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9-09-10桂琴
桂琴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积累有益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夜间临床资料,探讨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夜间不安全因素有:疾病因素、睡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护理人员等方面;在进行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夜间喘息发作次数减少;心率、血压皆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生理指标的监测、心理护理、睡眠护理,提高护理人员查房频率和责任意识,以减少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夜间不安全因素,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老年心心力衰竭患;夜间危险因素;护理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FH)主要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肺循环、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将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探讨夜间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对象选取: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合并有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在外。(2)年龄、性别分布:8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8.5±3.8)岁。(3)心功能分级:80例患者中,心功能I级患者32例,心功能II级患者27例,心功能III级患者21例。
1.2方法
(1)夜间不安全因素研究:对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综合征的病理学进行相关探讨;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夜间体征监测报告;针对睡眠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展开调查和交流;统计夜间护理人员的查房次数,分析护理实践。结合以上资料,对各因素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夜间安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2)根据各老年心力衰竭夜间风险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意识,优化护理流程。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数据包进行分析,患者喘息发作次数、心率、血压等计量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患者满意度评价用率(%)表示,组问比较用x2和T值检验,以P<0.05为有效差异标准。
2.结果
2.1夜间不安全因素分析
在本组对象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患者基础疾病导致的危险;(2)患者睡眠引起的心脏负担风险;(3)负性心理导致的休息不佳,免疫下降危险;(4)夜间护理值班人员不足,查房次数少,病情观察不细致产生的危险。
2.2针对性夜间护理效果分析
本次研究中,我院在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从加强对患者的生理指标监测、心理护理、睡眠护理,提高护理人员查房次数和责任意识等方面优化对患者的夜间护理流程,以相互验证。结果表明:在进行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夜间喘息发作次数减少;心率、血压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3.1夜间不安全因素
首先,疾病因素。在老年患者夜间睡眠时,其交感神经兴奋程度不高,而迷走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因此心脏调节功能有一定程度下降,心脏泵血水平不足,导致血液流速变缓,老年人机体水平相对较差再加上心搏抑制,有可能出现停搏,甚至猝死。其次,夜间睡眠时回心血量增加,膈肌上抬,心脏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因此会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加重。第三,心理因素。心力衰竭患者病程较长,治疗效果难以快速显现,且病情变化快,容易反复发作。晚问老年人独处,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休息不佳,身心疲惫,儿茶酚胺释放增加等,均是诱发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原因。此外,护理人员因素;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夜间温度下降、体位变化少、饮水少等都可能造成患者呼吸不畅、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如不增加查房次数,仔细观察患者病情,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3.2夜間护理对策
首先,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夜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BP、HR、呼吸、以及SpO2,并做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患者任何一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其次,睡前进行通风,消散药液气味;保持病房内良好的温湿度,利于患者呼吸;保持病房安静,医护工作时动作尽量轻柔,把病房内电子设备声音调整至合适的低度。第三,心理护理。在探访时间鼓励患者亲属、朋友等家庭社会关系与患者交流谈心,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夜间危险因素较多,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因此,在今后的护理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完善夜间护理流程,加强对患者的夜间生命体征监测、结合心理护理、睡眠护理,提高护理人员夜间查房次数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各种护理模式与疾病健康教育的有机配合和创新。毕竟慢性心力衰竭属慢性疾病,院内护理只是一部分,更多的疾病预防、护理还需在院外完成,需要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居家夜间护理的知识,所以,护理人员在做健康教育时,需特别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并让患者及家属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