的体悟……作品没有写明,但笔者觉得这里杜小康应该是无声地流眼泪,默默哭过之后,“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谁说这次哭泣不是对昨日自己的告别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曹文轩笔下的人物情感变化和成长发展都是极富逻辑、极具魅力的。杜小康的“三次哭泣”代表了他心理历程的三个阶段。因此,在教学中以“三次哭泣”为纵线,以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品析为横线,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挖掘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和杜小康产生思维共鸣、情感共鸣、心灵共鸣,一起收获了孤独之旅、成长之旅、生命之旅。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油麻鸭群芦苇荡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油麻花街
鸭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草房子(三)杜小康(上)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芦苇荡
鸭群中的鸵鸟
《草房子》第一章 秃鹤
叶建明的诗
植物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