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梯专业课程建设的诊断与改进
2019-09-10葛志炎
【摘 要】溧阳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电梯专业课程建设仍存在设计模式过于传统、课程结构过于松散、资源建设不全面、课程评价过于单一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在遵循动态对接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三大模块的改良,解决课程需求问题、资源问题及评价问题。
【关键词】中职;电梯专业;课程建设诊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6-0063-02
【作者简介】葛志炎,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溧阳,213300)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梯专业建设与专业评价、职业教育理论及实践。
一、电梯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溧阳天目湖中专校立足区域主导的电梯产业,创新性地开展政校行企混合所有制模式,取得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效果。但在诊改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课程体系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设计模式过于传统,滞后性较强
目前该专业课程设计严格按照“目标模式”来进行,即确定目标、划定内容、进行方法应用以及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主体作用过于凸显,企业很少参与其中,即使参与也仅仅局限于进行下游的方案指导。这种单源性的课程建设带来的问题是培养的学生缺乏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二)课程结构较为松散,课程序列融合度不高
电梯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没有参考标准,多是对较为成熟的机电类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改造;课程序列看上去循序渐进,但仔细推敲和实践后会发现课程序列融合度低,很多时候前置课程根本无法满足后置课程的需求,容易造成学生“工”与“学”的不协调。
(三)课程资源建设不全面,覆盖度不高
电梯专业需要比较丰富的课程资源,但即使是校内资源,其建设覆盖度仍然不高,并且滞后于企业发展现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企业的“对话”渠道与形式比较单一且不具备动态性。
(四)课程评价比较单一,缺乏适应性
目前实施的标准化评价既不能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也不能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能动性,忽略了课程应用对象的变化性,与课程改革要求的素养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五)塑造教育的内容远远不够
对学生的职业观、价值观进行培养的塑造教育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过程融合度较低。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安排在公共基础课中,较为独立,并且与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是还没有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提取、编制出一系列具有电梯专业特色的塑造教育内容。
二、中职电梯专业课程建设的改进
改进过程分为六个环节,企业全程参与其中,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一)需求分析:建立内、外部需求对话平台
做好需求分析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内外部需求收集渠道,每隔一段时间集中反馈,寻找两方面需求的一致性内容。
那么电梯专业课程体系到底应该怎么建设好这个“平台”呢?一是根据课程主体(学生)和职业岗位服务客体(企业)需求遴选课程并细化课程内容;二是构建学生与企业动态的需求修正通道,使得主客体需求与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并线”;三是进行系统性整合,将零散的需求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整合为科学的课程模块,形成学生、学校、企业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的联动机制。
(二)结构与资源整合:开发模块化的电梯专业课程资源
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需求不尽相同,侧重点会有一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为了应对变化,不至于滞后,我们要开发电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资源。在呼应需求的基础上对零散的资源进行筛选、提优、分类,再根据课程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的组合、提炼、编制,不断收集、分析并整理进现有的课程内容中。同时遵循“过程就是资源”的开发理念,将学校的教学过程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资源、企业的岗位实践过程资源及其他类型资源相结合,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如图2所示。
(三)应用与评价: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有三个要求:一是适用性。评价要适用课程对象,也要适合社会、企业、行业的需要。二是要有管理過程控制的评价。对过程管理进行评价改进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保证。三是设置长期的多点位监控。多点位监控是指在每一个模块处都设立评价监控点,可以通过相关反馈分析相应模块的状态,这既有利于全面监控,也便于做出相对应的微观决策。评价可采用CSE评价模式,对内外部需求、课程选择、课程适用性等进行过程评价,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