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实践性探究

2019-09-10余梓然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

余梓然

摘要:近年来,“阳光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每个学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潮流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紧跟时代脚步,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因此,“鬼步舞”这一全新的体育活动方式,成为迎合小学生个性需求的最佳运动方式。通过“鬼步舞”运动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大课间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将“阳光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关键词:鬼步舞;小学大课间;阳光体育

“鬼步舞”又称滑步舞、漂移舞,兴于20世纪80年代澳洲墨尔本的地下舞场,由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地下舞团所创,是一种集运动、放松、娱乐于一体的运动方式。2006年“鬼步舞”首次传入中国,以其个性的舞步加上强劲的音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由此逐渐在我国流行开来。

小学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丰富校园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鬼步舞”作为一种全新的运动方式,它特有的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爱好者。除此之外,“鬼步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仅丰富了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有效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鬼步舞”作为大课间的主要活动形式,根据开展“鬼步舞”大课间的活动意义和体育锻炼原则,从设计“鬼步舞”的动作难度创编、合理运动负荷、全面锻炼原则、音乐素材选用等多方面来进行思考,希望对开展小学“鬼步舞”大课间有所启发。

大课间开展“鬼步舞”的意义

多元教学形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鬼步舞”作为一种全新的运动形式,有它的多元教学意义,在当前“目标统领内容”的新形势下也能适应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鬼步舞”运动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音乐节奏结合步伐、动作表现出一种比较洒脱、飘逸的身体姿态,要求学生在音乐节奏中感受舞步带来的律动与激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充满阳光、朝气蓬勃的运动精神。“鬼步舞”可以通过不同的队形变化和展示练习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有效运动迁移 “鬼步舞”在运动中以下肢活动为主,上肢和躯体作为辅助协调动作,对小学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也能起到有效的迁移作用。经常跳“鬼步舞”可以发展学生下肢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那么,学生在学习“跳跃”类的身体活动过程中就能提前积淀,如“立定跳远、跳高、韵律操”等教学内容都需要一定的下肢力量和肢体的协调性来完成的。

发展心肺耐力 “阳光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有效开展“鬼步舞”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身体形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还能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机能,发展学生心肺耐力,为国家体育健康耐力素质测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搭建友好桥梁 “鬼步舞”作为当下比较新颖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通过其本身的独特性、新颖性来搭建学生之间的友好情谊。在活动中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使“鬼步舞”能够在比较大众的场合随处可见,人们通过展示自己的舞步和身体的律动来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新方式。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也能确保我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且在运动中慢慢学会包容与忍让,倾听与微笑,为发展学生德育、美育搭建桥梁。

开展“鬼步舞”的注意事项

动作难度创编 如火如荼的大课间活动为什么会出现学生被动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和活动的内容、形式有间接的关系,且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固定、肢体动作不能符合学生的年龄个性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没能达到较好的激发。“鬼步舞”主要是以脚步为主的运动方式,手臂和身体动作主要是配合脚步的移动和转换,起到平衡与协调的作用。而作为体育活动的方式来说,单纯的脚步律动也是存在局限性的,时间长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会有所下降。笔者认为,将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其中,遵循体育活动教学规律,动作难度应由易到难。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求做到简单的脚步动作,中年级要求加上一些简单的手臂动作,而高年级则可以创编一些全身性的动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阳光体育”带来的无穷魅力。

合理运动负荷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科学锻炼,避免高强度的肢体活动。在小学“鬼步舞”大课间活动中,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是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举措。著名体育教学专家毛振民提出:心率不要超过170次/min。他认为,青少年儿童由于活泼好动,运动起来往往不知疲倦,但很容易造成过度运动,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课间操后的学习精力下降。如能在“鬼步舞”活动中插入校本课程的学习,既可避免学生身体长时间的运动,又可以利用间接休息时间来传播当地校本文化,如“朱子家训、三字经”等内容,还可以丰富大课间活动形式。

全面锻炼原则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使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質和心理品质等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有针对性地对“鬼步舞”进行分析,并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原则适当做出调整。笔者认为,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不同肢体位置的活动,如两人面对面的压肩部活动,不仅可以活动关节,拉伸韧带,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如“立定跳远”动作中的摆臂和膝关节的弹动动作,让学生在练习“鬼步舞”中学会膝关节的弹动屈伸和摆臂。又如,将广播操的上肢动作融入“鬼步舞”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广播操中的手臂动作,也可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还可以让学生保持时刻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音乐素材的选用 “鬼步舞”作为全新一代的新舞种,和其动感的音乐、飘逸的动作是不可分开的。笔者认为,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较单一、枯燥,如果能选取一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时代潮流发展的音乐至关重要。近年来,“小苹果、最炫民族风”成为了校园神曲,很符合当时学生的欣赏角度。反之现在,即使你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多么时尚或紧跟时代,如果用“过去式”的音乐来伴奏,不是说不能达到音乐效果,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定会大打折扣,如果选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音乐,如当前比较流行的“学猫叫、98K”歌曲作为开展“鬼步舞”的伴奏音乐,相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这也是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时代带来的相应变化,让学生在动感、潮流的音乐海洋中展示自己的舞步,满足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

结束语

“鬼步舞”以独特的运动风格出现在各个领域,必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价值、健身运动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精神内涵。在现阶段“鬼步舞”不再是一项单纯的身体活动,还是一种能培养小学生的形体、气质风度、运动健康的体育项目,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从当前学校开展大课间情况来看,开展小学“鬼步舞”大课间活动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笔者认为,开展“鬼步舞”大课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个性培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阳光体育”活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表现。

参考文献

[1]王洪,董金印.“鬼步舞”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12(18).

[2]王海鸥,毕鹏.让“阳光体育”走进小学大课间[J].体育风尚,2019(01).

[3]黄海生.舞蹈啦啦操在小学大课间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风尚,2018(04).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
构建山西省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
大环境下宜春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阳光体育与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