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yue读”策略的妙用

2019-09-10马水莲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例谈悦读阅读

马水莲

摘要:新课标提出“课外阅读课程化”,近年来,课外阅读的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课外阅读指导也得到了大家的共识与落实,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实践经验的研究成果也深受大家的喜欢和运用。如何有深度分层次地落实课外阅读的指导呢?笔者借《驯鹿苔原2  苔原劫》一课在文中谈了“yue读”策略的妙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阅读;悦读;越读;例谈

如今,课外阅读指导已进入常态教学中,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也如火如荼。笔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yue读”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yue读”策略指的是“阅读”“悦读”和“越读”三种阅读策略。这三种策略形成了一个体系三个层次,“阅读”是“悦读”的前提,“悦读”是“阅读”的推进;“阅读”和“悦读”是“越读”的基础,“越读”是“阅读”和“悦读”的拓展。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如何落实“yue读”策略呢?笔者以《驯鹿苔原2  苔原劫》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阅读,在猜想中感知故事内容

“阅读”是“yue读”策略中的起始阶段,多指学生自主层面的阅读,目的是产生阅读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或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从题目中猜想故事的可能 题目往往就是作品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往往能大概猜想到故事相关的内容,如题目是以人物姓名为名的,可以知道这个人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从而可以展开想象,猜想这个人物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做了哪些事情”“与他关系密切的是谁”等;如果题目是以事件为名的,可以以此为中心,猜想“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如果……《驯鹿苔原2  苔原劫》这本书的题目就是以“地点+事件”为名的,读了题目,就会让人想到一系列的问题:“苔原上有什么劫难?”“这劫难是什么造成的?”“跟驯鹿有关吗?”由题目引发的这些疑问,很大程度上就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为阅读整本书(整个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

从封面中猜想故事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书籍的封面元素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多,从文字上看,有题目、作者、书的类别、出版社等;从图案上看,有人物、有背景、有相关的事物等;从色彩上看,特别是少年儿童的读物,色彩往往会很丰富……而这些文字、图案和色彩并不是简单的堆砌,也不是不相关联的独立的呈现,而是与故事内容息息相关。如封面里出现的人物都会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颜色是与故事的感情基调相一致等。如《驯鹿苔原2 苔原劫》这本书的封面里有两个人物,一老一幼,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伯特和他的爷爷;还有他们身边的一只狗,却是在故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另一个“主人公”;色彩是浓重的墨绿色,正寓示着故事沉重的感情基调。阅读指导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封面里的某一點,对故事内容展开丰富的猜想,从而了解故事的点点信息;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封面里的不同元素进行关联,猜想故事发展的可能。如在指导阅读《驯鹿苔原2 苔原劫》封面时,就可以从浓重有色彩中猜想故事的情感基调;可以把封面里的两个人物与狗关联起来,猜想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等。这些猜想虽不能帮助学生完整或完全正确地了解整个故事,却能在这猜想中初步感知内容。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目录中猜想故事的关联、从片断中猜想故事的场景、从质疑中猜想故事的细节等,通过一系列的猜想,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从而打开了阅读之门,开启阅读之旅。

悦读,在研读中分享阅读收获

阅读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心情愉悦,这就是“yue读”策略中的第二个层次“悦读”了。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阅读分享,让大家在分享中交流、在分享中产生碰撞、共鸣,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便又愉悦地进行更深入的研读。《驯鹿苔原》的阅读交流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多层次的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这愉悦中交流与收获。

师生共同悦读,在研读中习得阅读方法 一开始,老师就出示了书里的一个片断让大家阅读,然后师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或收获。大家围绕这片断里的内容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亦乐乎。最后师生一起小结自己阅读的方法,在求同存异中习得与提升。这种分享与交流是愉悦的,不仅可以抒发自己所感,还可以在聆听与交流中萌生新的思想,收获新的收获。

同伴合作悦读,在合作中培养阅读能力 在前面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合适的方法选读书里的某些章节。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与同伴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和阅读的快乐,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及时调整,汲取同伴更好的阅读方法。在这运用方法进行阅读中,慢慢地就会成为个人的阅读习惯。

个性拓展悦读,在迁移中发展阅读能力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也有限,所以,更多的是个人的阅读。如果说师生研读是方法的习得,同伴交流是能力的提升。那么,个人的迁移和拓展阅读就是个性化的悦读了。《驯鹿苔原》阅读课中,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外阅读题:“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完整地阅读《驯鹿苔原》一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成果,在下一节阅读展示课中进行展示交流。”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阅读分享就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思维碰撞、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收获了知识和能力,也收获了成功与愉悦。这种愉悦将激励着学生继续阅读,悦读。

越读,在想象中彰显阅读个性

“yue读”策略的第三个层次是越读。如何实现阅读的超越?《驯鹿苔原》阅读交流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课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把场景变成表演,成功地引导学生在文字中评人物、品人格,引领学生对文字进行了深层的文化探究。

越读,把文字变成画面 先出示一段文字,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话:“这是一个( )的画面。在这画面中,我仿佛看见了( ),听见了( )。”这就巧妙地培养了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的想象力。然后再让学生自选一段文字来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用以上的句式进行交流。

越读,把场景变成表演 课中,教师还指导和鼓励学生把故事里的某个场景表演出来。要表演,就要深入阅读;因为表演,对文本的理解就更深入。这样的阅读是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这就是越读了。

越读,对人物进行评价 老师还鼓励学生对书中课文进行评价,最好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当然也要找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就有了学生自己的见解,也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体现。

越读,对文化进行探究 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让学生根据场景创编小诗、儿歌等,一人一句,串合起来就是一首小诗。这诗里有书的故事,有故事里的场景,也有场景里的学生的独特思想,所以,这是阅读达成的一种很高的境界——文化境界。这种越读,已不仅仅是书里的故事、书里的内容、书里的人物、书里的场景,而是超越了故事里的读者的一种思想、一种思考、一种境界。

综上所述,从阅读到悦读,这是一种心灵的变化,而从悦读到越读,这是一种思维的超越。在“yue读”之旅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从阅读走向悦读,奔向越读,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参考文献

[1]谢长华.驯鹿苔原2苔原劫[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

[3]李秀欢.阅读·悦读·越读[J].师道(教研),2018(0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例谈悦读阅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