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的课堂从导课开始

2019-09-10吴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艺术性激发兴趣

吴佳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导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巧妙、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是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直接关系美术课堂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导课更加的灵活多变,科学有效的导入方式,能在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抓住,增加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效的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使美术课的教学变得更加生机盎然。

关键词:导课 艺术性 激发兴趣

什么是导课,导课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方法引导进入新课,可称为开讲、开课等,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要想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就要让自己的导课具有艺术性。导课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面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不同形式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形象提高审美能力。我从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情设计导课,斟酌导课时的用语,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导课方式,让导课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新颖性和简洁性,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創意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美术课堂的导课方法很多,我根据平时的观察、积累、研讨和提炼,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经常用的导课方法。

1.实物导入

在执教一年级《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时,我捧着一个装满水的鱼缸,里面有大小不一的鱼走入教室。请学生们来看看我带来的这些新朋友,并仔细观察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特点,以及游动时的姿态,同学们仔细地观察、兴奋不已,这时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鱼的形态等特征,以及如何区分和确定某条鱼是大鱼。从而很自然的进入新的学习内容,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图片导入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图片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在执教二年级《会变的线条》时,我先出示了以不同种类、疏密、粗细的线条组成作品的图片,请学生欣赏、观察、并感受线条的美,引发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线条。图片导入能把一些抽象知识变成具体的形象,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们更易接受、也更喜欢。

3.视频导入

教学内容结合多媒体来完成,将形、声、色、动画融为一体,使得抽象的概念更为形象化,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动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求知欲。在执教一年级《有趣的昆虫》时,我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一段昆虫视频,学生们的兴致一下就高涨起来,一边欣赏、一边兴奋的议论着这些小昆虫的名字。这时我提问这些小动物属于动物中的哪一类?“昆虫”学生齐声回答者,从而揭开了答案,引出了课题,这种导入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和探知欲了解和走进这节课。

4.参观导入

有些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在自然中观察、发现、感受。执教一年级《各种各样的树》,我带领学生进行室外写生。首先我带着学生们来到校园里实地考察,学校里的都有哪些树?摸一摸树的纹理,看树叶的形状,想一想树根是什么形状?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自己身边各种各样、真实的树,这样亲身观察和体验的导入方式,启发了学生对树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写生奠定基础。

5.故事导入

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适合中、低年级的美术教学。儿童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有趣的故事情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三年级《面具》一课,我通过历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手工课变得丰富有趣。

6.音乐导入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用音乐创设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心情轻松愉悦,让音符与画中的线条产生共鸣。如三年级《彩墨游戏》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闭眼倾听乐曲《高山流水》,使学生在音乐声中联想到画面,以乐感人、以情促学,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7. 谜语导入

有的课讲起来比较枯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猜谜语的形式。例如:《有趣的属相》一课,我一上课就出示谜语:“说它多,它真多,全国每人有一个;说它少,它真少,全国只有十二个。”让学生猜,引出属相,再让学生说说对属相的认识,进而导入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8.游戏导入

美术教学的内容结合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导入新课,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例如:上《吹泡泡》一课,我先请三位学生在讲台上玩玩吹泡泡的游戏,学生观察吹泡泡的同学吹泡泡时的动作、神态、表情等,看谁吹得大?这样的导课使学生的心情轻松、愉快,玩与学结合,同学们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个人感受来创作完成作品。

德国教育学家弟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在导课时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华山. 浅谈小学美术课导入策略[J]. 未来英才,2015

[2]王人佼. 小学美术课的导入策略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2015

猜你喜欢

艺术性激发兴趣
我们的国宝 鹰形陶鼎——原始社会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