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

2017-05-13张俊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

张俊丽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通过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71.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1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十分重要价值,对患者进行积极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达到和谐护患关系目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护理研究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097-03

颅脑损伤是由于直接或者间接暴力作用在头颅引起的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性疾病,以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中的标准为依据:患者昏迷时间大于6 h或者再次发生昏迷症状为重症颅脑损伤,主要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脑损伤和颅骨骨折[1]。该病具有病情重,起病急,预后差等特点,以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癫痫、肢体瘫痪、失语、感觉障碍、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机械通气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为机体提供氧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和支持基础生命的重要措施[2]。而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恢复中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3]。本文对重症颅脑损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护理方法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呼吸紊乱,脑挫裂伤和脑膜下血肿等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并确诊为重症脑损伤,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0~74岁,平均(34.5±18.2)岁;气管插管时间为11~44 d,平均(22.6±6.7)d;其中车祸损伤17例,坠落伤15例,其他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73岁,平均(34.7±17.9)岁;气管插管时间为10~45 d,平均(22.8±7.2)d;其中车祸损伤18例,坠落伤14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采用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血气分析结果来调整呼吸机模式和各项参数。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2.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瞳孔变化,根据面色,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血气分析的各项检查结果判断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多汗等表现,可能提示体温升高或者二氧化碳潴留,应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如果患者出现皮肤苍白和湿冷等临床表现,应考虑休克的发生;注意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观察,如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升高,可能提示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减少;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做好重症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为治疗提供依据。

1.2.2 机械通气的护理 (1)机械通气患者应该加强气道的湿化,由于建立人工气道后机械吸入的气体未通过鼻腔、口腔及咽喉部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影响气管黏膜和纤毛的运动,使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應该做好气道的湿化护理,做好加温加湿器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雾化吸入方法做好呼吸道的湿化和管理工作,同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2)做好人工气道的固定,每日进行1次导管固定、清洗和消毒工作,经过对导管进行检查,查看导管是否固定牢固,预防气管阻塞和脱管情况的发生,在清洗和消毒导管前后,应该清点所用棉球的数量,避免将棉球遗留在导管内。(3)做好吸痰的护理,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证气道通畅和减轻呼吸道阻力的重要措施;吸痰时应该注意无菌操作,口腔和鼻腔的吸痰管分开使用,吸痰器相关用物定时更换;选择大小适宜的吸痰管,操作动作轻柔,调节合适的负压,避免发生气道损伤;吸痰时注意观察面色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绀、呛咳、心律异常和低氧血症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给予对症处理。(4)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认真做好口腔护理,避免细菌或者真菌感染的发生;做好皮肤清洁工作,避免皮肤皲裂和感染的发生,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使患者肢体处于舒适的功能位,给患者睡气垫床,身体容易受压的肢体骨突处给予软枕或者压疮垫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适当给予肢体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的发生,所有患者进行专人护理,对于躁动的患者,适当的给予约束带进行肢体的约束,避免发生坠床和脱管等意外事件。

1.2.3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维持能量代谢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鼻饲流质食物。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液来补充身体的能量,详细记录每日的出入量,了解出入液量的平衡状态。

1.2.4 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注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治疗后神志清醒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的支持,采用写字、点头等多种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与家属沟通病情,嘱咐家属与护理人员配合,共同的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分为治愈、伤残和死亡三类。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种。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出院27例,伤残10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71.05%;对照组患者中治愈出院16例,伤残16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4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颅脑外伤具有病情重,起病急,預后差的特点,一般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而患者在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大多数处于意识不清和绝对卧床的状态,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4-5]。

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应该加强呼吸机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掌握呼吸机的原理和各参数的调整指标及机器报警的处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做好护理安全防范,防止拔管和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安全和有效性[6-8]。

本次研究通过加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71.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42.1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该加强护理干预手段,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目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欢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134.

[2]于萍萍,张洪胜,李永芳,等.鼻肠管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830-3832.

[3]顾爱红.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63-65,68.

[4]周伟英.重症颅脑损伤者的ICU监护和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8-79.

[5]陈帅,陈启懂,符兆胤,等.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1-4.

[6]杜厚倩.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77-79.

[7]李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10):753-754.

[8]梁艳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临床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8):75-76.

(收稿日期:2016-12-17)

①马关县人民医院 云南 马关 663700

猜你喜欢

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分析
细节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
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研究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右美托咪定在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