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障学生运动康复个别化训练的策略

2019-09-10王广大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运动康复智障学生

王广大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特殊教育跨进新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智障学生走进校园接受教育,而加强运动训练,提高运动能力,是智障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智障学生这个群体越来越大,智障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传统的模式单一的康复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要,而应探索新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个别化训练是促进智障学生运动康复的有效方式。本文从个别化训练的必要性、前期诊断、课堂教学等方面谈谈实施运动康复个别化训练的策略。

【关键词】  智障学生 运动康复 个别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51-02

智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特殊教育跨进新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智障学生走进校园接受教育。智障学生往往同时存在运动障碍,这让他们丧失了一部分生活能力及学习能力,所以,加强运动训练,提高运动能力,是智障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智障学生这个群体越来越大,智障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基于这样的现状,传统的模式单一的康复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要,而应探索新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笔者认为,个别化训练是促进智障学生运动康复的有效方式,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康复方案,进行个别化训练,优化康复效果,提高康复速度。

一、个别化训练的必要性与意义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在校智障学生的人数激增,智障类型也日益复杂。从基本的遗传性智力障碍到学习障碍,从唐氏综合症状态到脑瘫状态等,分类越来越细化,特殊性日渐凸显,而导致这些学生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这些学生由于大脑器质性损伤,造成认识活动持续行障碍。不仅在智力方面有缺陷,在日常行动方面与正常的学生也有很大差距。但是,经过有效的训练与治疗,康复率也比较高。

在对智障学生开展传统的康复训练时,由于课程是针对整体学生而安排的,只有发展水平良好的学生才能适应这种课堂,一些适应能力较差或者智力障碍较为严重的学生无法完成训练内容,导致这些学生的身体得不到锻炼,康复率大幅度降低,严重的还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因此,教师有必要去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智障症状及康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进行个别化训练,促进智力障碍严重的、运动能力极差的学生适应康复训练。

据笔者调查,近年有一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推行个别化运动康复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开始重运动康复个别化训练,以教研活动为依托,探索个别化运动康复训练方式。开展适应学生个体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其身心发展得到有效的提升,让学生家长与学生自身都对康复充满着信心。这是特殊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个别化训练前期调查与诊断

在障碍类型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别;在障碍程度上,别差也很大。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智力水平、运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够满足众多的学生的治疗需求,必须在康复训练前开展全面细致调查,有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向有关的专家进行咨询请教,或查阅相关论文书籍,找到学生障碍的根源。根据障碍的症状及日常生活的表现,做好前期诊断,科学评估学生的康复状态,制定有效的个别化训练方案,合理地安排训练的基本内容及训练方法。

(一)开展以家访为主要方式的家庭调查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開展家庭调查。在家访时,要准确了解这些情况和数据:查阅学生健康的资料,掌握学生发病的年龄,明确学生的障碍类型;了解家族遗传病史,准确判断是先天性智力障碍还是后天性智力障碍;询问家长关于学生的身体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症状以及在患病期间使其所用的药物或所采用的治疗手段;根据学生在家的运动情况以及家长所采取的训练方法,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建议,确保学生回家也能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

(二)做好以现场观察为主要途径的跟踪记录

实施个别化训练,必须做好以现场观察为主要途径的跟踪记录。现场观察可分为“课堂现场”和“活动现场”。首先,需要在课堂对学生开展观察,不仅需要观察运动康复训练课程的情况,还需要观察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状况。其次,观察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具体包括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平时玩耍的状态、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情况等。从现场上观察学生的运动状态,评估学生的运动能力。从现场状态中找出学生的运动缺陷,找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学生康复的因素,有效地掌握学生在运动康复训练中的各项数据,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后续训练方案。

每一位学生,建立一本康复档案,作到“一生一档”,详细记录学生各个阶段的运动康复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康复的动态过程。一本档案,记录康复过程,这是纵向比较。另外,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即把接受个别化训练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较,从而能够明确学生的运动发展水平及康复程度。

(三)做好以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评量分析

智障学生的人口基数比较大,仅靠教师日常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制定康复审查表,通过手指运动、颈部运动、坐姿、站立、行走等运动项目考核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在审查表中计入相关数据。依据运动考核审查表评量分析智障学生运动能力,及时发现他们的运动潜力,科学地、及时地、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训练内容,力求康复运动效果最优化。

(四)确定以适应生活为主要目标的训练内容

智障学生康复运动训练的主要目标应指向适应生存、适应生活的需要。因此,康复运动训练应以适应生活为核心而开展。智障学生的智力严重受损,导致他们无法想正常学生一样学习,包括运动训练。他们在康复运动训练中体现出这些特点: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不听从教师的引导、情绪不稳定。正常学生一分钟便能学会的动作,对于智障学生来讲可能需要用一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严重的,一天也学不会。不仅会出现这种学得慢的现象,还会出现记忆短暂的现象,瞬间忘记所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每一动作,留意学生的每一句话,进而能够逐个击破训练难题,采取高效的训练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做“铺垫”。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个别化训练研讨会,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个别化训练的成功经验,分析训练内容对提高学生适应生活能力的作用,并确定下一步训练目标及训练内容。

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个别化训练的理念

智障学生运动康复个别化训练是一种教学理念,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预设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个别化训练的理念,可分为两种方式:小组训练、个别训练。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教学的。另外,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所配备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还偏小,人力投入不足。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本文所说的个别化训练并不能完全实现“一对一”辅导训练,而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分类设置训练内容,对基本情况相同的学生进行分組训练,有效地落实个别化训练的理念;对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专项训练。

(一)以小组为训练单位,开展专项康复运动训练

以小组为训练单位,针对每个小组学生运动发展水平,确定各小组分别需要训练哪个动作,开展专项康复运动训练。智障学生的运动缺陷不尽相同,但也具有某些共同特点,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组,制定出适应他们的训练方案,使其能够完成训练任务。

在学生接受康复运动训练之后,教师要对每组学生的训练情况及康复状态进行评估,进一步掌握智障学生运动发展的基本水平。在评估时,要关注智障学生运动的实际能力是否提高以确定训练的进度和难度。

(二)为特殊个体开展“一对一”专项训练

既要关注小组的整体水平,也要关注个体的水平。在某些项目训练中,往往出现个别学生落后于整体水平,那么就要进行“一对一”专项训练了。此外,也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小组的训练方式,为了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慢慢跟上小组的训练内容,则需要相应的教师进行“一对一”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方式通常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强化性,总结受训学生的缺点,进而对其开展各个环节的训练,大多数会安排在课外进行,防止影响其他学生正常训练。“一对一”专项训练可以看作是一种针对运动发展水平滞后的学生的补救措施。

教学实践证明,个别化训练是促进智障学生运动康复的有效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或调整训练内容,让更多的智障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发挥个别化训练的作用,帮助智障学生走向康复,能够像其他正常的学生一样学习和生活。这也是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为智障学生这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的终身发展打下好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赵文龙,金一儒.智障学生运动康复个别化训练的实践与研究.[J].嘉兴市海宁培智学校2014.(65).

[2]刘浩.浅谈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分层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16(15):70-71.

[3]艾萍.浅谈低年级智障学生的运动康复——以行为矫正技术的运用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4(04):58-60.

猜你喜欢

运动康复智障学生
浅析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坐骨结节滑囊炎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谈美工教学提高低年级智障学生精细动作能力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高年级智障学生职业准备教育的个案研究
观察超声波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的疗效