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

2019-09-10王军芳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素质教育高校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构建高校钢琴高效课堂,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淀,也是帮助学生提升钢琴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当前高校钢琴课堂中素质教育理念融入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钢琴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旨在提升高校钢琴教学效果,推动钢琴教育改革。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发展,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具备符合自身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才在社会中所能发挥出来的潜能。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当前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发展,同时提升教学质量[1]。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钢琴教育观念陈旧

在学生钢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状态之下,势必会对钢琴教学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式下,学生学习是非常被动的,并且学习到的知识记忆的不够牢固,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全新的高校钢琴教学理念已经逐渐取代了这种陈旧的教学思想。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还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观念陈旧的问题[2]。

(二)钢琴教学创新流于形式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钢琴教师都受到了全新教学观念的影响,也意识到了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形式,改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因此也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的改革创新方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高校钢琴教师对于全新教学形式并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策略,对于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缺乏准确把握,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也大多出于迎合教育发展趋势的目的。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提升高校钢琴课堂效能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倡钢琴创新教学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推广多年,但是表现一直平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钢琴教师还没能完全轉变教育理念,也没能全面性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钢琴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授课,不能仅仅是机械式的重复说教,而是要让高校钢琴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从而促进高校钢琴的高效教学[3]。

(二)突出学生地位,探索钢琴教学创新

如果学生一直处于高校钢琴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不仅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感,而且还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可以说,缺少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相应要求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高校钢琴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己在学习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过多的干预,而是应该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在保证教学不偏离预期目标的前提下,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能够自主安排钢琴学习活动。

(三)坚持趣味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学生学习钢琴过程中,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从学生的学习本质来看,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所学的钢琴知识内容充满兴趣,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之上,并且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4]。学习兴趣除了受到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之外,与高校钢琴教师的教学形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强化教学的趣味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如果高校钢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这方面的问题,一直采用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势必会削减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的时候,应该遵循趣味性原则,提升钢琴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

(四)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

高校钢琴教师要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他们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对于学习钢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不能对所有学生都采用一个模式教学,另外是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的主体位置转换,从教师为课堂主体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你要学”变为“我要学”。钢琴课堂是一个帮助学生感知艺术的学科,它是艺术学科中的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教育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形成学生的独立能力[5]。

(五)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创设钢琴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情绪带入到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理解效果以及对钢琴知识的接受程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创设情境的过程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钢琴问题思考和探索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有利发散学生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探究钢琴知识的主动性。通过先设定一个钢琴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钢琴曲目之间的某种联系。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钢琴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是高校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构建高校钢琴高效课堂的路径,针对当前课堂中的教学弊端做深入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寻求教学的最佳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钢琴、自主学习钢琴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提升高校钢琴教学质量不断摸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媚.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艺术评鉴,2019(18):76-77.

[2]许敏怡.论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J].当代音乐,2019(6):48-49.

[3]黄亚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北方音乐,2019,39(9):221-222.

[4]李雪莲.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戏剧之家,2019(5):204.

[5]吴晓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北方音乐,2019(7):213,217.

作者简介:

王军芳,女,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甘肃省合作市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素质教育高校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