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班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探讨

2019-09-10阚吉霞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习惯初中

阚吉霞

摘  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转折点,此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叛逆期,因而学生具有极强的个性,如果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引导,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为了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重视此阶段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对初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帮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习惯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转折点,此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叛逆期,因而学生具有极强的个性,如果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引导,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为了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重视此阶段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整个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班级管理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初中班级中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

1.1自控力差

受年龄限制,此阶段学生价值观依然没有完全建立,导致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的兴趣不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之内,这类学生往往会沉溺网络游戏中,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快感,也有部分学生喜欢看电视剧或文体娱乐节目;长时间形成的自由散漫,多动,懒惰等不良行为习惯,使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下降,缺乏恒心和毅力。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而目前中学和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阶段性较强,不能形成有效的长期的监控和管理,致使这一部分学生成为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一个沉重的包袱。这些学生使教师陷入了两难的困境,面向每一个学生,意味着在这部分学生身上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收效还很不明显,教学效率低下;放弃这部分学生又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也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良心相违背,是放也难,不放也难。

1.2社会风气差

“学校十年功,难抵社会一分钟。”学校教育讲的天花乱坠,向学生展示了美好的社会前景。学生也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会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然而,放眼望去,各种文化泛娱乐化,不良社会风气弥漫,贪污腐败、制假贩假、缺斤少两、惟利是图、拜金思想泛滥,社会公德沦丧。文化市场充斥着黄、赌、毒,有清醒头脑的教师看到,日本人做的很多动画片、漫画书塞满了色情、暴力的内容,而我们的电视台、出版社不照样在买进、播放、印刷?职业道德沦丧。学生非法进入网吧、游戏厅屡禁不止。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清华学生串糖葫芦,北大学生做商贩,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甚至举债读书,受了几年高等教育,结果连个工作都找不上,有的干脆来了个零工薪就业,说什么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公平的竞争比比皆是。这些虽然是少数现象,但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包括一些家长都会认为读书无用,不学的也能凑合着找个工作,能混口饭吃。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公民群体道德意识下降。致使有的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失去进取心,更不用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了。

2初中班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措施

2.1教师以身作则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

2.2培养规矩意识

熟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学生有必要通过规章制度、批评教育、组织舆论等方法进行硬性要求,常抓不懈,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不随便找理由原谅自己而随随便便。这样从每件小事做起,长期坚持,逐渐养成习惯。认真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常督促检查,进行科学的评估,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及时适度,兑现奖惩。教育学生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

2.3注重班风建設

熟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科学早已证实。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创设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中学生道德意志的控制能力一般受到集体影响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提高自觉纪律性、发展道德意识与自我意识的重要条件。在正确的教育下,集体成员能获得良好的集体性陶冶、相互制约。因此,加强班集体建设,对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所以,要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能够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引起行为需要和行为兴趣,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在集体的影响下发展变化。建立评比制度,经常督促检查,及时总结,表扬先进,奖励模范。建立“三好学生”评奖制度,经过层层评比,选出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奖励。这样做,对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教育作用。

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文明的发展。所以,要共同关注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周朝阳.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2(15):173-174.

[2]李杨杨,李明涛.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J].中华少年,2018(19):157-157.

[3]王振海.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教师,2017(23):111-111.

[4]刘杰.探讨初中班级管理优化的可行性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1).23.

[5]张慧娟.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13):62.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习惯初中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