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诗经学之诗谏路径
2019-09-10树常青郭建军文全鑫
树常青 郭建军 文全鑫
摘要:“诗三百”在秦朝兴盛以后,历经汉初儒道之争传习不断;至武帝时期,独尊儒术,“诗三百”逐渐被经典化,成为重要的治国意识形态之一。两汉时期,“诗三百”的政治意义要高于审美意义,在古今文经学争鸣的过程中,《诗经》逐渐形成了两种解读倾向,择其其一“诗谏”之取向,以《三家诗遗说》内容为例,浅析汉代诗经的政治价值。
关键词:《诗经》;两汉;诗谏路径:政治价值
《诗经》作为我国现实主义精神诗歌发展的滥觞,历代传诵、流传至今。傅斯年先生在《诗经讲义稿》中泛论《诗经》时提到,白晋代以来对于诗经的研究欣赏多集中于它的文辞,以《诗》学为修养、言辞、从政之用,而明季以来对于《诗经》的研究更侧重于古韵和训诂。笔者纵观《诗经》的发展史,以两汉经学背景为切入点,据《诗经》在汉代的发展状况,初探政治视角之下以诗为谏的实例、价值与意义。
一、历史钩沉,传诵至今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在先秦时代,《诗经》被称为《诗三百》或简称为《诗》;至西汉时期,受经学思想的影响,《诗经》被尊奉为“儒家经典”。纵观历代《诗经》发展状况,笔者总结其研究现状,详见下表所示。
纵观《诗经》的发展脉络,由先秦两汉时期的重伦理教化、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逐渐转向对语言、章法、韵律等方面的研究,《诗经》的发展更加趋于多元化,其文学价值与日俱增,而政治价值略显得微乎其微。对于《诗经》的传承,我们不仅要注重其美学价值,同时还要关注了解其政治价值,以全面、批判、发展的态度推动《诗经》的传承。
二、以诗为谏,考究例证
借助三家诗史料,沿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提到的“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305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为路线,我们可以从诗谏的路径探求《诗经》在汉代的发展情况。
所谓“谏”,意为规劝或者进谏。属于一种上行文体,作为对君主的一种规劝,既要达到劝谏的效果,使国家呈现国泰安康、天下太平的局面,又要保全白身、不失身份,因此更需要一种智慧,语言要更加谨慎严密、谦卑委婉并切中要害。将诗歌作为进谏的中介,把诗三百逐步向国家意识形态推进,使诗歌充分经学化,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凡举《三家诗遗说》例句,以概览其例证之考究。
1.《周南召南说·关雎》
作为《诗经》开篇之作的《关雎》,传承至今,多被认为是一首健康、优美的恋歌,而在两汉时期对于《关雎》的解读却是一首针砭时弊之作。学者宋均注将《诗经》视为刺周康王的谏书,认为康后不遵守礼仪法度,以致周康王贪欲女色、荒淫无度,耽误朝政。因此,作此诗来警惕人主,匡正其不良行为。由此可见,汉代《诗经》更注重发挥其政教功能。
2.《邶风·雄雉》
“刺”,在此有讥刺之意,直接点明卫宣公淫乱而不理国事的罪恶,作风行为有悖于伦理道德。与其父亲的小妾“夷姜”暗地私通、与其儿子的准夫人“宣姜”勾结成双,将国事置之度外,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以“雄雉”来比喻卫宣公,既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卫宣公争强好胜的占有欲,又以“禽兽”喻人,无声却又强有力地表达出作者对卫宣公作为一国之君却淫乱失礼之态强烈的讽刺与批判之意。除此之外,在讥讽的背后又体现出对卫宣公的劝谏,欲使之改悔之意,通过“刺”以达到“救”的目的,从而实现保国安民的愿景。
3.《小雅·鹿鸣》
对于《鹿鸣》的解读存在两种相异的看法:一种是将其视为一首群臣燕飨之诗,开篇起兴的“呦呦鹿鸣”,更加衬托出一种祥和、平等、享乐的氛围;另一种是《史记》中的评价,认为《鹿鸣》是一首臣子讽刺批判朝政的诗歌,当政者不宴请昔日共荣辱的忠臣,表达出一种诸侯对君王失礼的不满情愫。
三、警示前人,启迪后世
两汉时期《诗经》的传承与解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诗为谏”有别于唐代只重视对《诗经》的句式、韵律和章法的研究,也区别于明代以来对《诗经》古韵和训诂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以诗为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作为一种涑书,进入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参与国家治理与维护王权统治,有利于警刺君王、专心朝政;通过诗歌对君王进行劝谏,巧妙地开辟了一条参与国事治理与献计献策、警刺君主的道路。
其次,“以诗为谏”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意义,它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一种历史借鉴,给我们以启发与思考。我们学习诗歌不仅局限于认识它的审美意义、语言特色,还要深入思考、探究其所发挥的社会道德制约功效与政治教化作用。
最后,注重对《诗经》政治意义的研究可以控制文学作品过于风花雪月的感性情感,使感性中帶有理性,于肤浅之中挖掘出深层寓意,由浅入深、由内而外、由表及里,进一步丰富对《诗经》的解读。
四、结语
两汉时期,以诗为谏的政教批评功能在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汉代起,政教批评开始走向经典化;唐宋时期,古典政教之论主要体现在诗歌理论批评及散文理论批评两个方面;直至宋代,政教之论依旧盛行;清代文论之中,词论、诗论、曲论,以及散文理论都围绕着政教之论有所展开,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以诗为谏”在文学批评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后期与审美批评相媲美的政教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在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中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参考文献:
[1]傅斯年.傅斯年诗经讲义稿笺注[M].董希平,笺注.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2]赵明正.汉乐府研究的滥觞:班固《汉书》汉乐府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16 (12).
[3]冯登府.三家诗遗说[M].房瑞丽,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杨伟蓉.论孔子的美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5]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