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2019-09-10叶剑英
叶剑英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苏黄止咳胶囊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旨在为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苏黄止咳胶囊为阳性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g1次,一天三次,盐酸氨溴索片,30mg/次,一天三次,饭后服用;实验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苏黄止咳胶囊0.45g/粒,3粒/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十天。在治疗前,记录每个患者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慢性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痊愈6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痊愈4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86%(X2=5.0202,P=0.0251)。治疗后两组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哕音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实验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期时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气道炎性损伤,并且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苏黄止咳胶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吸烟、感染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因素。急性发作期是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明显加剧。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祛痰平喘为主。西医对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期主要采取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治疗,近期疗效确切,但随着症状的反复发作和病情的不断进展,对抗菌素不敏感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以及西药过敏反应与毒副作用的频繁发生,使得许多患者的治疗变得愈加困难。
苏黄止咳胶囊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苏黄止咳胶囊是全国名老中医晁恩祥教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以依据“风咳”理论组方而成,具有祛邪利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本次研究笔者为进一步观察分析苏黄止咳胶囊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为今后治疗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将其临床疗效加以归纳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140例慢性气管炎患者均于2004年五月至2008年六月入住本院,经痰培养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男46例,女24例,年龄(53-74)岁,平均(69.3±8.2)岁,消化支气管炎病程(12.2±4.1)年,本次急性病程(2.1±0.53)/d。实验组男44例,女2例,年龄(52-73)岁,平均(59.7±8.4)岁,消化支气管炎病程(12.7±4.4)年,本次急性病程(2.2±0.47)/d。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均在知情下签署知情协议书,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祛痰、止咳治疗,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g/次,一天三次,盐酸氨溴索片,30mg/次,一天三次,饭后服用疗程为十天;实验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苏黄止咳胶囊0.45g/粒,3粒/次,一天三次,饭后服用,疗程为十天。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要戒烟酒,少食辛辣刺激,油腻肥甘和一些易致过敏的食物,减少粉尘吸入,远离过敏原,并且在试验期间要禁止使用其它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药物。
1.3疗效评价标准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症状,根据观察分析各组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沉,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等的变化,并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主要症状,痊愈情况和体征评分等,可将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咳嗽、咳痰、气短和喘息等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哕音完全消失,辅助检查无阳性体征;显效:咳嗽、咳痰、气短和喘息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哕音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基本正常;有效:咳嗽、咳痰、气短和喘息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哕音减弱,但仍对工作生活有影响;无效:咳嗽、咳痰、气短和喘息等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肺部哕音无明显减弱甚至加强,并且体征无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三者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x2检验,检验标准a=0.05,P
2结果
实验组痊愈6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痊愈4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8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咳嗽、咯痰、气短、喘息、肺部哕音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实验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临床表现为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病理进展缓慢,常有急性发作。其发病是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其中包含有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因素、理化因素、呼吸道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加之抗生素的长期应用造成人
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复杂性并发症发生,病情反复发作。在中国,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及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污染的加重,增加了发病人数。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将直接导致患者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从而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在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免疫、年龄、气候等因素,接触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黏膜下和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肥大,分泌旺盛,大量黏液潴留,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平滑肌束断裂萎缩,支气管和黏膜下周围纤维组织逐渐增生,肺泡的弹性纤维最终断裂,从而导致咳、痰、喘,而气道管腔内黏液和炎性渗出物堆积,造成肺细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
临床试验前的药学试验证明,苏黄止咳胶囊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抗气道炎症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大概由于苏黄止咳胶囊是依据“风咳”理论组方而成。方以麻黄为君,宣散肺中之邪,止咳平喘;紫菀、五味子等為臣,止咳化痰,收敛肺气,疏解气道挛急;佐以苏子、前胡等,不仅增强麻黄疏风之力,而且更加强升降相协作用;配合蝉蜕等使药进一步疏散风邪,且能利咽止痒。本病属于中医学“咳嗽”、“痰证”、“痰饮”、“喘证”等范畴,其发生和发展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和衰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不能运化,导致停聚、泛滥、凝结成痰,痰是慢性支气管炎实证的主要病理因素,这一病理机制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苏黄止咳胶囊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气道炎性损伤,并且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